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述了电渗析-离子交换联合制取纯水的工艺、组合方式与技术经济性能。通过实测数据分析得出,当含盐量在300mg/L以上时采用联合工艺必然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投资回报。  相似文献   

2.
以MgCl2·6H2O为原料,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作为致沉剂,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法制备了纳米MgO粉体.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MgCl2的起始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煅烧温度和时间对MgO粒径及物化性能的影响,用XRD、SEM、TEM对纳米MgO进行了表征,并考查了离子交换树脂的循环利用.结果表明,制备纳米MgO的最佳工艺条件为:MgCl2浓度为0.2mol/L,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8h,煅烧温度及时间为400℃煅烧6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纳米MgO具有规则的六方片状结构,平均粒径大小为10nm左右;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对MgO的产率和形貌不产生影响.与其他制备纳米MgO的方法相比,该工艺成本低、污染小、产率较高,具有一定的环保效应,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以MgCl2·6H2O为原料,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作为致沉剂,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法制备了纳米MgO粉体.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MgCl2的起始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煅烧温度和时间对MgO粒径及物化性能的影响,用XRD、SEM、TEM对纳米MgO进行了表征,并考查了离子交换树脂的循环利用.结果表明,制备纳米MgO的最佳工艺条件为:MgCl2浓度为0.2mol/L,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8h,煅烧温度及时间为400℃煅烧6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纳米MgO具有规则的六方片状结构,平均粒径大小为10nm左右;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对MgO的产率和形貌不产生影响.与其他制备纳米MgO的方法相比,该工艺成本低、污染小、产率较高,具有一定的环保效应,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几种离子交换与电化学结合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如填充床电渗析、离子交换树脂的电再生、电化学离子交换等.EDI和EIX及离子交换树脂电再生过程的电流效率与膜性能及电极上的法拉第过程关系密切,使离子交换与电化学结合技术及理论上升一个台阶.也必将使离子交换应用技术重新焕发活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给公共交通改善指标及公交优先对策制定提供参考,以深圳市晚高峰出行数据为样本,对公共交通与小汽车的出行时耗比构成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根据公共交通车外时耗和车内时耗在出行时耗中所占的比例,将样本划分为出行时耗比由车外时耗占主导影响和车内时耗占主导影响两类,并计算每一类中各相关因素对出行时耗比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超过90%的样本出行时耗比受公共交通车内时耗主导影响;在车外时耗相关因素中,两端步行距离对出行时耗比影响程度较大;公共交通路径绕行及出行速度低对出行时耗比造成的影响中,后者影响程度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几种离子交换与电化学结合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如填充床电渗析、离子交换树脂的电再生、电化学离子交换等.EDI和EIX及离子交换树脂电再生过程的电流效率与膜性能及电极上的法拉第过程关系密切,使离子交换与电化学结合技术及理论上升一个台阶.也必将使离子交换应用技术重新焕发活力.  相似文献   

7.
水处理中的离子交换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水处理中离子交换动力学的试验研究,确定离子交换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为优化离子交换过程,提高处理效率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离子交换,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O MBR)组合工艺处理硝酸胍废水.主要研究了树脂对硝酸胍的吸附、再生,结果表明:硝酸胍浓度为7.1 g/L,吸附流速控制在0.79 L/h,再生流速控制在0.39 L/h,再生剂选用4倍树脂体积15%硝酸钠时可以很好地实现树脂的吸附、再生.离子交换,A/O MBR组合工艺对硝酸胍废水的处理结果表明,硝酸胍废水氨氮值在200 ~ 300 mg/L之间通过树脂旨处理后,出水氨氮平均值为1.8 mg/L,去除率可以达到99%;A/O MBR出水硝酸盐氮平均值为1.3 mg/L,去除率达到99.3%,MBR出水COD值可以达到20 mg/L以下.  相似文献   

9.
人造金刚石生产废水中镍回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造金刚石生产废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镍离子,对环境有严重的污染,又具有一定的回收经济价值.采用离子交换浓缩、调整溶液pH值、扩展阴极等电解回收工艺可以将废水中99%的镍回收.回收过程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蔡军  张奕 《城市交通》2014,(2):69-77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些学者发现城市居民人均日出行时耗在不同年份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扎·哈维提出日平均出行时耗预算相对恒定假设。首先,通过国内外全日、单次出行平均时耗变化的历史数据,验证了出行时耗的相对稳定性。在解析出行时耗相对恒定形成机理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单次通勤出行时耗分布机理,并提出相应的模拟公式。同时,探讨交通拥堵状况对出行时耗分布的影响作用,分析表明较小的出行时耗增加可能隐含较大程度的交通拥堵。最后指出,应结合中国城市居民的出行时耗预算,为其适宜的交通模式规划路网和城市用地布局。  相似文献   

11.
从铬矿生产铬酐等化学品工艺中,产生大量含六价铬的硫酸钠,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本文采用离子交换法实现了从高浓度硫酸钠溶液中去除六价铬。所用的Rohm&HassIRA-400树脂可克服高浓度硫酸根的干扰,对酸式铬酸根离子具有优越的选择性交换。  相似文献   

12.
出行时耗的规律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行时耗是指人们用于出行的时间.城市居民一天出行的平均时耗是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或者是否存在固定的出行时耗预算,多年来一直是城市交通领域工作者的研究热点之一.首先,在回顾国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说明我国城市居民人均日出行时耗的规律性.通过近2年国内几个城市的调查数据,说明出行时耗稳定性在集计水平上是存在的.最后,综合分析了出行时耗稳定性的形成机理及出行时耗稳定性对于交通系统建模与分析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基于出行时耗预算的交通需求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传统交通需求模型不能适当地反映交通系统拥挤程度对居民出行的影响,引入出行时耗预算的概念(即个人每天出行花费的时间保持相对稳定),探讨了在交通需求预测中考虑出行时耗预算的方法。以引入反馈机制的四阶段需求模型为基础,提出带有在线出行时耗参数标定的反馈机制。通过将预测流程中出行分布阶段构造为一个优化问题,以此估计出行OD(Origin-Destination)矩阵和出行时耗参数。带有在线出行时耗参数标定的反馈机制不仅克服了传统四阶段需求模型出行阻尼不一致问题,而且可以保证每次循环及最终输出的OD矩阵满足出行时耗预算的约束条件。在南阳市交通需求分析模型中的测试证实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组团城市居民出行时耗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出行时耗是城市居民出行特征中的重要指标之一.论文通过对典型组团城市居民出行调查资料的分析,总结出我国组团城市居民出行时耗的特性:组团城市居民一次出行时耗普遍低于同等级的非组团城市;组团城市中中心组团每次公交出行时耗普遍低于其它组团.这些结论将有助于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设计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城市公交需要提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在近期典型城市居民出行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城市居民出行的时耗特征,认为公交出行时耗大是普遍现象.提高公交出行速度对增强公交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促进城市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典型城市公交出行时耗的分析,提出了提高公交出行速度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渐耗资产及其定价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部分资产的价值逐渐消逝这一属性,提出了渐耗资产的概念.根据提供的产品数量与消费者需求的关系,将渐耗资产分为2类——第1类绝大多数时候满足需求,第2类供需不匹配,呈季节性或周期性变化.建立了第1类渐耗资产的数学表达式,提出一种新的定价方式——渐耗资产定价模型.与其他定价方式实施效果进行比较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减少渐耗资产价值流逝,提高企业收益,增加消费者剩余,改善社会整体福利.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新线开通对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开展了出行方式转换的SP(Stated Preference)调查,构建全目的和通勤出行方式选择的MNL模型(Multinomial Logit model)。定量分析了个体属性和交通方式属性对出行者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乘客感知的轨道交通全目的出行时耗负效用为相同时耗公交的91%,而通勤时耗负效用为全目的出行的1.89倍;轨道交通出行总时耗对分担率影响最显著,前者增减50%时,后者变动约10%;公交是轨道交通的主要竞争方式,当前者出行耗时提高50%时,后者分担率将增加6.8%;停车费小幅提高和出行时耗增加不能显著促使小汽车使用者转向轨道交通,交通需求管理是引导出行转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对探地雷达的微波全息成像(MHI)法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有耗介质空间中的εr对脉冲传播速度的影响,以及对脉冲在收发天线与目标之间的往返时间的影响指出:可将有耗介质空间转化到自由空间,再将自由空间中的计算结果修正到有耗介质空间,仿真软件以实例论证了此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的制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基于SVPWM控制的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的制动工况为研究对象,重点对电机的两种制动方式(基于电机损耗控制的制动和再生制动)、两种制动方式在系统中的综合运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电机损耗控制的制动方法,它综合考虑了电机的铜耗和铁耗.通过仿真对比分析,指出再生制动性能最好,新的制动方式比只考虑铜耗的制动方式性能好,因而更适合在不能采用再生制动的场合运用.总结了新的制动方式的控制电流与电机制动转矩、转速及电机定子电阻和铁耗等效电阻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为降低华南地区建筑的制冷耗能,实现建筑物外表面隔热散热,本文建立了一种以布置于建筑物表面的二氧化碳风道为基础,风道根据监控太阳辐射的强度进行智能化区块调控的建筑模型,采用二氧化碳亚临界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计算本系统的耗功量与未安装系统的耗功量.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当系统具有二氧化碳风道后,模拟的建筑室内空调压缩机可节省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