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建设山区铁路,与平原地区相比,因地形地质的差别,施工组织设计的侧重面有较大的不同。此文以某新建山区铁路为例,对设计阶段开展施工组织设计应注重的6个方面,即合理确定分项工程工期和相关技术指标、合理布设铺架基地和确定日任务指标、合理确定特殊结构桥梁梁型和施工方案、隧道施工是否设置辅助导坑、临时引入汽车运输便道的设计与修建、合理选定砂石料来源点进行详细论述,为今后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既有山区铁路地质情况复杂,易发生自然灾害,对其进行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极其重要。介绍了山区铁路视频监控系统的构建原则,并就系统构成、网络结构、系统功能等进行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3.
山区铁路坡度大,所需的机车牵引力亦大,这就需用动轴数较多的重型机车。但动轴多,机车的固定轴距就长,固定轴距过长的机车又不适用于曲线既多、曲线半径又小的山区铁路,从而形成一个矛盾。早期,由于机车重联技术的限制,不能采用双机牵引,为使重型蒸汽机车的汽缸不超出限界,也为了减少重型蒸汽机车的修理费用,人们曾采用了一种称为活节蒸汽机车的重型机车来解决山区的铁路所需的大牵引力机车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铁路》2000,(5):45-45
新中国成立50年来我院在山区铁路的勘测设计方面有了迅猛的发展,50年代设计建设了成渝、宝成、黎湛和鹰厦线;60~70年代,设计建成了成昆、贵昆、湘黔、川黔、襄渝线等,为我国山区铁路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艰险山区铁路沿线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为保障山区铁路安全建设和安全运营,对山区铁路典型灾害链进行全过程风险评估意义重大。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对山区铁路灾害事件的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特征及链式演化规律展开研究,分析山区铁路典型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链成灾机理,构建山区铁路崩滑流灾害链网络模型,利用网络节点出入度、子网数、支链数、介数中心度、边介数、连通度和平均路径长度7个评价指标,综合评估灾害网络节点的重要度和边的脆弱性。结果表明:在山区铁路崩滑流灾害演化网络中,淤埋线路、车站、桥涵和隧道,行车中断或瘫痪是风险控制的关键点。研究成果为艰险山区铁路崩滑流灾害链预防、断链减灾工作做出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吕临支线铁路路基穿越一既有不稳定斜坡。通过实地勘探分析坡体变形的原因与机理。采取了减载、支挡措施有效保证了坡体稳定,避免了坡体滑动。该工程实践表明,抗滑桩支护在黄土高原丘陵地区特别是湿陷性黄土地区,既可以保证工程安全,又可加快施工进度,对山区公路、铁路设计与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渝黔铁路为例,对山区铁路物流管理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相应具体措施,为类似山区铁路建设物流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复杂艰险山区铁路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具有安全风险高、管理困难等特征,通过数字化技术和手段进行无人化、精细化管理就更为迫切.结合铁路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数字铁路总体架构,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GIS、BIM等技术,提出构建数据标准规范体系和虚实映射体系等,为提升复杂艰险山区铁路的数字化管理提供...  相似文献   

9.
高原山区铁路施工便道的设计和施工相比平原地区更为复杂,本文根据高原山区铁路施工便道建设经验,结合现场调研情况,总结高原山区铁路施工便道的特点,探讨平纵横断面及选线设计原则,阐述便道施工、维护及生态恢复等建设要点,为类似项目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复杂艰险山区铁路由于其特殊的外部环境,在建设过程中面临众多挑战,给建设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当前,我国铁路建设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为复杂艰险山区铁路建设信息化管理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分析现有铁路工程管理平台对复杂艰险山区铁路建设信息化工作支撑的不足,提出平台升级优化策略,探索基于铁路工程管理平台的一体化管控模式.  相似文献   

11.
TBM在长距离掘进过程中,由于地质环境复杂,难免遇到涌水、涌泥、涌砂等恶劣地质环境。为解决在大涌水、涌泥、涌砂条件下内密封迷宫结构泥砂清理困难的难题,结合现场施工条件,综合考虑经济性和可行性后,在原设计基础上对主轴承内密封迷宫结构进行优化改造。在不改变原结构的基础上,拆除内密封压紧环、增加新制配套压紧环,并采用加长螺栓固定。改造工作可在24 h内完成,基本不会增加额外费用、不会影响正常掘进。改造完成后施工实践证明,该技术有效阻止了外界渣石、污水、泥浆等污染物进入主轴承内部,从而节省大量维保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由于工期的要求,青藏铁路新增西宁至格尔木段必须进行冬期施工。为了保证西格线的施工质量,需要对冬期混凝土施工进行可行性研究。研究方法:本文从分析混凝土冻融机理开始,先进行基础试验,然后通过调整引气剂掺量、调整水胶比大小、砂率大小、粉煤灰掺量大小、粗集料的级配、细集料细度模数大小、混凝土搅拌温度、静停时间、以及其它影响因素来研究含气量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而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结论:混凝土含气量随引气剂掺量的增加而增大,随水灰比的减小而减少,随砂率的提高,含气量逐渐增多,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混凝土含气量急剧变小,随石子粒径变大,含气量变小,单粒级骨料混凝土含气量比连续级配骨料混凝土含气量低,用中砂的混凝土含气量高而且比较稳定,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振捣时间越长,含气量损失越大,搅拌时间太短会导致引气数量不够,时间太长会导致气泡的损失。然而随着含气量的增加混凝土强度呈递减趋势。因此,选择适宜的混凝土含气量是保证混凝土耐久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涪陵白鹤梁题刻原址水下文物保护工程,采用“无压容器”原理,在白鹤梁上端修建一椭圆形平面单跨拱形壳体,通过岸上交通廊道连接水下U形参观廊道,绕题刻一周,可在“水下博物馆”看到石刻原貌。此文旨在介绍其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并对造价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针对广珠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容桂水道主桥(115+2×185+115)m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分析其在无砟轨道条件下的关键技术:研究C60高性能混凝土的配比、坍落度、抗侵蚀性、耐腐蚀性;按此配比,用从工地运来的材料(包括水泥、砂、石、粉煤灰、矿粉)制造试验梁,研究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后期徐变特性及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在设计和施工两方面采取的针对性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富水含砂软土地层轨道交通盾构选型及施工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盾构隧道主要穿越黏土、粉细砂土层,地下水位较高,选择合适的盾构机形式是实现洞通的关键。通过参考国外选型经验及国内盾构选型状况,根据2号线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结合其工程特点,按照"安全性、适应性、经济性、环保性"的原则,对加泥式土压平衡盾构和泥水平衡式盾构这两类型盾构进行比选,确定2号线区间隧道使用土压平衡盾构,最终成功穿越运营城际铁路风险较大的工程,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并按计划顺利实现洞通节点目标,相关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宁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TJ2108标主体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在富水粉砂层中的3种不同试验结果进行比较,最终采用降水加固成槽,地下连续墙施工顺序为降水→导墙→钢筋笼制作→泥浆制备及成槽→下锁口管→下钢筋笼→水下浇筑砼→拔锁口管→下一幅槽段循环该种方法达到了质量安全可控,经济效益明显,可为设计、施工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7.
酒额铁路戈壁风沙流地区沙害成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戈壁风沙流是西北地区一种较为常见的风沙灾害,严重威胁到铁路的建设与运营,以酒额铁路为例,采用现场调查和室内分析的方法,对该地区戈壁风沙流结构、特征、形成原因及危害形式进行分析,结合酒额铁路所经区域的自然地理、气候特征等条件,提出戈壁风沙流地区选线的基本原则,阐述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治沙思路和植被防沙为主、工程防沙为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铁路长隧道弃碴环境影响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搜集有关资料和具体实践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铁路长隧道由于弃碴占地引起耕地面积减少及水土流失、泥石流等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浆砌片石、干砌片石、码砌片石、片石笼及新型的塑料土工格栅工程防护措施与覆土造田、生物治理环保措施,以达到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同时提出了弃碴作为二次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的途径,使之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取得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三统一。  相似文献   

19.
绥德地区物流园区选址及布置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合考虑城市总体规划、联合运输、环境保护、节省投资和地区未来铁路建设发展的需求等因素,根据包西铁路通道及太(太原)中(中卫)银(银川)铁路的车流特点,提出绥德地区物流园选址应遵循的原则,达到总体规划和统筹兼顾的目的,通过比选分析选择四十里铺开站的Ⅰ-1四十里铺车站改建神延线方案、Ⅰ-2四十里铺车站环形联络线方案、Ⅰ-3四十里铺车站新增牵出线方案;建议采用Ⅰ-1四十里铺车站改建包西线右线方案。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理论计算、物模验证等措施初步确定围堰的结构形式,并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施工。通过实际应用证明,采用充填砂袋为堤心、扭王字块+栅栏板为护面、倒"T"型块压顶、钢板桩支护形成的临时围堰结构,能够达到阻水、破浪、防越浪、防管涌及止水的目的,且围堰整体稳定性高。电厂取排水口海域临时围堰施工技术主要适用于以粉质黏土、粉土、粉砂、砂为主的临河、临海工程,也适用于粉土、粉砂及砂为主的湖泊围湖造地等基坑开挖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