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972年4月1日,中国船舶燃料供应总公司经国务院批准宣告成立,与此同时在全国各主要港口成立了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连云港、上海、广州、湛江8个分公司。从而填补了我国各港口没有统一经营船舶供油行业的空白。 30年来,中燃总公司经历了创业、管  相似文献   

2.
中国船舶燃料供应总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水上供油供水专业性公司,现有30余家海内外公司,在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烟台、连云港、上海、南京、南通、江阴、舟山、宁波、厦门、广州、湛江、防城、香港等国内沿海及长江沿岸建立了完善的供油网络,在新加坡、韩国、荷兰设立了海外供油网点,拥有5000余名职工,各类船舶96艘,油库15座,库容量达82万  相似文献   

3.
中燃大事记     
1972.1.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燃料化学工业部、对外贸易部和交通部联名向国家计委提出《关于解决外轮燃料供应的请示》。将外轮供油工作由商业部移交给交通部负责。 1972.4.1 中国船舶燃料供应公司及大连、青岛、上海、黄埔、 湛江分公司成立。年内,连云港公司成立。  相似文献   

4.
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燃).其前身是中国船舶燃料供应总公司,1972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先后隶属于交通部、中远集团。2003年12月.在中国石油和中远集团支持下.通过改制.组建为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1972年4月1日,中国船舶燃料供应总公司在成立的同时.在全国沿海主要港口成立了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连云港、上海、广州、  相似文献   

5.
随着黄浦江浦东开发的序曲奏响,上海作为一个国际经济、金融大都市地位的重要性愈益显著。黄浦江上万吨轮来往穿梭每日不下千艘,这么多万吨轮的能源来源,都依赖于中国船舶燃料供应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海运局燃料站),它起着黄浦江动脉中“冠心动脉”的作用。中燃上海分公司成立于1972年,刚开始时仅有几艘小供油供水船。经过多年发展经营,如今是交通部颇有影响的国家二级企  相似文献   

6.
企业只有积极顺应市场的形势和变化,突破旧有的思维模式和经营模式,进行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创新,才能更好地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为此,中燃系统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自我诊断管理提升。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燃)是全国最大的水上船舶燃料供油企业,也是全国唯一一家为国际航线航行船舶供应保税油的企业,  相似文献   

7.
29年前的4月1日这一天,中燃总公司在周恩来总理、李先念副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直接关心下,由交通部、外经贸部、商业部和燃化部联合发文宣告成立。从而填补了我国各港口没有统一经营船舶供油行业的空白,也开始了为促进国内外海上运输事业发展提供服务的中燃事业! 公司从初创时8个分公司、几百名职工、十余条船舶,发展到今天共拥有海内外30余家公司,5000余名职工,10万总载重吨共116艘各类船舶,总容量82.78万立方水的14座储油库,海岸线总长达2510米的14座油码头,以及总数为142个车位  相似文献   

8.
2007年4月1日,是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燃”)成立35周年的纪念日,回顾过去,中燃的发展历程是艰苦创业的35年,是奋力拼搏的35年,是为我国沿海水上加油事业不断做出贡献的35年。2007年,中燃创造的利润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中燃系统公司从初创时的几百名职工、十余条船舶,发展到今天的拥有30余家海内外公司、4000余名在岗职工、总资产达20亿元的国内最大的水上供油公司。35年来,公司累计向国家上缴利税几十亿元。尤其是2003年,企业进行了投资主体多元化改制,使中燃面临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燃)是全国最大的水上船舶燃料供油企业,也是全国唯一一家为国际航线航行船舶供应保税油的企业,在中国沿海、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设有22家子公司,另外还有5家境外子公司,拥有分布各地的油库、码头和船舶等重要生产设施. 公司以"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多次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和完善、制定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对标的方式进行精益管理、实行降本增效、控制和防范各种风险,加强系统油库、船舶的安全生产管理,各项管理都得到了加强和提升.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燃),其前身是中国船舶燃料供应总公司,1972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先后隶属于交通部、中远集团.2003年12月,在中国石油和中远集团支持下,通过改制,组建为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  相似文献   

11.
10月28日,中国船舶燃料供应青岛公司黄岛6万立方米油库改造工程(一期)3立方米新油罐投入试投产,此项工程投产标志该公司油库改造工程(一期)基本完工,使油库总容量增至7万立方米,大大加强该公司储油、供油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形势,不断提升本企业的竞争能力,继续保持中燃在国内同行业的领先地位并走向世界,2003年12月26日,原中国船舶燃料供应总公司完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企业改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揭牌仪式。中燃改制翻开了企业成立32年  相似文献   

13.
随着连云港港口吞吐量的快速增长,来港船舶急剧增加,船舶燃料需求也随之增长,本文采用了SPSS软件构建了连云港港船舶燃料需求预测模型,预测了连云港港船舶燃料需求量。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形势,不断提升本企业的竞争能力,继续保持中燃在国内同行业的领先地位并走向世界,2003年12月26日,原中国船舶燃料供应总公司完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企业改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揭牌仪式.中燃改制翻开了企业成立32年后持续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5.
2004年是国际航运市场与国际油价大幅攀升,剧烈震荡的一年,是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完成改制,新公司正式运行的一年,是中燃历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年.  相似文献   

16.
2002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第一年,中燃系统保税油供应量继11月完成全年任务指标后,目前又取了新的重大突破:2002年12月20日,保税油供应量达到100万吨,已经提前完成2002年保税油供应攻坚指标,创造了中国燃料供应总公司保税油供应的历史最高水平! 为了进一步巩固主业,开拓新的效益增长点,不断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中燃总公司于2000年确立了“价格与国际相对接轨,服务与国际绝对接轨”的经营方针;实施了中燃服务保障体系等一系列工作措施,各公司  相似文献   

17.
崔正兴 《航海》2001,(3):46
火红的五月,中国海运集团和中国远洋集团共同投资组建的上海中燃船舶燃料有限公司宣告成立。公司首届董事会决定2001年5月28日正式对外挂牌,6月1日正式营业。上海中燃的成立,标志着面对新世纪的公司将沿着党的十五大指引的方向,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向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跨出了关键的一大步,确立了一个新的里程  相似文献   

18.
1+1=2。这谁都知道,但笔者却于日前获悉,连云港的老港区用其发展的事实写就了一篇1+1>2的神话:举步维艰的连云港老港区第一港务公司和第二港务公司合并成立东联港务公司仅仅3年,年吞吐量便由1999年465万吨到2002年实现800万吨的跨越,经营状况由合并前的1999年亏损1080万元变为2002年盈利1080万元! 第一港务公司和第二港务公司是连云港老港区的二大老公司。长期以来,它们之间形成了经营范围基本相同、规模相当、市  相似文献   

19.
《船舶工程》2009,31(1)
1月12日下午,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出口波兰的37600吨散货船9号船“MAZOWSZE”号顺利下水,37600吨散货船10号船上船台搭载。“MAZOWSZE”号是新港船舶重工今年下水的第一艘船舶,公司顺利实现了生产开门红。2008年全公司承接合同额超过30亿元,目前手持船舶订单超过60万载重吨,手持合同金额超过60亿元。  相似文献   

20.
2007年4月1日,是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燃")成立35周年的纪念日,回顾过去,中燃的发展历程是艰苦创业的35年,是奋力拼搏的35年,是为我国沿海水上加油事业不断做出贡献的35年.2007年,中燃创造的利润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中燃系统公司从初创时的几百名职工、十余条船舶,发展到今天的拥有30余家海内外公司、4000余名在岗职工、总资产达20亿元的国内最大的水上供油公司.35年来,公司累计向国家上缴利税几十亿元.尤其是2003年,企业进行了投资主体多元化改制,使中燃面临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