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船舶》2015,(3):16-17
通过对江苏省某市发生过的一起吸沙船沉船事故原因调查分析,发现此船的船体结构存在潜在缺陷。事后通过绘制沉船图纸,采用船舶静力学计算及稳性衡准系统V4.2软件,根据《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建立了船体模型并进行分舱,通过技术分析,发现其破舱稳性不足。当船舶发生舱室破损进水后,丧失回复能力,最终发生倾覆沉船事故。  相似文献   

2.
1 沉船概况 2006年年底的一天清晨,在厦门港的西航道入口处猴屿与大屿之间的海域,发生了一起船舶相撞而沉船的不幸事故,一艘长52.0 m、型宽10.5 m、型深4.2 m的满载淤泥的自航泥驳在航行中与一艘集装箱船相撞.该泥驳的舷墙被撞出了一个大口子,海水迅速进入浮力舱后沉入海底,沉船的位置距大屿岛的距离大约在250 m左右.据潜水员在水下探摸得知,沉船的船体整体性没有什么变化,几乎是平坐在海床的淤泥上,泥驳上所载的淤泥已经随水的流动而清空;海床在低潮时离水面的高度在13 m左右(厦门海域的潮差约为6 m).该泥驳的净重是470 t、满载时排水量有1000多m3.  相似文献   

3.
赵远哲 《中国海事》2013,(10):10-12
9月11日,沉入海底3年多的货轮“中旭1”,轮船尾部分被打捞出水,由工程船拖回岸边浅滩。这是渤海湾“碧海行动”沉船打捞计划中,碍航性最高的3艘沉船之一。  相似文献   

4.
大型散货船船体损伤事故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该文对近年来发生的大量大型散货船船体损伤及沉船事故的结构力学原因及管理原因进行了全面研究分析,指出了船体结构设计缺陷部位和管理不善的要点。具体描述了破损发展过程。提出了新散货船船体结构型式的改进方案;提出了现有散货船船体结构的加强措施;提出了加强管理的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5.
常规船体修复方法能够实现船体破损修复,但只能在船坞内进行修复,当执行在役修复时存在修复结合强度低的问题,为此提出基于CAD的船体破损修复方法。利用CAD绘制方法绘制出电磁磁漏现象中磁感应线条,观察CAD线条宽度变化,推导出船体破损程度,依据船体破损度建立计算公式,确定船体破损位置;根据破损的不同程度,采用激光熔覆焊技术结合上述破损定位结果,对船体进行破损修复。试验数据表明,提出的修复方法比常规方法的修复结合强度提高4.89倍,且适用于多变环境下船体破损修复。  相似文献   

6.
奇趣珍闻     
《航海》1995,(5)
海底酿酒 法国一名酿酒业者看到一则消息,说从沉船中打捞出的陈酒,开瓶后仍酒香四溢,遂引发奇想,以海底取代酒窖来使美酒发酵。 于是,他将100瓶酒沉入太平洋。海里水温比较恒定,且水的流动带动酒瓶轻微晃动,更有益于酒的发酵过程。 4年后,这名酒老板邀请数名职业品酒师,参加他的开酒大典。不抖酒入口后,形成截然不同的  相似文献   

7.
《世界海运》2017,(10):24-30
在"世越号"沉船打捞中,上海打捞局按照韩国方面保护遇难者遗体、不损坏船体的打捞要求,采用了钢梁托底,整体打捞的施工方案,对"世越号"沉船进行整体打捞。为将托底钢梁安装到沉船底部,采用将船首吊起,再将托底钢梁组整体拖绞移位到沉船底部的方案。在船首吊起过程中,为保证船体的稳定,采用由重力锚、系泊锚链、链式提升器、系泊钢丝绳等组成的一套船首系固系统,对船体进行系固,确保船体在起吊后不会由于水流作用发生较大的位置移动,而影响到后续的钢梁就位。通过对这套水下系固系统的设计计算分析、施工安装以及实际应用效果的描述,对该套水下系固系统进行详细介绍,以利于在其他类似项目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沉船事故或者海难的发生,需要救捞系统快速制订出一套有效的沉船救助或者打捞方案。对于某些大型沉船的打捞,采用整体起吊的方式打捞,由于自身重量较大,起吊时,钢缆会损伤船体,受损后的船体结构强度比较弱,需要快速有效的评估船体结构强度方法,有限元(FEA)法是分析结构强度的常用方法。本文将有限元法与含损伤船体结构强度评估相结合,为沉船打捞提供一种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一个名叫查利·李斯堡的美国人在他的名为《海底藏金六万亿》的书中声称,人类由于沉船被埋藏在海底的金银珠宝价值占陆地财富的八分之一。七十年代初期开始,世界掀起了打捞沉船热。在向四面八方捕捉目标时,人们自然不会忘记被说成是“太平洋战争秘密”的那艘沉船“阿波丸”。“阿波丸”是  相似文献   

10.
破损船体剩余强度衡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船体破损非对称淹水和刚度损失引起的船体外载荷变化,并利用破损船体非对称弯曲极限强度计算方法详细分析碰撞、搁浅和爆炸破损对船体极限强度的影响.然后基于破损船体极值载荷和极限强度,给出破损船体剩余强度衡准,并对破损船体临界海况进行预报.  相似文献   

11.
当潜水艇沉没时,可用两种方法将潜水艇乘员救出。其一是用钩钟式救生具救出;其二是用深海潜水艇救出。但是,当艇体在海底倾斜了时,这两种方法就很难奏效了。另外,即便救出了乘员,但为了查明事故原因和保守秘密,特别是为了重新使用造价昂贵的舰船,有必要把船体打捞上来。但要把数千吨重的船体打捞上来并不那么容易。假如用一艘与沉船重量大致相等的潜水艇来作水井钩瓶式平衡锤,那么,卷  相似文献   

12.
《航海》2017,(6)
在举世瞩目的"世越"号沉船打捞工程中,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创造性地应用了托底钢梁打捞方法。该方法是将一组托底钢梁垫在沉船之下,打捞时起吊力作用于托底钢梁而非直接作用于沉船上。因此,该方法对沉船船体结构破坏较小,能够实现业主方提出的整体打捞并尽量避免船体破坏的要求。该文对"世越"号打捞工程托底钢梁的设计过程进行了总结,并应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托底钢梁结构和沉船结构强度进行了计算分析,为以后打捞工程中应用类似打捞方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水下爆炸作用下舰船的剩余强度及可靠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水下爆炸作用下的破损舰船结构,提出了一个基于船体剩余强度的可靠性分析模型.应用逐步崩溃原理,对船体的剩余强度进行研究.基于船体结构剩余强度的失效模式,建立爆炸作用下船体结构的可靠性分析模型,并采用重要抽样法对其进行计算.运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基于剩余强度的破损船体结构可靠性的完整分析程序,通过算例对不同破口位置和横倾角的剩余强度及可靠性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舰船中垂时的失效概率比中拱时大;舰船底部破损是最危险的,此时可靠性较低;且横倾角对破损舰船的剩余强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破损船体非对称弯曲极限强度分析及可靠性评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船体发生破损后,其剩余有效剖面是非对称的,船体还可能倾斜。本文首先对破损船体非对称弯曲进行了弹性和塑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假设了破损船体发生整体破坏时的剖面应力分布,给出了破损船体非对称弯曲极限强度分析方法,并采用了比较精细的方法计算加筋板格的屈曲极限强度。以箱型梁模型和超大型油船为例,将本文的计算结果与试验、ISUM法及解析公式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基于破损船体极限强度,结合重要性样本法,对65,00  相似文献   

15.
破损船体的极限强度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全塑性一全屈曲应力分布和弹塑性应力分布两种模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破损船体的弯曲极限强度计算进行了公式推导.通过一个实船算例对破损船体的结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计算与比较.结果表明,本文解析方法与逐步破坏法结果相近,且具有较好精度,可以用来估算破损船体的剩余极限强度,在破损船体剩余强度计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沉没地点位于中国广东省阳江市南海海域,1987年在阳江海域被发现,这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沉船遗址,距今800多年。"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1987年8月,广州救捞局与英国海上探险和救捞公司原本在寻找东印度公司沉船"莱茵堡"号,但并没有找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却意外发现了深埋在23米之下的  相似文献   

17.
波浪中破损船舶的运动会同时受到波浪激励和进出水的影响,而船体运动也会影响进出水过程,二者相互影响。因此,准确地评估波浪中考虑破舱进出水影响的破损船体运动是十分复杂的。论文提出采用一种基于势流理论的方法进行波浪中破损船体运动的预报,该方法假设舱内的液面水平,利用修正的伯努利方程模拟破舱进/出水,利用Ikeda`s经验公式修正阻尼系数,采用4DOF(横荡-垂荡-横摇-纵摇)相互耦合的时域方法评估波浪中破损船体的运动。文中以一艘ITTC破损稳性标模为例,研究了规则波中破损船体的运动响应;通过计算结果和模型试验的对比,验证了论文采用方法的有效性,并研究了破舱口位置对运动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论文采用的数值模拟方法结合合理的横摇阻尼模型,可以定量地评估破损船舶在波浪中的运动。  相似文献   

18.
为了便于发掘和保护"南海I号"及船上的文物,设计一套整体打捞方案,首先将一特制钢沉井压入海底泥土中将沉船罩入其中;然后将底托梁穿过钢沉井底部从而将沉船整体包裹起来;接着将钢沉箱连同其内的沉船吊起并运到岸上,实现了沉船整体打捞.  相似文献   

19.
"南海Ⅰ号"是一艘满载瓷器的南宋时期的古沉船。为了便于发掘和保护该船及其上的文物,一套整体打捞方案被首次提出:即首先将一特制钢沉井压入海底泥土中将沉船罩入其中;然后将底托梁穿过钢沉井底部从而将沉船整体包裹起来;接着将钢沉箱连同其内的沉船吊起并运到岸上进行考古发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遇到了一系列始料未及的困难,不过经过采取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后最终将沉船整体打捞成功。这为今后水下考古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船检》2012,(3):I0018-I0018
据悉,拉包尔·皇后号于2月2日在巴布新几内亚附近发生倾覆,至少导致了100人丧生。新几内亚海事局称,渡轮共载有乘客约350人.至今为止.238人幸存。澳大利亚海事安全局称.在新不列颠(现属于巴布亚新几内亚)附近16公里处.派出三艘船和4架营救飞机参与救援行动。海事局担忧,这些剩下的失踪人员可能已经跟着船体沉入海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