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珊瑚礁砾砂层在肯尼亚、坦桑尼亚等东非国家普遍存在,且埋藏较浅。该地区某水工项目为高桩梁板式结构,采用PHC桩作为桩基础。通过对项目桩长45 m、桩径800 mm;桩长39 m、桩径1 000 mm的2根PHC试验桩进行沉桩规律总结,并对试验桩进行高应变测试、海上锚桩法压桩静载荷试验、拔桩试验和侧摩阻力试验,探讨了珊瑚礁砾砂岩层PHC桩基桩的持力层选择、压向/拔向侧阻力折减系数及与规范中的强风化软质岩侧阻力值对比,为该地区PHC桩沉桩施工及理论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的水运工程建设数量日渐增多、规模逐步扩大,大大带动了水运事业的进步。由于水运工程的建设环境比较特殊,基桩作为影响工程结构的关键性因素,在施工建设时要严格通过静载荷试验来获得基桩的单桩承载力指标,从而来判断基桩稳定性与安全性。锚桩法是一种在大吨位静载试验中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试验更为快速完成。基于此,本文重点探析了锚桩法在水运工程基桩静载荷试验中的具体应用,可以提升水运工程的建设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3.
针对珊瑚礁灰岩地质下超长钢管桩的工程性状的研究,结合东非某水工项目的桩基施工情况,剖析钢管桩在该地质情况下的沉桩规律。该桩基为1. 2 m直径钢管桩,采用锚桩法进行3根基桩静载荷试验,分别为12、18和24 mm壁厚,最大桩长为71. 2 m,基桩持力层为东非的珊瑚礁灰岩,进入持力层最大为31. 8 m。通过预先埋设在桩身上的低温敏光纤光栅传感器,结合沉桩规律总结和静载荷试验,揭示不同桩顶荷载作用下珊瑚礁灰岩的工程特性。为该地质条件下钢管桩设计及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某主结构346m塔楼对沉降敏感,对桩基承载力要求高,为了获得可靠的桩基设计参数,针对工程设计采用的嵌岩桩开展了锚桩法试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桩径为1.0m试桩的单桩竖向力特征值不小于11,250kN,稍大于桩身混凝土强度控制设计值11,044kN,由混凝土桩身强度控制设计。试桩承载力主要由侧阻力承担,建议桩侧覆盖层红粘土的侧摩阻力值取280kPa,中风化灰岩的平均极限侧摩阻力取1,000kPa。  相似文献   

5.
静载荷试验是基桩的主要检测方法之一,锚桩法安装简单、技术经济合理,综合效益显著,在水运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锚桩法的原理、试桩思路、试桩流程及注意事项,为类似工程的试验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纳米比亚油码头软岩地层无经验参数可取。根据1根抗压桩和1根压拔桩现场静载试验和应力测试结果,分析软岩地层中抗压桩和抗拔桩的侧阻和端阻,得出抗拔桩的上部砂土及粉土层中抗拔系数以及Q-s曲线呈缓变形的抗拔桩极限承载力取值。结果表明:上部砂土及粉土层中抗压桩的桩侧摩阻力充分发挥所需桩土相对位移为9~15 mm,单位侧摩阻力极限值可取30.1~48.1 k Pa;下部软岩侧摩阻力充分发挥所需的桩土相对位移大于40 mm;对2根桩的抗压过程,在最大加载条件下,实测桩端阻力分别为桩顶荷载的22.3%、27.3%,表现为摩擦型桩。采用双曲线模型预测抗拔桩极限承载力为4 896.7 k N。  相似文献   

7.
桩基准静载荷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近年来在国际上开始应用的一种新的桩基载荷试验,它源自动载荷试验,但可将测试过程中的桩视作惯性力和土体阻力共同作用下的运动,简化为静载荷试验课题。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大直径钢管桩压桩试验的数值模拟技术及其与试验结果的差值,以湛江港高桩码头结构为工程背景,对两个码头的3根大直径钢管桩进行了现场试验和数字模拟分析。首先采用锚桩法进行了现场压桩试验,得到了各条试验桩的Q-s曲线和极限承载力;然后采用ABAQUS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加载过程中,数值模拟的桩基沉降比现场实测结果大,且随着荷载的增加,两者的差值逐渐增大,沉降量的最终差值在20%~30%。  相似文献   

9.
桩的承载力大小是确保桩基础经济、安全的关键参数,单桩承载力的的提高能有效降低工程成本。桩侧注浆可提高桩周土的物理性能,有效提高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在满足工程质量要求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工程成本。本文结合一工程实例,通过钢管桩外侧有无注浆两种工况下静载荷试验结果对比,为注浆法提高单桩轴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的效果提供数据支撑,为桩侧注浆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水下挤密砂桩复合地基的加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水下挤密砂桩复合地基为研究对象,利用锚桩加载法进行加载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对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等进行观测,并对砂桩桩身进行了标准贯入试验。结果表明:挤密砂桩桩身呈中密-密实状态。土压力实测值和理论值发展趋势一致,加载过程中超孔隙水压力增长很小,且消散较快。每级荷载作用下荷载板的垂直沉降增量基本接近线性,未出现拐点,挤密砂桩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不小于737kPa。  相似文献   

11.
牛曙东 《水运工程》2001,(10):14-16
通过312国道六安-叶集段西汲河大桥钻孔灌注桩的静载荷试验,对该地区的软质岩石力学特性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坐落在软质岩石上的桩基属于摩擦-端承桩类型,以桩尖承载力和桩周摩阻力共同作用,桩周摩阻力可取410kPa。  相似文献   

12.
根据某港区大桥基础钢管桩的现场高应变动力检测试验和垂直抗压静载荷试验,在详细分析工程地质资料和采用CAPWAPC法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绘制钢管桩轴向抗压试验的荷载-沉降关系曲线,判定钢管桩基础的垂直极限承载力;绘制桩身轴力和桩侧摩阻力的分布曲线,分析钢管桩桩底的闭塞效应,给出闭塞效应系数的推荐值;通过桩基动态和静态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综合评估钢管桩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3.
陶桂兰  吴文聪 《水道港口》2010,31(5):399-402
从自平衡法和静载荷法的加载机理入手,分析了自平衡法荷载沉降曲线的特点,重点讨论了桩周土为粘性土时,自平衡法中上段桩体负摩擦转换成正摩擦时,转换系数K的合理取值范围。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考虑桩与桩周土相互作用接触面滑移特性,对自平衡法及静载荷法进行模拟计算及对比分析,得到桩周土为粘性土且转换系数K取值1.15~1.20时,2种方法的荷载沉降曲线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14.
基于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的3根钻孔灌注桩,通过对采用U型管法的桩端后压浆钻孔灌注桩进行现场静载荷试验,研究桩端后压浆对含黏性土圆砾层钻孔灌注桩的承载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含黏性土圆砾层中桩端后压浆钻孔灌注桩随着桩顶沉降的增加,其承载力能显著提高,且在达到极限状态时,极限承载力的提高幅度至少67%;桩端压浆后端阻力提高幅度为125.09%~146.36%,且端阻力占极限承载力的比值有很大提高,表明采用U型管法的桩端后压浆对含黏性土圆砾土层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此外,在含黏性土圆砾土层中采用桩端后压浆技术不仅可以通过增强端阻力来提升桩基极限承载力,还能提高桩身总侧阻力,并对桩基的荷载传递特性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推荐了一种新的试桩方法-桩尖载荷试验法。介绍了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加载装置、试验方法和资料整理。对于大直径长桩试桩,该法的应用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新型自平衡法试验原理。应用该方法时,先将专用接头焊接在钢管桩自平衡点处随桩一起打入,测试时清除荷载箱接头上部泥土,将伸缩式荷载箱安装在接头处,从而实现钢管桩自平衡法加载。基于钢管桩新型自平衡法试验,对在上海市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1.7 m的大直径钢管桩承载特性进行分析,成功获得了大口径钢管桩总承载力以及侧摩阻力与端阻力,取得了较好的测试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嵌岩桩的竖向承载特性,本文对两根嵌岩桩进行现场静载荷试验,系统研究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承载特性。结果表明:嵌岩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其承载力主要由桩周土岩的总侧阻力和桩端岩层的端承力两部分组成。桩截面轴向力沿深度逐渐递减,桩顶荷载越大,其轴向力衰减越快。各地层的侧摩阻力自上而下逐渐发挥,上部土层达到极限侧阻之后随着桩顶荷载的继续增大而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8.
叶上扬  顾宽海  施挺 《水运工程》2017,(10):113-117
结合温州港某集装箱码头工程设计,针对环境和自然条件复杂、建设条件差、使用要求高等问题,对超长组合大管桩在深厚软土地区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超长组合大管桩的优点,并通过超长组合大管桩的桩静载荷试验,验证该桩在外海地区深厚软土地质条件下的适用性,确定桩侧摩阻系数和桩尖端阻力,优化桩基布置和桩长设置,大大降低了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9.
随着各类上部结构荷载的不断增加,对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桩径和桩长不断增大。但由于施工工艺的影响,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存在着桩底沉渣和桩侧泥皮过厚等质量缺陷,削弱了桩端阻力和桩侧摩阻力,限制了其承载能力的发挥。文中以工程实例为依托,通过2根普通灌注桩和4根后压浆灌注桩的静载荷试验,对比分析了后压浆技术对灌注桩承载力的增大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后压浆技术,可以大幅提高桩基础的承载性能。  相似文献   

20.
海上风电群桩基础中的单桩需能承受较大的上拔荷载。抗拔承载力往往是决定桩长的控制因素。针对海上风电大直径超长桩的侧阻力抗拔折减系数(抗拔侧阻力/抗压侧阻力)开展研究,通过静载荷试验的方法获得试验桩各土层的抗压侧阻力和抗拔侧阻力实测值,进而得到侧阻力抗拔折减系数,并将其与现行规范推荐值进行对比,验证规范的合理性。研究结果显示,各土层的侧阻力抗拔折减系数几乎都小于规范推荐值。因此,采用规范推荐的侧阻力抗拔折减系数计算大直径超长桩抗拔承载力可能会得到偏危险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