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抄底造船?     
今年以来BDI指数一直在低位徘徊,原本赢利的集装箱业务也开始步入下滑轨道,不少航运企业亏损严重,生存压力骤增。但在"需求疲软、运力过剩、成本增加"的背景下,市场上却出现了一波抄底造船行情,以至于造船市场出现逆市回暖。但在有关专家看来,短暂反弹不意味着船市好转,市场有可能反复,大部分船东只是结构调整性订船,船价大幅上涨的条件不存在,并且当前船价属于恢复性增长,整体仍处于历史底部。那么现在是造船的最好时机吗?本期航运圆桌请来业界相关代表进行探讨研  相似文献   

2.
正2017上半年,国际海运贸易活跃度提升,航运市场行情略有改观,新造船市场也出现一定幅度反弹,但新造船价格尚未出现实质性回升,市场整体仍处于相对低位。未来一段时间,国际经济复苏形势总体向好,但航运市场过剩运力全面消化尚需时日,新船价格和成交量"双低"仍将是造船市场短中期常态,世界船舶工业的深层次调整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3.
李源  秦琦  祁斌  沈苏雯  刘方琦 《船舶》2016,(1):1-15
文章对2015年世界经济、航运、造船市场进行回顾,并对2016年市场发展予以展望。2015年,不同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分化迹象日趋明显;油船:航运市场和新造船市场一枝独秀;箱船:航运市场低迷,运力过剩,然而2015年订单飚升(主要指超大型集装箱船),但2016年难以再现;干散货船及海工:市场低迷,订单严重下滑。新船价格持续下降。预计2016年世界经济总体略优于2015年;航运市场贸易量同比将出现增长,但难以抗衡2016年运力的大幅增长,市场供求仍失衡;预测2016年新造船市场逊于2015年,散货船、集装箱船和油船存在局部性机会,海工市场维持弱势。  相似文献   

4.
预计2015-2016年期间全球航运市场运力新增供给和新增需求基本相当,当前过剩运力局面不会得到有效改善。国际船舶市场经历2013年成交量高位反弹和新造船价格企稳回升之后,2014年行情再度出现下滑。当前,国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航运市场持续低迷,预计2015年造船市场仍将延续上一年下行态势,成交量可能进一步萎缩,新船价格下降压力也将进一步增大,总体形势难言乐观。2014年国际船舶市场发展总体情况  相似文献   

5.
台州造船业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荐平  黄林育 《船艇》2004,(7):9-12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稳定增长和由于航运业持续发展,使世界造船市场呈现兴旺势头。据权威的英国远洋航运咨询公司(OSC)发布的题为“2015年前的世界造船与价格”报告指出.世界造船业将继续保持兴旺局面。估计世界船队的运力将从2000年的5.43亿总吨(GT)增长到2015年的7.59亿总吨.增长约40%。国际海事组织(IMO)关于加速淘汰单壳油船时间表和对散货船也做出要求双层壳体的决定.加快了船舶的更新速度。更有力地刺激了新船的建造需求。从船舶市场的实际情况看,2003年航运市场的火爆促使新船订单大量增加,世界造船市场正处于罕见的兴旺期,全年新船订单达1亿吨,年造船产量约5700万载重吨(DWT),创历史新纪录,而且专家估计近几年船价将保持升势。可见,今后几年只要世界航运业、造船业不出现突发性变化.世界造船产业将不会发生能力过剩危机,这一形势,对中国、对浙江和台州加速发展造船业,都是利好的消息。  相似文献   

6.
2013年世界船舶市场评述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2013年的世界经济发展作了概述,回顾和总结这一年的船舶市场,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2013年的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经济上行动力仍然不足。航运市场上,干散货船呈现“先抑后扬”的走势,BDI指数创下三年来的新高,油船和集装箱船走势低迷。船舶市场上已释放出一些积极的信号,新船订单量大幅攀升,船价企稳回升。三大主力船型表现相对抢眼,但海工装备订单出现下滑。2014年,预计世界经济形势将有所好转,但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都将维持低速增长。随着干散货船和油船运力增幅逐年下降,这两种船型的运力过剩现象将得到改善。然而,集装箱船运力过剩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海工装备市场在中、短期内都有望维持较高的景气度。  相似文献   

7.
从近20年来历史演变的角度,由需求、供给、运力过剩与运费率4个方面,分析了世界散货航运市场的发展,预测了今后几年散货航运市场的走向,并提出了乘船价低落的时机,添置新船,改进船队构成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交付使用的好望角型散货船1月份涌入航运市场,迫使货运运费降低,为此航运人怨声载道. <贸易风>周刊1月份数据显示,42艘7.5万DWT好望角型船交付使用,创历史新高.这批新造船使得运力已经过剩的市场雪上加霜,使得当月的即期运费仅仅维持在经营成本线上.  相似文献   

9.
1月份大量交付的新造船创造了纪录,使得运力已经过剩的航运市场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10.
2014上半年,全球新船成交量保持高位,但成交量下滑趋势明显,新船价格持续反弹力度减弱,部分船型新船价格甚至出现下滑迹象。下半年,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航运市场运力过剩压力可能进一步恶化,预计下半年船舶市场走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1.
很多年前在造船大发展的初期,曾经有专家提出造船产能有过剩的趋势的警示,但这种理性的预警很快被火爆的航运市场、投机助长的船市炒作和大量多渠道资本蜂拥投向造船业的现象所淹没。时至近年,造船产能过剩已愈演愈烈,再加上金融危机和航运的不景气抑制了需求,造船产能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国船舶工业良性、可  相似文献   

12.
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使得海运量增幅不及预期,航运市场运力过剩的压力继续增大,供求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整体市场处于弱势并在低位徘徊。面对相对疲软、不确定的2011年航运市场,干散货、集装箱、油轮、造船等几大市场下半年走势如何?专家给出了解答。  相似文献   

13.
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使得海运量增幅不及预期,航运市场运力过剩的压力继续增大,供求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整体市场处于弱势并在低位徘徊。面对相对疲软、不确定的2011年航运市场,干散货、集装箱、油轮、造船等几大市场下半年走势如何?专家给出了解答。  相似文献   

14.
一舟 《中国水运》2007,7(4):12-13
刚刚过去的2006年,在航运景气刺激下,出现世界造船历史性高峰。本期刊发《航运繁荣激发新一轮造船高峰》一文。作者经分析后认为,今年造船市场将继续保持兴旺,船价则以稳为主,成交量出现高位调整、先扬后抑态势,后期有所回落。船舶产品专业化、大型化及环保化带来新的需求,也是维持国际船舶市场稳定发展的积极因素。应提防造船市场在2008年出现明显下滑的可能性。为此,中国造船业应充分抓住船价进入峰值区、需求仍然兴旺的机遇,继续做好承接订单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一、当前我国水运市场 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水运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运力过剩,特别是大吨位集装箱船舶运力过剩更为严重。 第二,由于运力过剩矛盾突出,市场上特别是集装箱班轮市场上存在着严重的过度竞争,船公司之间“运价战”愈演愈烈,亏损企业增多。 第三,国内航运企业,特别是一些地方航运企业和私营船公司船舶技术水平普遍较低,老龄超龄船多,技术装备差,管理水平低,不安全因素大,也对环境污染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6.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不断深化、蔓延,全球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对国际航运、造船市场产生了重大不利影响。从8月开始,国际航运费率出现巨幅下挫,造船市场新船成交持续走低,航运和造船市场下行的态势已基本显现。短期内,随着造船市场环境继续恶化和新船成交量逐渐下降,长期坚挺的新船价格开始下降,二手船价格出现大幅度下滑,造船产能过剩,船厂之间的竞争会日趋激烈。我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究竟如何?面对危机与风险又将怎样应对呢?  相似文献   

17.
引言2005年上半年世界造船市场,在延续2003年和2004年呈现的空前兴旺态势,新船订造十分活跃,下半年则随着航运市场出现疲软迹象,船东对订购新船表现出观望态度,放缓了订购新船的速度,造船市场从高峰回落。从2005年7月份起新船成交量大幅下降,比2004年同期下降了30%。与此同时,新船成交价也出现下跌,平均跌幅近10%,克拉克森船价指数从6月初的169点历史最高水平逐渐下跌至160点上下。因此,许多专业研究机构纷纷预测:2006年造船市场面对航运景气度下降、美元走强、利率升高、油价居高不下等诸多市场不利因素,2006年的造船市场会继续调整。然而…  相似文献   

18.
<正>2022年,航运业总体延续复苏行情,受多重因素影响,新造船市场成交量有所收缩;2023年,航运市场部分船东仍有运力升级和扩张需求,新船订单需求也出现明显分化。2022年回顾:国际造船市场延续复苏行情2022年,全球经济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逐步显现,加之俄乌冲突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新造船市场表现略显低迷;但航运市场表现延续之前一年态势,特别是2022年上半年,集装箱船市场异常强劲,散货船市场也普遍坚挺。  相似文献   

19.
大船转向?     
<正>虽然地中海航运已成为全球运力第一的班轮公司,但班轮公司之间的运力竞争已非PK的唯一,在多式联运业务和减碳规划方面,地中海航运仍持续前进。自今年年初超过马士基,登顶全球集装箱运力榜首之后,地中海航运的运力扩张脚步仍然没有停止。6月下旬,Alphaliner披露称地中海航运在江苏新时代造船下单订造20艘双燃料集装箱船,其中包括10艘8100TEU型船和10艘11400TEU型船,在造船订单激增20万TEU。  相似文献   

20.
船舶市场     
《海运情报》2005,(9):39-40
上半年新造船接单量中国跃居第二,新造船市场船主意向两极分化,新造船市场面临船价上涨压力,超大型集装箱船上甲板厚钢板采购困难,地中海航运有可能订造20艘6500TEU集装箱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