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广东省潮惠(潮州—惠州)高速公路沿线一煤系地层滑坡的地质结构特征及滑坡类型。运用饱和-非饱和渗流及强度理论,对煤系地层边坡在降雨条件下的变形特征及滑动机理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该边坡的滑动机理为:降雨引起边坡中的地下水位从坡脚开始上升,坡脚处的煤系地层遇水易软化,强度迅速降低,导致坡脚失稳,牵引上部边坡产生张拉裂缝;持续降雨沿张拉裂缝入渗,在煤系地层接触面上汇流并沿着岩层向坡脚贯通,形成了煤系地层软化的滑动带,促使其发生滑动。  相似文献   

2.
穿越煤系地层隧道建设的主要地质灾害有瓦斯窒息、燃烧、爆炸和瓦斯突出等。目前,无论是铁路隧道还是公路隧道,揭煤技术的设计和施工都还处于探索阶段。渝黔铁路新凉风垭隧道煤系地层段施工的关键技术是解决煤系地层中有毒有害气体,煤与瓦斯突出、瓦斯及煤尘爆炸等可能出现的严重灾害,揭煤施工过程中通过水力压裂增透、抽排孔设计等措施以及瓦斯抽排方案的合理选择,安全、高效地完成煤系地层段的隧道施工,对提高我国瓦斯隧道的建设水平具有实用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3.
家竹箐高瓦斯隧道在煤系地层采用深孔、电爆破开挖方法,未发生灾害事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开挖作业中爆破技术的选用,探讨了高瓦斯地层中修建隧道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4.
煤系地层在广东省分布广泛,其特殊的物理力学性质常常导致边坡工程失稳破坏,是困扰山区公路建设的一大技术难题。本文通过广东省7处典型病害工点的测算,得出了广东省煤系地层边坡岩土强度指标取值范围;将煤系地层按煤层厚度进行边坡坡体结构分类,并在剖析典型病害工点基础上,分析不同坡体结构边坡病害模式,针对不同模式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介绍达成铁路炮台山隧道的设计方法,论述非煤系地层中瓦斯隧道设计的特点及相应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6.
依托国内首例长距离大坡度煤矿斜井盾构隧道工点,分析盾构穿越煤系地层安全防治风险,提出瓦斯侵入途径及分布特征、盾构掘进施工可能发生的危害等防范重点与因素,并针对性提出盾构设备适应性配置、盾构掘进安全技术措施,可实现煤系地层盾构施工安全、快速掘进。  相似文献   

7.
尖山子煤系地层隧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尖山子隧道煤系地层分布有破碎带、岩溶带、出水带、煤层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介绍了针对这些不良地质采取的超前地质预报、堵水、排水、弱爆破、强支护、快衬砌、勤量测、强通风、现场严管理的有效施工措施,安全通过煤系地层,实践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穿越非煤系地层的隧道中的瓦斯的不可预见性很大,非煤系构造连通型瓦斯隧道是穿越非煤系地层的典型代表,现阶段对这类隧道还没有系统的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给施工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为了准确预报非煤系构造连通型瓦斯隧道中的瓦斯运移途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对现有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包括地质法和物探法在非煤系构造连通型瓦斯隧道中适用性的分析,构建非煤系构造连通型瓦斯隧道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体系,并通过在肖家梁铁路隧道施工中成功应用,说明提出的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非煤系地层中在建的大临铁路线红豆山隧道1号斜井,在施工中发生高压囊状气体突出,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本文在分析区域地层岩性、岩浆活动和地质构造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大临线区域内地热地质调查资料和隧道内有害气体的监测数据,阐述地热异常区地下工程中有害气体的特征、危害性及有害性气体危险源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定性分析有害气体的成因机制;建立地热异常区有害气体危险性评价体系,以便为隧道设计及安全预警提供依据,保证施工安全。研究结论:(1)研究表明有害气体来源于深部幔源岩浆,深、大断裂和水循环系统是各种气体逸出地表的主要运移通道;(2)地热异常区非煤系地层隧道中有害气体具有逸出位置、逸出压力不确定性和间歇性逸出等特点;(3)分析了非煤系地层隧道有害气体形成影响因素,建立了地热异常区有害气体危险性评价标准和体系,将有害气体危害区域划分为4个等级:低度危险区域、中度危险区域、高度危险区域、极高度危险区域;(4)本研究成果可以为类似非煤系地层隧道有害气体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坡麓相煤系地层斜坡软土具备普通软土的相关特征,且因斜坡地形导致的地表水与地下水积聚、软土组成成分以及下卧基岩面倾斜等不利因素汇聚,与常规沉积型软土相比,自稳性更差。高速铁路路基通过坡麓相煤系地层斜坡软土区域时,易发生边坡坍滑,形成滑坡。本文通过典型案例,研究分析坡麓相煤系地层斜坡软土滑坡成因及整治方案,探究如何减轻甚至避免相关病害。研究结论:(1)斜坡地表覆土封闭层破坏后,地表水迅速渗入炭质页岩全风化层为主并掺杂较多硬质碎、块石的斜坡地层,导致炭质页岩成分吸水饱和软化,强度迅速降低,形成山麓斜坡软土;(2)斜坡软土由炭质页岩软化形成的地质特性和倾斜基岩面是滑坡形成的内因;降雨对地下水形成补给是外因;边坡加载及坡脚卸荷等外因干扰是滑坡形成的直接诱因;(3)滑坡上下游均有环境敏感源时,对上下游敏感源和路基本体分段进行抗滑设计的设计方法更有效;(4)系统化的全过程变形监测必要且有效;(5)本文研究可为坡麓相煤系地层斜坡软土滑坡成因研究及整治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阳瓦斯隧道安全施工防护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渝怀铁路正阳瓦斯隧道通过煤层及煤系地层时所采取的安全防护技术 ,包括通风设备选型、电气设备与作业机械、瓦斯检测、超前探孔各项安全制度等  相似文献   

12.
结合工程实例 ,着重介绍滑坡、顺层开挖、膨胀土、软基、煤系地层等不良地质条件下 ,保持和控制工程地质体稳定的措施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3.
内昆线瓦斯隧道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将内昆线瓦斯隧道进行了分类。着重对瓦斯有突出危险的朱嘎隧道设计和施工要点进行了阐述,并就施工巾一些非煤系地层中隧道出现瓦斯进行了分析,总结出瓦斯隧道设计巾的经验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4.
渝怀铁路圆梁山隧道非煤系地层出现瓦斯、SO2 、H2 S、VOC等有害气体。结合这一地段的施工通风系统、瓦斯治理情况及其治理效果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5.
粤北山区高速公路煤系地层滑坡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京珠高速粤境北段k18 170~k18 225滑坡为例,研究了煤系地层滑坡机理,通过对滑动带土的矿物组成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分析,发现该类边坡滑坡的主要原因是煤系地层中的泥炭土含有一定比例的亲水矿物,在水的作用下力学性质发生大幅度降低.有限差分法分析结果表明:在边坡滑动带的泥炭层存在剪应力集中区,与滑动带的地质和物理力学滑坡分析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6.
天生桥隧道瓦斯检测技术铁道部第二十工程局(712000)田荣,严卫东,戴瑞臣,王仓洲南昆线天生桥隧道(DK655+745~DK658+195)全长2450m,是我局施工的一条高瓦斯兼煤与瓦斯突出的隧道。隧道中部穿过了二迭系龙潭组煤系地层,煤层富含瓦斯...  相似文献   

17.
@王建源@史建明¥电化局职教处¥铁五局电务处在南昆电气化铁路威舍至红果段北端,有一座家竹箐隧道。在4990m长的隧道内,潜伏着高瓦斯、强地应力、大涌水三位一体的三个“杀手”。家竹箐隧道要穿越煤系地层1156m,其中05~16m厚的煤层有26层,内含瓦斯最...  相似文献   

18.
依托成都轨道交通19号线新红高瓦斯隧道区间,结合红层地区类似工程案例,探索非煤系地层浅层天然气(瓦斯)的运移机制;对气体赋存形式进行分类,并通过分层检测试验,探究新红高瓦斯隧道区间的瓦斯空间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是否穿越或邻近浅层天然气气源断裂带,是非煤隧道是否会受瓦斯危害的关键;非煤系浅层天然气主要表现为孔隙型、裂隙型...  相似文献   

19.
金洞隧道瓦斯煤系地层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渝怀铁路金洞隧道进口瓦斯煤系地层施工技术,着重介绍隧道瓦斯工区设置及等级确定、煤层位置的确定、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及判别准则、防突技术与措施、石门揭煤施工要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工程效果及体会。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渝怀铁路增建二线新白沙沱隧道四次穿过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煤系地层,煤层层厚0.35~0.81 m不等,隧道设计和施工均需要确定瓦斯突出危险性及瓦斯工区类型。本文在调查、收集临近既有煤矿、铁路隧道煤层瓦斯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瓦斯压力梯度法计算并判定瓦斯突出危险性,采用绝对瓦斯涌出量公式计算并判定瓦斯工区类型,旨在为隧道结构设防、风险管理、施工组织等提供依据。研究结论:(1)新白沙沱隧道埋深位于瓦斯风化带以下,场区瓦斯压力梯度约为4.5×10-3~5.1×10-3 MPa/m;(2)隧道揭煤处开挖工作面瓦斯初始压力超过了0.74 MPa的临界值,为瓦斯突出危险工作面;(3)隧道穿煤系地层段绝对瓦斯涌出量约为2.0~2.2 m3/min,为高瓦斯工区;(4)本研究成果可作为瓦斯隧道设计和施工依据,研究方法可为临近矿井和既有铁路的瓦斯隧道工区及突出判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