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氰基桥联配合物的研究是分子基磁体研究领域的热点.文中将[Ni(L)](ClO4)2(L=3,10-di-ethyl-1,3,5,8,10,12-hexaazacyclotetradecane)的DMF溶液和K2[Ni(CN)4]的水溶液在填充了硅胶的U型管中通过缓慢扩散反应,得到了一个新型一维链状氰基桥联配位聚合物([Ni(L)][Ni(CN)4]·2H2O)n,晶体结构测定结果表明该配位聚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晶胞参数为a=1.099 2(3)nm,b=1. 019 9(2)nm,c=1. 147 1(3)nm,α=γ=90°,β=92.174(4)°,V=1.285 1(5)nm3,Z=4,Dc=1. 333 g·cm-3.标题化合物的基本单元由1个反式[NiL]2+、1个[Ni(CN)4]2和2个水分子组成,[NiL]2+和[Ni(CN)4]2通过氰桥交替排列而形成一维链状结构,[NiL]2+中的中心Ni原子为拉长的变型八面体构型,而[Ni(CN)4]2中的中心Ni原子为平面四方结构.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以MCN(M=Na,K)和K3[M’(CN)6](M’=Fe,Co)为氰基来源的氰基桥联配合物溶剂热合成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影响溶剂热合成氰基桥联合物的主要因素,如:反应条件、有机配体、氰基来源、平衡离子、溶剂种类及摩尔比等.最后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通过溶液法合成无色棒状化合物1,4-二异丙基-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四氯溴-锌(II),分子式为C_(12)H_(26)N_2·ZnBr_(1.25)Cl_(2.75)(1).差示扫描量热法测试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235.2 K时发生了可逆相变并伴随有8.4 K的滞后.单晶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从室温相的Pmna空间群[a=13.746 9(13),b=10.160 8(10),c=13.160 4(12),V=1 838.2(3)~3和Z=4]变化到低温相的P2_12_12_1[a=10.0987(7),b=13.0778(10),c=13.6093(10),V=1797.4(2)~3和Z=4],这可以归属为铁弹型相变,Dabco环的扭曲可能是导致发生相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以Al(NO3)_3及NH_3·H_2O为原料,采用化学沉淀法在不同PEG分散剂用量的情况下制备α-Al(OH)_3纳米颗粒,并通过FSEM与BET的表征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PEG分散剂用量的增大,合成得到的α-Al(OH)_3纳米粉体的粒径先减小后增大,原料硝酸铝溶液的浓度为0.1 mol/L,当PEG分散剂用量为0.5 g时,制备得到的α-Al(OH)_3颗粒粉体的平均粒径达最小约为100 nm,此时的团聚现象也较少。  相似文献   

5.
采用静电纺丝法结合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钙钛矿型过渡金属氧化物LaMO3(M=Co,Fe,Mn)纳米纤维.并应用热重(TGA)、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所制备的纳米纤维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对纳米纤维的相结构和形貌有着显著的影响.在600 ℃焙烧2 h后,钙钛矿结...  相似文献   

6.
通过一种有效的构建三维M/S/Cu配位聚合物的方法,成功合成了一个新的基于鞍状单体[ MoS4 Cu4]的阴阳离子穿插的三维配位聚合物{[MoS4Cu4(4,4′-bpy)4][MoS4Cu4(4,4′-bpy)2I4·4H2O]}n.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该晶体属于四方晶系,空间群为I41/acd,a=24.830(3)?,b=24.830(3)?,c=28.208(6)?,α=β=γ=90°.晶体结构分析显示,配位聚合物1由穿插的阳离子[MoS4Cu4(4,4′-bpy)4]2+和阴离子[MoS4Cu4(4,4′-bpy)2I4·4H2O]2-组成的三维钻石状配位聚合物.  相似文献   

7.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中的B3LYP杂化密度泛函,在LANL2DZ赝势基组水平上对Os0n,±(n=2~5)团簇的几何构型、振动频率和稳定性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Os0n,±(n=2~5)团簇的稳定构型中三聚物是三角形结构,四聚物以正方形最为稳定,五聚物存在两个竞争的基态构型,Os5团簇的结合能最大,热力学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8.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的B3LYP杂化密度泛函和广义梯度近似泛函GGA(Generalized Gradient Approximation)中的PW91泛函,在双ξ价基组LANL2DZ水平上对Irn0,±(n=2~4)几何结构进行全面优化,并对基态构型的电子结构、振动频率和能量等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结果表明,Irn0,±(n=2~4)团簇的稳定构型都是平面的,基态中性团簇中三聚物Ir3团簇的能隙最大,电子结构最稳定,四聚物Ir4团簇的结合能最大,热力学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9.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La(1-x)2/3 Ca1/3 MnO3/0.33(ZnO,Fe304)(x=0,0.04,0.08)锰氧化物复合材料.Rietveld全谱拟合XRD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第2相(ZnO,Fe3O4)和锰氧化物没有发生化学反应,ZnO以非晶态的形式存在,而Fe3O4以晶态的形式存在.第2相的掺入改变...  相似文献   

10.
国外对吸收式制冷机的工质研究已从二工质对转向三工质系.日本在H_2O-LiBr、C_4H_6O_2(水-溴化锂-丁内酯)三工质系的吸收式制冷机方面进行了研究.在该工质系中,H_2O和C_4H_6O_2之比为20∶1摩尔.现已有该工质系的热力性质图表。本文研究了用于该工质系的缓蚀剂.研究过程巾进行了连续和间断沸腾试验和电腐蚀试验,添加了有机和无机缓蚀剂.结论如下:与其它的工质系相比较,  相似文献   

11.
通过溶液法将1-乙基-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与溴化锌反应,得到一种新型的结构相变材料,其分子式为[CH_3CH_2-DabcoH][ZnBr_4].差示扫描量热法结果显示,化合物在215.13 K左右发生了可逆相变并伴随着5.78 K的热滞后.单晶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化合物从室温相的Pnma空间群(a=11.446(3)?,b=10.195(3)?,c=12.682(4)?,V=1 480.0(7)?~3和Z=4)变化到低温相的P2_1/c空间群(a=9.99(2)?,b=12.49(3)?,c=11.29(2)?,V=1 406(5)?~3和Z=4),发生了结构相变,Dabco环的扭曲及镜面的消失可能是导致相变发生的原因.对化合物进行介电性能测试,在180~223 K的范围内,其介电实部(ε′)有明显的介电转变.  相似文献   

12.
本文构造一个函数,先求导数,后求积分,得到∫ from n=1 to ∞(e~(-x~2)dx)=π~(1/2)/2的一种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以共溶溶胶凝胶法,半透膜渗析技术,合成了SnO2纳米粉体.采用旁热式结构,制成了Al2O3(Pt)修饰SnO2双层膜的气体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Al2O3(掺3%Pt)修饰SnO2双层膜气体传感器对甲烷有好的选择性和较高的灵敏度,在5000ppm时灵敏度最高可达到5倍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潜艇等密闭空间所使用的氧烛的体积储氧量,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Ni:Mn=6:1,3:1,2:1,1:1,1:2,1:3,1:6七种Mnx Ni(1-x)O催化剂,将其与LiClO_4进行热重-差热分析(TG-DTA),通过对比空白样品和各混合样品的起始分解温度和最大分解速率温度,探究了Mn_xNi_((1-x))O催化剂对LiClO_4分解的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Mn_xNi_((1-x))O催化剂对LiClO_4分解有很好的催化作用,起始分解温度降低128±13℃,其中Ni:Mn=1:6的催化性能最佳,起始分解温度为312℃,在372℃时的分解速率达到10.8%/min,分解温程最窄。  相似文献   

15.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具有菱方钙钛矿结构氧化物MAl0.97Zn0.03O3y(M=Eu,Eu0.9Ca0.1).电导率随氧分压的变化关系表明,在600~1 000℃范围内,EuAl0.97Zn0.03 O3-y和Eu09Ca0.1Al0.97 Zn0.03O3-y都是一个氧离子与电子空穴的混合导体.双掺杂的Eu0.9Ca0.1Al0.97Zn0.03O3-y的氧离子电导率与单掺的EuAl0.97Zn0.03O3-y相比,提高了约1.5个数量级,900℃时达到2S/m,约高于同温度下La0.9Sr0.1AlO3-y的电导率,活化能为1.25 Ev.本研究表明在EuAlO3体系可以通过优化掺杂离子的含量获得性能较好的氧离子导电材料.  相似文献   

16.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中的B3LYP杂化密度泛函,在LANL2DZ赝势基组水平上对Os0,±n(n=2~5)团簇的几何构型、振动频率和稳定性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Os0,±n(n=2~5)团簇的稳定构型中三聚物是三角形结构,四聚物以正方形最为稳定,五聚物存在两个竞争的基态构型,Os5团簇的结合能最大,热力学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SmAlO3体系的导电能力,采用低价的Ni2+,Mg2+,Zn2+分别对其B位离子进行了部分替代,在高温固相反应下合成了具有正交钙钛矿结构的混合导体SmAl0.95M0.05O3-δ(M=Ni,Mg,Zn),并利用XRD和直流四引线法对样品的结构以及电导率与温度和氧分压的关系进行了表征.电导率测量结果表明,掺杂显著提高了样品的电导率,比未掺杂的SmAlO3的电导率增加了3~4个数量级,在所有掺杂样品中,SmAl0.95Zn0.05O3-δ的电导率最高,800℃时为3.5×10-1 S/m,活化能最小为0.43 eV.从电导率随氧分压的变化关系分析可知,在高氧分压环境下,SmAl0.95Zn0.05O3-δ是一个氧离子和电子空穴的混合导体,但以离子导电为主,由于P型电导具有随温度下降而减弱的特征,故使其氧离子迁移数随温度下降而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8.
船用电子设备一览表三、船内通信设备}壁口1是;些~….生产l渗…一…-竺型~…塑丝一{一卧竺垫亘-…一色一止)…-}},{HSC一1型船用!、_一一‘。二一!。一~斗.,}85年11月{85年n月}、人‘。。~。l11}~、__、_、一一~{往四月玫电声}四网门夕【币U{、几、,_*、.{二。、.一冲」.甘茄川怀寸任.}一匡,里竺全兰…—…一一—4wees巴旦巫丝.…一竺竺.竺阵—}l。{艺厂C一2一A船}J.{._J._l_l烫乙!_二_,__,___,、!,,l/,},,}/,},,.!一牌塑丝鱼查鱼塑}一一—…—阵—…一—一阵一一一}}_}HYC一1型船用{{_}.{..1_‘l,J}一,卜.、,,._一、!,,{,/l,/一,,·//…  相似文献   

19.
以A1(NO3)3·9H2O、Nd(NO3)3·6H2O、Y(NO3)3·6H2O和NH4HCO3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纯相的Nd:YAG纳米粉体。借助FT-IR、TG/DTA、XRD等测试手段对前驱体和Nd:YAG纳米粉体进行了表征,根据表征结果,推断了合成机理与成相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合成过程中Y和Al元素按照3:5的比例均匀沉淀下来,形成包裹型结构的前驱体4[Al(OH)3]·6[Al(OH)CO3]·3[Y2(CO3)3·3H2O]·3.74H2O,煅烧时无定型的前驱体经由六方结构和钙钛矿结构的YAlO3(YAP),在1000℃直接转变为立方结构的Nd:YAG纳米粉体,晶粒大小20nm左右。  相似文献   

20.
在晶体场与配位场理论的基础上,利用3d9离子在四角伸长八面体环境下的自旋哈密顿(spin Hamiltonian,SH)参量高阶微扰公式,计算了铅锌磷酸盐玻璃中掺杂Cu~(2+)离子的SH参量,即g因子(g∥,g⊥)和超精细结构常数A因子(A_∥,A_⊥),在这些公式中同时考虑了配体轨道及旋轨耦合作用对该参量的贡献;采用重叠模型建立了杂质Cu~(2+)离子局部结构参数与自旋哈密顿参量之间的关系;利用该离子的光吸收谱,通过拟合SH参量理论与实验值,获得了杂质中心[Cu O6]10-基团的局域结构.计算结果表明,由于Jahn-Teller效应,[Cu O6]10-团簇中沿着四次轴方向的键长R_≈0.206 nm,而垂直方向键长R⊥≈0.202 nm,即该团簇具有四角伸长八面体的局部结构.基于上述局部结构关系所得的SH参量理论值接近于实验值.最后对上述结果的合理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