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富水砂层中,地铁隧道的联络通道施工一般采用冷冻法对开挖土体进行加固,但联络通道结构完成且土层停止冻结后,冻土会逐步融化,土体体积缩小,从而引起路面沉降,影响行车安全,采用融沉注浆方法可及时有效填充冻土融化后的空隙,将路面沉降控制在可控范围内。文章从注浆原则、注浆孔布置、注浆材料、施工工艺等方面对冷冻法联络通道融沉注浆施工技术进行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2.
目前城市地铁建设中往往容易遇到各种既有地铁结构,施工时必须确保这些既有地铁结构的安全。北京地铁六号线二期工程起点—物资学院站区间泵房采用冻结法下穿既有地铁结构,结合该工程系统地介绍了冻土帷幕结构的设计、水平冻结工艺,以及自然解冻和融沉注浆,并从冻结温度场变化及地表变形两方面探讨了冻结法下穿既有地铁结构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冻结法下穿既有地铁结构关键在于冷冻体的成形质量;本工程施工中冷冻体温度稳定在-25℃以下,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冻胀融沉量均控制在±6 mm以内,既保证了既有地铁结构的安全性,又最大程度减少了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地铁盾构法施工过程中,端头井区域是盾构机始发、到达事故多发地带,其加固效果直接关系到盾构的始发与到达的安全问题。采用冻结法加固盾构端头井区域土层具有封水性好、加固土层强度高、适应性强、土层复原性好、无公害等优点,常被长三角这种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优先采用。对长三角地区某城市地铁基坑端头井采用冻结法解冻后融沉注浆机理进行叙述,通过施工过程中相关监测数据的统计,就如何控制冷冻法施工时周边地表沉降进行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地铁隧道旁通道冻结法施工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研究目的:在城市隧道施工过程中,地表变形的大小往往成为决定施工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地表变形、冻胀压力、卸压孔压力等进行监测分析,合理设定冻结参数,减小地表变形,保证施工质量.研究结论:以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2标段旁通道冻结法施工为例,对地表变形、冻胀压力、卸压孔压力等方面进行了跟踪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分析和监测数据验证,合理设定冻结时间、冻胀压力等参数,建立有效的土压平衡,即可将各项变形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以武汉轨道交通机场线盘龙城站—宏图大道站区间的长距离联络通道为工程背景,采用水平冻结法加固地层的施工方法,对其进行冻结设计。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软件对联络通道进行温度场分析,得到控制截面冻结壁的有效厚度及有效温度,均满足设计要求。分别采用结构力学方法和有限元方法对冻结壁厚度、强度及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上述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证明了冻结工艺设计的合理性。水平冻结法施工时,机场线联络通道采用双侧布置冻结孔和防偏技术,并严格控制温度变化,有效保证了工程安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以北京地铁9号线丰科区间为例,介绍了无水砂卵石地质下暗挖联络通道的加固技术,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介绍精伊霍线阿拉拜萨依隧道岩层加固的设计、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的实践经验,小导管、锚杆注浆技术在围岩加固中的应用及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冻结法加固技术在强风化砂岩(红砂岩)地层中的适用性,依托兰州地铁1号线联络通道工程,首先介绍地层加固方案,通过经典解析法核算冻结壁平均设计温度。基于包含土体、隧道和联络通道的三维数值模型,讨论施工各阶段的冻结壁安全系数。最后,根据监测结果分析隧道收敛、地表沉降等关键施工控制参数。结果表明:冻结壁平均设计温度符合要求,可保证各阶段冻结壁安全系数满足规定,各项监测指标均未超过控制标准。冻结法在强风化砂岩(红砂岩)地层中具有很好的适用性,能够有效解决其他加固技术难以克服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介绍新建甬台温铁路站前工程IV标段新温州车站地质特点、碎石注浆桩的施工工艺、机具设备及劳动组织,分析碎石注浆桩施工技术与CFG桩、旋喷桩、管桩、碎石桩、搅拌桩、钻孔灌注桩等其他软基加固技术的优缺点,指出在该项目特定的地质情况和环境背景下,采用碎石注浆桩加固深厚层软土施工技术具有明显的综合优势。根据现场详细的测定资料进行工料机消耗量和施工项目的成本分析。碎石注浆桩施工技术在铁路工程项目中尚属首次被应用,此文旨在为类似工程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新建隧道旁既有隧道的检测、加固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荣永刚  邓凡 《铁道建筑》2007,(10):45-47
通过地质雷达法对既有天池峡隧道进行检测,针对检测结果对既有隧道进行了小导管注浆加固与预应力锚杆锚固处理。从监控量测数据的规律分析,可知此加固处理方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12.
注浆是软土地区地基处理常用的方法之一,以上海某铁路软土地基注浆加固工程为依托,针对其第四层淤泥质黏土,就不同浆液含量及水灰比下注浆土的力学和水理特性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浆液含量及水灰比下注浆土对地基注浆加固的效果,得出淤泥质黏土注浆时浆液含量及水灰比的合理范围,可为类似工程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14.
结合北京地铁6号线西延田村站工程建设实践,对车站深孔注浆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以及深孔注浆加固土体的效果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到针对于田村站类似砂卵石、粉细砂无水地层采用后退式深孔注浆施工工艺配合4分管注浆工艺的土体加固效果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后退式深孔注浆施工工艺配合4分管注浆工艺的注浆效果基本可以满足类似砂卵石、粉细砂无水地层现场土方开挖的要求。同时在注浆机械选型过程中应优先选择机械灵活且钻孔角度、高度调整幅度大的智能化注浆设备,且注浆浆液宜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与化学浆的混合液,并根据注浆效果,结合现场地层条件的变化,提出灵活调整孔位和注浆方法,及时地进行补注浆的建议措施,从而为今后在类似地层进行深孔注浆施工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结合北京地铁五号线刘家窑车站主体暗挖段隧道北端马头门超前支护的工程实例,研究和阐述了管棚加交叉小导管超前注浆加固技术的机理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6.
隧道工程在通过断层破碎带及含水地层等不良地质地段时,采用超前灌浆可有效维护工作面与洞壁围岩的稳定,阻断渗水通道,保证隧道安全施工。通过分析超前灌浆的加固机理,对隧道工程超前灌浆工艺中的浆液选择、预灌浆岩体力学和抗渗性能以及灌浆设计参数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基床内采用纵向旋喷桩加固措施是我国既有路基结构的一种新型加固方法,目前工程实践尚处于早期尝试阶段,理论研究尚未开展。论文阐述非开挖旋喷加固机理,并率先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列车-轨道-加固体路基三维动力分析模型,研究既有铁路路基加固前后基床动力特性变化。计算结果表明:(1)纵向旋喷桩可以有效控制路基面竖向位移,其中,在基床表层中加固效果明显,加固后路基面竖向动位移减少了41.2%;(2)旋喷桩加固后会引起路基面动应力增大,但由于固结体强度大幅增加,增加动应力与材料强度比值减小,所以整体路基结构受力有所改善;(3)非开挖旋喷加固法是一种有效的路基加固方法,适用于既有线路在运营条件下的快速加固。  相似文献   

18.
覆盖型岩溶基本特征是地下水水位变化频繁和地层浅部土洞、溶洞发育。覆盖型岩溶地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地面塌陷,地面塌陷的成因很多,往往是多种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地下水位下降形成真空吸蚀作用、地下水潜蚀作用、荷载振动作用、加荷作用等,构成铁路安全运营隐患。针对赣韶铁路岩溶发育特征与规律,对其覆盖型岩溶路基进行注浆加固处理,论述了钻孔注浆加固的设计要求、注浆量计算方法、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经多种手段检验,表明注浆加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客运专线岩溶地段注浆的工艺和方法,对基岩裂隙和岩溶孔洞注浆,封闭土、石表面形成隔水帷幕,提高CFG桩复合地基土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和不均匀沉降,通过现场原位试验,提出质量控制办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地下建筑的兴起,深基坑施工安全隐患问题较为突出的情况,根据在武汉市汉口地区成功实施的多项深基坑注浆止水(压力注浆)的实践,总结了在第四系覆盖层厚,地下水水位高的条件下,深基坑的稳定性评价,注浆加固的设计原理,工程数量计算、注浆施工的工艺、操作方法及质量检查标准等一整套基本思路和设计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