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由于道路状况较差,车身设计、制造工艺和车身钢板的防腐技术相对落后等原因,车辆在使用过程中,车身的很多部位,如门槛、门柱下部、底板等部位极易出现锈穿现象。钣金修理技师的日常工作,主要是通过划线、放样等方法手工敲制与锈蚀部位相同形状和尺寸的板件进行车身的贴补与挖补。这是属于早期钢板更换范畴的一种方式。但随着道路状况的改善,车身设计、制造工艺和车身钢板防腐技术的提高,这种锈穿现象已经越来越少。当今车身钢板的更换,一般只针对于钢板在遭受猛烈撞击后损伤严重,经确认无法修复或修复后无法达到其原有形状和性能的一种维修手段。在进行此项工作时,应利用经验并采用适当的技术和工艺规程,正确地分割、匹配和焊接各组件,这样才能保证钢板更换后的维修质量。  相似文献   

2.
车身外部钢板的修复是钣金维修技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作为“面子工程”,维修技师的技术水平往往会影响最终维修质量。不恰当的修复,不仅在表面上会给人比较粗糙和拼凑的感觉,而且还会影响到车辆的使用寿命,甚至给车辆埋下安全隐患。例如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渗水、漏风、进灰尘、异响等故障,多数情况是因为钢板修复不到位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车身外部钢板的修复是钣金维修技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作为“面子工程”,维修技师的技术水平往往会影响最终维修质量。不恰当的修复,不仅在表面上会给人比较粗糙和拼凑的感觉,而且还会影响到车辆的使用寿命,甚至给车辆埋下安全隐患。例如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渗水、漏风、进灰.尘、异响等故障,多数情况是因为钢板修复不到位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钢板严重损伤的修复车身钢板损伤程度的界定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目前仍然是以损伤部位面积的大小来确定损伤程度,这种判定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如果在对损伤程度进行界定时,能根据受损位置及程度等实际情况,通过钣金作业时产生的实际工时与喷涂作业时产生的实际工时进行对比来确定损伤程度则较为可取。这里的大损伤钢板是指面板已发生严重的隆起、凹陷、折损或卷曲等变形,  相似文献   

5.
承载式车身是由很多块钢板通过焊接、螺栓固定等方法组合而成的整体。车身外部是由前后保险杠、车门、前后翼子板、发动机舱盖、车顶和后备厢盖等10余块外观钣金件组成。通常情况下,当车身结构处发生损伤变形时,往往会影响到另一侧及相邻的外观板件的配合。车身结构部位的控制点和工艺孔在修复到原始尺寸时,车身外观钣金件的安装,一般只需要通过简单的调整,就可以达到装配要求。相反,如果车身结构部位没有修复到位,从车身外观钣金件的配合就可能反映出来。如果修复时采用了改孔或其它野蛮的操作方法,车辆在修复后则会留有故障隐患,而且其外观也会使人感觉不协调。  相似文献   

6.
此文是本刊2011年第7期《汽车车身构件材的分析》续篇,对车身的构件的主要金属材料(镀锌高抗拉强度钢板、耐腐钢板、高抗拉强度钢板)的碰撞损坏修复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7.
在车身修复过程中,由于焊接前磨除了涂膜,所以在焊接区域的周围较易发生锈蚀,而且焊接时产生的高温会导致漆面烧损和钢板氧化。生锈不仅会影响车辆的外观品质,还会降低车身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因此,在车身修复时,必须做好防锈处理,以确保经过修复的车辆具有和新车相同等级的防锈性能。1车身修复中需要防锈的常见部位及防锈要求在车身修复中需要防锈的常见部位可以归纳为5类:  相似文献   

8.
此文是本刊2011年第7期《汽车车身构件材的分析》续篇,对车身的构件的主要金属材料(镀锌高抗拉强度钢板、耐腐钢板、高抗拉强度钢板)的碰撞损坏修复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9.
车身矫正是指通过一定的外力将因事故损坏或疲劳损坏的部位修复到车辆出厂时技术标准“状态”的过程。对于“状态”一词,它包含两层含义。“状”是指比较直观的外观和形状,而“态”则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更深层次的概念。如金属内部分子结构是否能按照原来的位置重新顺序排列、内部的应力是否完全释放等,它将直接关系到车辆修复后的功能和寿命。结构件是指在车身上起到主要支撑及承载作用的构件,是车身零部件的安装基础,常见于纵梁、横梁、门柱及下边梁等部位。这类构件通常具有非常高的强度,加之结构多为封闭式的箱形截面,所以在修理时应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利用合理的工艺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10.
15整形机修复工艺整形机修复工艺,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车身钢板维修方法,它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特别是方便了内部不易触及的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汽车车身覆盖金属件绝大部分为厚度在1.0mm以下的钢板,它们的损伤类型以凹陷损伤为主。本文将介绍车身覆盖金属件在不同情况下损伤后的修复方法,以及在修复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2.
在聊今天的话题前,咱们不妨思考一下一种买车论调:"日本车太轻皮薄不禁撞,欧洲车钢板厚不怕撞。"先不谈这种"贴标签"式的主观臆想对与错,这种常见的论调在选车的时候往往会拿车身蒙皮钢板的薄厚为重要参考依据,看车的时候先用手压车身钢板,钢板越厚车越结实,车身的整备质量越重越好,恨不得买辆坦克才算满意。  相似文献   

13.
马欣  max 《汽车导购》2006,(10):78-79
实际生活中,普通消费者对于车辆安全性能的高低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评判标准,就是“铁皮的厚度”。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车身重量要尽可能的轻,为了省油;钢板厚度一定要厚,为了安全。这种看似矛盾的说法.恰恰反映了消费者对于安全性能的要求之高,而前不久广州本田进行的国内首次车对车碰撞试验,还是向我们诠释了安全性和钢板厚度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一、镀锌钢板点焊参数的选择 在车身修复企业中,由于电阻焊(点焊、凸焊、缝焊和对焊)工艺与设备的应用起步较晚,与堆焊和二氧化碳保护焊相比,焊工朋友的经验相对不足,操作起来可能有一些困难,尤其是近几年的新型轿车,其车身大量使用镀锌钢板,其工艺难度更大。镀锌钢板与低碳钢板相比,其可焊性存在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5.
测量工作是顺利完成各种车身修复所必须的程序之一,是事故车辆修复中最重要的环节,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车身修复中技术含量较高的一项工作,车身测量往往对钣金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维修经验、测量设备等也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但我们目前面对的客观现实是各维修企业的钣金从业人员普遍学历低、理论知识差,不能把维修经验、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有效结合起来。特别是在车身测量时,由于概念模糊、认识误区、操作方法错误、设备质量差、  相似文献   

16.
正一、杠杆内支撑修复方式杠杆内支撑凹陷修复技术是手工技艺加专用工具统一协同配合的技术,是可以充分体现"工匠"精神、长期传承的汽车维修技术。通常情况下,车身修复人员根据因外界力量撞击而形成的凹陷,利用传统的修复技术,并借助于钢板外形修复机在比较短时  相似文献   

17.
汽车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成为人们代步的重要交通工具,汽车使用过程中,出现磕碰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这种磕碰会对汽车的车身造成一定的损伤,大部分的汽车维修公司都会对其进行钣金喷漆工艺修复。但对于一些磕碰不太严重的损伤,在对其进行修复时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修复方法:凹陷修复技术。文章对汽车车身凹陷修复技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对其实施的具体操作方法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帮助人们更快了解汽车的修复技术,促进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确保事故车车身修复后安全性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轿车大多采用承载式车身,轿车的各总成和部件都通过螺栓安装在车身上,车身修理的质量不仅对轿车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对轿车的安全性也有很大影响。为了提高轿车的安全性,在发生碰撞事故时保护乘员,在车身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用上都采取了一些措施,如采用碰撞能量吸收区域(吸能区)的设计和大量选用高强度钢板。因此,对于现代轿车车身的修理,除了要恢复其美丽的外观外,还必须重视车身安全性能的恢复,否则轿车将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在轿车二次碰撞事故中乘员的安全将得不到保障。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要保证碰撞事故车车身修复后的安全性,在车身修理中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9.
钣金腻子(也称钣金补土)是一种在钣金工作中修复钢板凹陷处和损坏处的双组份不饱和多元聚酯腻子,主要用于填补较深的凹陷,使车身表面修复平整,同时使底漆牢固地附着在车身上。因为钣金腻子具有研磨时不粘砂纸、柔软性好、填补厚度可达到50mm、附着力强、干燥时间短(在20℃时,刮涂20min后即可打磨)等特点,所以特别适合汽车快速修补作业。  相似文献   

20.
(接2012年第6期) 一、大事故车辆的定义 车身金属部件可以分为结构件和覆盖件两种。结构件一般隐藏在覆盖件的下部,主要承受车辆的载荷(静载荷与动载荷),以及传递、吸收车辆碰撞时的能量。它由几块冲压后的钢板组合成箱型断面结构,具有一定的强度,就是通常所说的“梁”。车身底部的横梁、纵梁、车门立柱、车架等都属于结构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