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态斜面式撇油器结构优化及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现有动态斜面式撇油器工作原理和结构性能的分析,提出了“双重拖带”的概念,即表层传送带的拖带作用和底层水流的拖带作用。结合N—S方程,对“双重拖带”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双重拖带”比传统拖带的作用收油效果更好,适用的溢油粘度范围也更广。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吸油拖栏存在的运输成本高、占用空间大、溢油处置效率低等问题,采用可压缩高效吸油材料、中空弹性浮体和阻水无纺布等材料对传统吸油拖栏的结构进行优化,研制出新型可压缩吸油拖栏,海上拖带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可压缩吸油拖栏的饱和吸油倍数为16,抽真空可压缩率为50%以上,解压缩30min后可恢复至压缩前体积的92%,现场使用时可实现快速组装、快速布放、稳定拖带、快速回收。  相似文献   

3.
介绍全液压驱动内河水上溢油高效回收系统的总体构想、主要技术性能参数、设计原则等,重点分析了溢油回收系统的收油机、动态斜面式撇油器、动力站、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等部件的关键技术,并简要说明溢油回收系统的作业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4.
随着海上重大溢油事故的不断发生,世界各国对于真正高效的海上溢油回收技术的渴求也越来越迫切.直到1989年底,在美国缅因州建造的大型全功能溢油回收船"Valdez Star"号建成下水,使人们有理由相信,面对大型海上溢油灾难时,将海上的溢油也可回收起来.  相似文献   

5.
海上溢油事故对海洋环境、生态有非常严重的危害,增加溢油回收能力是目前主要的事故危害防范方式。本文介绍溢油回收系统的模块组成和工作方式,以某5600DWT油船作为母船,分析移动安装式溢油回收系统设备在母船的布置原则和方法;根据设备模块的载荷和布置要求、结合船体结构,进行安装底座设计;实现了溢油回收设备移动安装的便利性和可靠性。同时最小化对母船常规运营的影响,以较低的经济代价迅速增加溢油回收能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设计方法依靠经验开展设计的缺陷,提出了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结构性能评估和优化设计方法。针对某溢油回收船溢油回收装置,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对其结构性能进行评估,并利用拓扑优化技术开展溢油回收装置结构的轻量化设计,实现以仿真来驱动设计,以期为虚拟仿真技术在船舶设计特别是溢油回收船溢油回收装置设计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长江首艘多功能溢油回收船“海特311”的结构和性能,分析围油栏的布设方法,提出“线面式”溢油应急技术。介绍该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效率,提出结合双体围油栏的使用的构思,以期更大限度地发挥多功能溢油回收船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设计方法依靠经验开展设计的缺陷,提出了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结构性能评估和优化设计方法.针对某溢油回收船溢油回收装置,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对其结构性能进行评估,并利用拓扑优化技术开展溢油回收装置结构的轻量化设计,实现以仿真来驱动设计,以期为虚拟仿真技术在船舶设计特别是溢油回收船溢油回收装置设计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溢油回收、油水分离和储运是海上重大溢油应急处置的重要环节。以该环节为基础,分析典型收油技术和油水分离技术的性能特点,研究作业环境对溢油回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下行带式收油机具有更好的抗风浪能力、更高的回收效率及彻底性效率,更加适用于海上溢油的回收;具有高精度、广普性、广幅性和大通量等特点的溢油阻截分离与回收系统能更适应容量大、含水量高的海上溢油。基于此,提出海上重大溢油回收、油水分离与储运集成工艺,可有效提高溢油处置的快速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较为完善的海上溢油应急处置机制,以舟山群岛海域为例,分析利用岛、礁等有利地形进行海上溢油快速围控的技术,设计一种可持续供能的溢油回收装置,构建包括前期分析预测、中间过程控制、后期自动化清理的较为完整的溢油应急处理体系,为区域溢油应急方案的制定及应急行动提供技术支撑。该体系的实现可以为溢油处置的科学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当前溢油回收过程的低效率,高强度等状况,文中研究海面溢油的扩散趋势,掌握油品的扩散轨迹及不同的厚度分布,实现海面溢油装置的的自动运行,从而最大限度回收海面溢油,提高回收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达到减少海洋污染,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虽然目前单船溢油回收方法与技术发展较为成熟,但是在海上溢油事故真正发生时如何组织船队进行系统的,有效的,经济的溢油回收作业尚无明确的体系。溢油回收作业整体性与组织性缺乏进一步的发展。所以本文目的在于研究一套关于组织溢油回收船舶作业调度的方法,希望能对未来海上溢油回收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船舶》2019,(6)
正近日,中国船舶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凭借在PSV船和动力定位系统等方面丰富的设计经验和优秀的技术方案,成功中标交通运输部广州打捞局大型溢油回收船。该船建成后将是交通运输部救捞系统内溢油回收能力最强、技术水平最先进的溢油回收装备。该船为无限航区,配备DP-2级动力定位系统,对外消防二级,采用PSV船型,配有大型内置式专业溢油回收装备,主要用于近海开敞水域、四级海况以下溢油的应急回收、清除作业;具有一定的溢油消防灭火功能;具备大容量溢油回收舱容,  相似文献   

14.
综合考虑溢油回收船大型化、多功能化、绿色化发展对动力系统的高效节能设计的需求,从节能的角度对动力系统合理匹配、关键设备的选型、柴油机余热回收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为大型高效节能溢油回收船动力系统的国产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选择3种渤海重质原油在波浪槽中开展48 h溢油风化及回收实验,通过分析油品的密度、黏度、含水量及回收效率在溢油风化过程中的变化趋势,探讨海上原油泄漏后的最佳处置时间窗口。风化实验结果表明,溢油的物理性质在风化过程中均有明显的变化,其中黏度和含水量的变化尤为明显。真空式溢油回收实验显示,溢油后6 h内回收效率会急剧下降,3种原油的最终实际回收效率分别降低至12.2%、3.5%和4.8%。  相似文献   

16.
船型布置是船型研发众多关键技术的综合体现,考虑的因素很多。溢油回收船作为一种海洋工程辅助船型,需实现的功能较多,因此对船舶的布置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溢油回收设备及溢油回收舱的布置、上层建筑及船员舱室布置、货舱分舱布置三个方面对溢油回收船型的布置进行了研究,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以提高该类船型的经济性为目标,提出了合理的船型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场燃烧技术在溢油应急处置过程中的应用,分析现场燃烧技术的适用条件及优缺点,结合现场燃烧技术的相关政策法规、实施程序、健康安全环保指标、燃烧后评估方法比较与其他应急措施相比的优势。针对现场燃烧技术在2010年墨西哥湾溢油事故中的应用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现场燃烧技术是一种快速、高效、低成本的溢油清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某船是国内第一艘集海上消防、溢油围控、溢油回收、人命救助和海上应急指挥为一体的多功能海上应急处置船.该船溢油回收模块使用目前理论收油效率最高,进度最快,适用性最强,可回收几乎有所类型污油的DIP (dynamic inclined plane technology)动态斜面式收油机.但是,在船舶建成使用后,发现不能达到理想的收油效果.文章通过对DIP动态斜面式收油机的工作技术原理进行研究,结合船舶设计建造实际情况,找出不能达到理想收油效果的原因,提出改进方案和有效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9.
海洋平台供应船溢油回收装置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健  汤延明 《江苏船舶》2006,23(1):23-24
结合我厂为阿根廷建造的具有溢油回收功能的VS4408海洋平台供应船,介绍了溢油回收装置的原理、组成、布置以及如何使用等情况。溢油回收装置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海上油污回收能力,减少和避免各类船舶事故引起的海上石油污染,溢油回收装置的有效使用是降低和消除溢油污染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介绍国内外卫星定位跟踪浮标的技术现状,研究提出了基于北斗卫星定位通信技术实现海上溢油跟踪的微型浮标,优化了相关技术参数,其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海上溢油的快速跟踪技术水平,增强海洋环境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