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海事》2014,(7):24-25
2014年“世界海员日”,为了向全社会介绍和宣传海员群体所做的贡献,中国海事局和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共同评选出100名优秀船员和100名优秀船员家属,以展现当代船员和船员家属的风采,更加广泛地动员群众参与,扩大海员职业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正>为向全社会介绍和宣传船员群体所做出的贡献,中国海事局和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共同评选出了2015年100名"全国优秀船员"和"全国优秀船员家属",以展现当代船员和船员家属的风采,扩大船员职业的社会影响力。本刊特选取8名海事系统优秀船员及优秀船员家属,以彰显榜样的力量!优秀船员贾文健天津海事局"海巡0204"轮船长贾文健,在进入海事的8年间,他脚踏实地的扎根船舶,扎根一线,将个人的理想同海事事业的发展统一起来,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到天津海事的  相似文献   

3.
为向全社会介绍和宣传船员群体所做出的贡献,中国海事局和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共同评选出了2015年100名“全国优秀船员”和“全国优秀船员家属”,以展现当代船员和船员家属的风采,扩大船员职业的社会影响力。本刊特选取8名海事系统优秀船员及优秀船员家属,以彰显榜样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李贺 《中国海事》2014,(8):65-66
在第四届世界海员日大会上,中国海事局和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全国委员会对100名船员和100名船员家属分别授予了“全国优秀船员”称号和“全国优秀船员家属”称号,以表彰广大船员和船员家属为我国航运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邹贤慧 《珠江水运》2012,(15):20-22
加强海员发展研究,健全海员发展机制,营造海员发展文化氛围,促使全社会尊重海员职业,重建海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7月30日,以"维护船员权益,促进航运发展"为主题,汕头海事局、汕头国际海员俱乐部共同举行了推动海员体面劳动启动仪式,以充分发挥海事管理机构、工会、社会机构和社会公众的作用,履行相关国际公约,服务广大船员,共同促进船员更体面地工作。以此为契机,汕头海事局将携手汕头国际海员俱  相似文献   

6.
正6月25日是第九个"世界海员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发出贺信,向全国船员致以节日的问候。贺信全文如下——全国船员朋友们:在第九个"世界海员日"到来之际,我谨代表交通运输部,向你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并通过你们向一直默默支持工作的船员家属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7.
邹贤慧 《珠江水运》2012,(16):20-22
7月30日,以“维护船员权益,促进航运发展”为主题,汕头海事局、汕头国际海员俱乐部共同举行了推动海员体面劳动启动仪式,以充分发挥海事管理机构、工会、社会机构和社会公众的作用,履行相关国际公约,服务广大船员,共同促进船员更体面地工作。以此为契机,汕头海事局将携手汕头国际海员俱乐部,进一步建立起服务海员工作机制,打造服务品牌,包括做好常态化船员服务工作,安排到港船船员下地游览观光,使他们更好地认识、了解汕头;对生活上、工作上有需求的海员,提供关心和帮助,使海员对汕头有宾至如归的感觉;结合每年国家传统节日、重大节目或世界海员日、中国航海日等开展慰问船员活动,营造促进船员体面劳动的良好氛围,促进海员体面劳动。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6月25日,是第五个世界海员日。今年海员日,交通运输部以"海员职业生涯"为主题,顺应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战略部署,开展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和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共同组织开展了"海员与海上丝绸之路"、"寻找最美海员"、"海员讲述"等宣传活动和第三届中国海员技能大比武活动,并在世界海员日到来之际,表彰了100名优秀船员和船员家属。希望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全社会了解体会海员职业的特点和内涵,领会"爱国、进取、敬业、奉献"的中国海员精神,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船员大国但非海员强国,为建设海员强国从学校、培训机构、海事局、航运企业出发剖析弊端提出建议,进一步完善船员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招商局集团、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关航运企业、海员外派机构、船员服务机构,相关航海院校,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长江航务管理局,各直属海事局:为弘扬海洋文化,全面提升中国海员综合素质,助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根据工作安排,决定在全国航运企业(含海员外派机构、船员服务机构,下同)和航海院校范围内开展第四届中国海员技能大比武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预通  相似文献   

11.
加强培训 打造高素质船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海事组织决定将2010年世界海事目的主题定为“世界海员年”,以表彰海员对人类可持续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船员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今航运市场高级船员紧缺,各国船东纷纷将目光转向整体素质高、适任能力强的中国船员,期望中国能够提供大量高素质船员以满足国际市场需求。加强船员培训,提高船员素质,保障船员权益.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相似文献   

12.
新年伊始,一项开放、便利的新政有望惠及65万中国船员。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日前出台《关于个人申办海员证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从今年3月1日起,我国将取消海员证单位申办限制,实施个人申办海员证。这一新政宣告过去数十年沿袭至今、由航运单位统一申办和管理海员证的传统模式将成为历史,也预示着船员的市场化改革将进一步加快推进。船员劳务市场化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3.
《水运管理》2012,34(7):I0001-I0001
主题为"维护船员权益,徒进航运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中国海员大会于2012年6月25—26日在上海隆重召开。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盏霖致信慰问全国海员,向他们表示节日的祝贺。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出席大会,并在中国船员招募网"部长在线访谈"中与海员互动交流。徐祖远充分肯定了我国海员队伍建设在航海职业教育、海员外派、海员权益保障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他指出,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加深,航运市场依然是寒气逼人,要依靠建设高素质海员队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航运科学发展、安全发展。高素质海员队伍建设是一项系  相似文献   

14.
《珠江水运》2012,(11):40-40
截至2012年6月26日,珠江水系“十大明星港航企业”和“十佳船员”评选活动评审会圆满结束,由珠江航务管理局、珠江航运事业发展基金会、广东省海员工会和珠江水系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省区航务管理部门专家组成的评委会,评出了珠江水系10家优秀港航企业和10名优秀船员,根据有关规定,现予以公示。  相似文献   

15.
《世界海运》2008,31(3):57-57
4月16日,大连海事大学校长王祖温出席在深圳举行的全国船员发展大会,并做主题发言。此次大会是我国首届以海员发展为主题的全国性会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主办,深圳海事局承办,旨在探讨解决目前我国海员培养方面存在的船员数量严重不足,船员综合素质不高和船员队伍结构不甚合理等诸多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船员是海上运输的最终实现者和运输安全的保障者,是航运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前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米乔普勒斯曾经这样评价海员的作用:"没有海员的贡献,世界上一半的人会受冻,另一半人会挨饿。"尽管船员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但当前我国船员发展仍然遇到了很多问题和困难。抛开船员结构性紧缺、培养周期长、流失率高、后继乏力等行业因素,船  相似文献   

17.
徐刚  李冀 《中国水运》2009,(2):20-21
我国作为一个航运大国和人口大国,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而且拥有世界上公认一流的航海教育水平,但是海员外派规模和数量与我国航运大国实力和航海教育水平还很不相称。因此,如何抓住当前国际市场需要大量国际海员的机遇,推进海员外派事业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影响船员素质的原因,查找船员素质低的源头,并论述了提高中国船员素质、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途径及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6月25日,是第七个"世界海员日"。为迎接第七个"世界海员日"的到来,全国海事系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海员日"宣传活动。1.上海海事局开展"世界海员日"庆祝活动,表彰了16名优秀海员,派发了"海员节日礼包",同时,与上海航交所联合发布了"中国(上海)海员薪酬指数"。(潘洁沣)2.辽宁海事局联合大连市海员交通建设建材工会、辽宁省船东协会、辽宁省船员服务行业协会,  相似文献   

19.
《中国海事》2006,(11):21-23
为适应航运经济发展和海员劳务输出的需要,中国海事局对《关于规范船员出境证件管理工作的规定》(港监字[1996]164号)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船员出境证件管理规定》于2006年9月29日颁布实施,具体内容如下: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办理船员出境证件的管理,便利海员办理相关证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员证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行政许可条件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公民以船员身份出境、入境和在派往外国籍船舶上工作的中国船员,均应依法持有海员证。第三条海员…  相似文献   

20.
对航运企业来说,要想拥有自己的优秀船员队伍,除了坚持从航海院校招收专业毕业生外,加强对现有普通船员的培养,引导他们成长为高级船员也是一条重要途径。从能安全、顺利地完成船舶生产任务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优秀的船员必须具备健康状况好、思想素质高、执行意识好和协作能力强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