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上一体化信息基础设施是建立在海军乃至全军各种信息设备基础上,为海军各级指挥自动化系统和武器系统提供来自海陆空天潜的数据、信息和知识的集成、管理、共享、检索以及分发的系统。论文通过对美军网络中心战以及全球信息栅格技术的分析,提出了我国海军基于信息栅格的海上一体化信息基础设施总体框架以及基于服务的海上一体化信息基础设施模型,同时对系统的信息体系、信息的传输体系、信息的处理和管理体系、信息服务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2.
嵌入式CAN/Ethernet网关在船舶信息集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船舶集成平台中的信息集成,设计了嵌入式CAN/Ethernet网关,以实现船舶集成平台中CANBus和Ethernet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信息集成。  相似文献   

3.
国家“十五计划”第一次明确地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纳入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范畴,接着我国又公布了《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这意味着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带动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肩负重任。因此,如何促进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关键在规模化发展信息服务产业,要害在建立新的信息服务理念和适合国情的产业运行机理,造就新型信息服务模式。发展知识服务是信息服务产业化的根本出路,从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变,其中蕴涵着信息  相似文献   

4.
船舶信息化期待点睛之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萍 《中国船检》2008,(9):54-60
船舶信息化已经渗透到造船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信息技术已成为造船业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还有不小的差距:信息孤岛、基础数据不成体系、进口软件的消化吸收等瓶颈问题依然存在。业界人士认为,信息集成和信息一体化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涉农信息资源服务存在的问题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涉农信息服务有着巨大的需求。但与此同时,在我国的涉农信息服务方而还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中国涉农信息由不同部门归口管理,缺乏统一协调的信息服务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C4ISR互操作框架及信息关系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平台”为中心C4ISR体系结构在系统互操作和信息共享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分析目前C4ISR系统体系结构和D4ICOE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以“数据”为中心面向服务基于能力应用的C4ISR系统互操作框架,描述了互操作框架每个层次的作用和解决的问题,阐述了互操作框架与C4ISR系统集成之间的关系,并研究框架中的信息分类、信息流和信息关系。从信息组织、使用和验证的角度,提出了“V”信息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7.
高洁  真虹  沙梅 《水运工程》2012,(2):148-153
供应链环境下客户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和快速化对港口服务供应链提出了更高要求,信息系统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港口服务供应链设计一种具有柔性与响应性的信息集成模式和协作机制,以提高其竞争力。给出了港口服务供应链的内涵和基本结构。通过对直链管理、跨级管理、网状管理和集成管理等4种信息管理模式优缺点的比较,为港口服务供应链选择了适合的信息管理模式。设计了包含战略层、控制层和操作层的港口服务供应链的三层信息管理结构,给出了各层次间的工作逻辑,并指出了其运作的协作机制。  相似文献   

8.
针对如何能够方便、直观地获取船舶周围海区气象信息,为岸上船舶管理人员提供集成、有效的气象信息支持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网络电子海图的海洋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在ArcGIS Server开发平台WebADF以及.NET集成开发环境的支持下,实现了自动、实时地将船舶动静态信息及其周围海洋气象信息融合于网络电子海图的构想,改变了目前海洋气象信息服务大多基于C/S模式的现状.通过系统的运行效果证明,该系统对于船舶安全监管、高效调度和岸基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黄卫军 《中国港口》2004,(12):30-32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全球经济加速了一体化进程,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开展更加活跃的经济活动,对供应链管理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整合与集成的信息服务模式成为主要发展趋势。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政府都采取了积极应对行动,通过应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立口岸综合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了货物进出口通关信息的整合,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概念,分析了多传感器集成与信息融合、方法与算法的问题,论述了潜艇大气环境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环渤海港航 社区信息 服务网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复先 《世界海运》2000,23(6):30-32
在分析我国港航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和借鉴国际港航社区信息服务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基于Internet和其他公用,专用风资源的我国现代化港航信息网建设的示范工程--“环渤海港航社区信息服务网”建设的建议,并探讨了关于该网络系统目标与协调、规模与结构、信息资源组织与服务功能以及中心形成的条件等问题,介绍了作者积累的专业社区信息服务网建设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从现有的船舶自动化装置采集实时数据,利用船舶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Bus和Ethernet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嵌入式CAN/Ethernet网关技术,实现船舶下层控制网和上层管理信息网之间的数据集成,设计一个多功能的船舶信息集成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13.
从政治民主化、社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角度,论述了政府信息公开立法是我国的现实需要;探讨了国内信息公开先期实践存在的“政策性”特征,亟待统一和规范;在全球信息公开立法热潮中,我国刻不容缓.从总体上揭示了当前信息公开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舰船全寿命敏捷供应链信息共享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舰船全寿命敏捷供应链及其信息视图形成与产品全寿命协同设计及其动态联盟组建过程是密切相关的。数据网格(Data Grid)主要包括数字图书馆技术和数据网格服务技术,它能为敏捷供应链与其它信息系统集成和共享提供技术保障。根据舰船全寿命敏捷供应链信息共享需求,提出了一个多层次交叉的、以两个数据网格服务中心(船舶设计建造和运行维修两个数据网格服务中心)为基础的船舶全寿命动态联盟信息共享结构及基于数据挖掘算法的资源和信息发现流程。在通过数据网格服务获取某设备的维修数据后,应用改进的灰色聚类算法发现故障的规律,这对新产品的改进和开发是很重要的。一个已开发的原型系统实现了两个数据网格服务中心的信息共享并将灰色聚类算法应用于船用泵的故障规律的发现。  相似文献   

15.
侯贵宾 《中国水运》2010,(7):109-111
秦皇岛港作为我国煤炭物流的重要节点对物流过程信息的集成与共享要求则更高,本文基于RPR、GIS、视频和管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的集成设计了港口物流信息集成平台的设计与应用,采取基础网络应用RPR和互联网技术搭建高速可自愈的网络高速公路,构建了"一环两点四中心"的平台基础架构,并设计了平台的功能及数据集成,在平台的基础上开发了平台海运煤炭交易系统、港关联动及路港合署办公系统。  相似文献   

16.
随着沿江经济和长江水运快速发展,港航管理部门、通航船舶、航运企业等对长江电子航道图应用服务需求十分迫切,长江电子航道图(3.0版)系统重点研究了基于WebService技术的信息集成应用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底层数据资源扩展、Web服务接口设计发布、前端应用研发集成,将所有功能充分融合Web服务,实现了长江航道各类数据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从而形成了完整的长江电子航道图服务体系。通过示范应用,为用户提供了高效、及时、丰富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7.
海上一体化信息基础设施总体技术框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从军事信息栅格的军事需求出发,分析了信息栅格服务到一体化信息基础设施的映射关系,提出了海上一体化信息基础设施的总体框架;建立一体化信息基础设施的概念模型、层次结构模型、功能服务模型,并探讨了服务运行机制和典型作战应用服务流程。  相似文献   

18.
舰船模块化设计中信息集成化的数据信息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产品集成信息模型的基本框架和用STEP标准建立构件模型和装配模型的方法,并以球面隔壁为对象给出构件模型和装配模型的实例。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船用柴油机几个大型零件CAD/CAPP/CAM集成的关键技术-基于特征的参数造型,该造型的特点一是基于特征,其几何信息和工艺信息主要从制造要求出发;二是造型为CAD/CAPP/CAM集成服务,造型的数据文件是集成的关键,它在CAPP自动生成与工艺卡相对应的工序图。在NC刀轨生成和加工模拟中是主要的基础数据文件;三是参数化造型,使产品修改真观方便。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我国海事部门执行海上任务过程中应急指挥、联动执法和联合维权需要,迫切需要依托大型海事船舶建设先进、可靠、安全、可扩展的信息集成及指挥系统。本文提供国内首艘万吨级海事巡逻船信息集成及指挥系统的架构设计,将系统总体组成划分为综合指挥中心、全船数据中心、海事业务网、航行保障网、生活保障网,并根据各组成部分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信息集成及指挥系统的建设为海事巡逻船编队在海上自组网通信、卫星网络通信等方式下的联动作业提供了实用高效的信息化指挥手段,极大提高了万吨级海事巡逻船信息化综合指挥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