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南延伸工程穿越黄浦江处与沪闵路—沪杭公路共用同一通道。结合公路工程的设计,并根据轨道交通的线、站位要求,对各方案的合理性、实施难度、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以及工程投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比选,最终推荐采用上下叠合的高架线方案。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航空集装载具在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航空集装载具共用概念,进一步研究其运作的商业模式,最后给出了支撑其商业模式的信息平台方案。从业务管理方案的有效落实为出发点,进行了业务价值链分析与业务流程设计,形成了共用商业模式。最终用统一建模语言UML对信息平台进行原型设计,形成了航空集装栽具共用的方案,力求通过物流信息化的手段以解决现有问题。本文对模式的探析对今后航空集装载具共用模式的进一步细化和信息平台相关功能的开发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地下空间开发中基坑群的施工面临着施工筹划和相互保护的技术难题,尤其是共用围护墙.“先浅后深”施工风险更大。通过轨交、隧道工程和房地产开发相结合的地下综合体的施工数值模拟和实施数据分析,总结出基坑群施工的关键技术和相互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台湾新建工程局(以下简称新工局)鉴于台湾区公路计划内之隧道工程常因局部设计需求的差异而有相近但不完全一致的隧道断面,导致施工时内衬砌钢模不能流通共用,或隧道内相关设施配置位置不同,造成施工困扰.为求后续隧道工程能朝向规格化、系统化的施工以加速工程建设,乃邀集各设计单位共同集思广益,期就隧道断面设计标准化之课题达成共识,并提出标准断面之研拟与方案建议,以做为后续公路隧道设计作业之依据.本文拟就影响隧道标准断面设计之主要考量因素提出说明,并检讨设计标准对后续计划的适用性,俾供相关隧道工程设计之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Solid Edge装配环境下管道设计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企业管道设计需求及Solid Edge软件的基础上,结合管道自身的特点,利用中心线进行管道的干涉判断与调整,提出了二次投影干涉检验算法。该算法基于发生干涉的物体共用相同的空间,其投影图形也必定相交的事实,将三维图形转变成二维图形进行干涉判断,大大地降低了计算难度。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东西通道工程与轨道交通14号线共用一个走廊,均布设在沿线条件十分复杂的浦东大道下。如何进行合理的一体化布置是做好本工程的关键。结合两工程特点,从交通功能、结构合理性、对环境及交通的影响、工程量、车站布置以及分期实施情况等方面对一体化布置方案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推荐意见。  相似文献   

7.
文章根据南京纬三路长江隧道的建设条件,对工程总体设计中的几个难点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研究与介绍,其中通过双管双层盾构隧道X型地下布线方案实现交叉道路的互通疏解,以及在双层盾构隧道内设置上下层共用排烟道的布置方式均为国内外首次采用.这两项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合理解决了本工程的总体设计难题,而且极大地提高了隧道逃生救援的及时性和便捷性,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目前的客运站一定程度上存在市场主体地位不明确,运行指挥权归属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公路客运业的发展。本文认为,公路客运站共用是必要性的,也是可行性的。“社会共用客运站”和“开放式自有客运站”是实现公路客运站共用的两种客运站,以公用实现共用的“社会公用客运站”是不合理的,严重影响了客运站甚至于整个公路客运业的发展,需归还其企业属性,并归属于“社会共用客运站”。  相似文献   

9.
有限单元法因其有坚实的数学理论基础和对复杂结构计算的有效处理使其成为工程设计和科研的有效工具,在对实际工程缺少同类工程类比和经验的情况下,用有限元对工程的施工和设计进行模拟已经成为解决此类工程的常用方法,作为南京地铁一号线最先建设的两个车站,张府园和玄武门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借鉴上海工程经验,通过有限元对这两个车站的设计和施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探讨了土的工程参数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实践证明,这不仅为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也为今后同类工程的数值计算提供了丰富的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10.
笔者通过对组织实施软土基沉管法水下隧道-浙江宁波甬江水底隧道工程建设全过程的体会和认识,分别将工程的前期工作、设计班子组建、勘察的广度、深度、试验项目、北引道工程、江中管段工程、土坞工程、竖井工程、南、北护岸工程和南引道工程原设计进行回顾和总结,某种意义上是对工程设计进行后评估,是很有必要和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广西南宁收费站扩建工程挡土墙设计为例,介绍在挡土墙设计中遇到地形条件复杂、设计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时,对三个挡土墙设计方案的比较分析过程,为扩建工程挡土墙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加筋土挡墙因其良好的结构性能和低廉造价,在多个行业中应用较广。文章通过对一个条带式加筋土挡墙实例的分析,简要说明加筋土挡墙的设计方法,分析了地震荷载对挡墙稳定性的影响,论述了加筋土挡墙较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3.
桩板式挡土墙在边坡防护中具有抗滑作用。文章通过对国道317线鹧鸪山隧道引道工程先后所采用的新旧两种支护方案的对比,分析桩板式挡土墙施工支护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优势,为相关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结合高速公路边坡防护设计实例,通过不同防护方案比选,介绍了加筋土柔性挡墙的技术要求、施工工艺、作用机理及技术优势,并阐述了加筋土柔性挡墙在公路路堑边坡滑塌处理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挡土墙是公路建设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构造物,与一般挡土墙相比,格宾网箱挡土墙属柔性结构,具有生态好、景观好、与环境协调、对基础要求低等优点,文章通过广西全州兴安高速公路的设计实例,介绍这种新型构造物。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少筋混凝土结构的工作特性、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重点对其在沉井基础、高填方盖板涵整体式基础、路基重力式挡土墙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依托广西沿海高速公路某特殊路段改扩建工程,从安全系数、沉降量、造价等方面对比分析了加筋挡土墙改扩建设计方案的优越性。结果表明,加筋挡土墙具有安全性高、沉降量小、造价低廉、施工方便、少占地等优势,能够较好地适用于特殊地质路段改扩建工程。  相似文献   

18.
朱黎 《西部交通科技》2012,(5):19-21,29
文章以云南省红河州个屯一级公路某桥梁预应力锚索桩板式挡墙施工为例,在计算分析挡墙稳定性的基础上,阐述了预应力锚索桩板式挡墙肋桩施工的工艺流程及要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挡墙肋桩施工验收及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19.
结合哈尔滨市地铁1号线龙江街站深基坑工程的特点,详细介绍了在冻土和既有人防隧道段中实施深基坑的设计思路和实践经验,并分析了冻胀力对围护桩的影响。对在冻土地区进行基坑围护设计和施工,以及对基坑内既有构筑物处理方面的设计实践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0.
Adopting Hardening-Soil finite element model based on soil unloading conditions, the influence of external wall insertion ratio on deformation of retaining structure and soil was studied taking the foundation pit of a metro transfer station of Suzhou metro line 1 as backgrou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lateral displace- ment of external wall decreases with an increase of insertion ratio within the range of 30-35 mm, and the lateral de- formation at the foot of wall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in a linear form; the lateral deformation at the top of internal wall obviously increases linearly, while the maximum of lateral wall deformation of wall body increases slowly and there is almost no change at the bottom of wall; the uplift at the internal pit bottom is more than 90 mm and it is slightly effected by the insertion ration of external wall while the uplift at the external pit bottom is more than 70 mm and it increases with an decrease of the distance away from the external wall; soil mass settlement at the back of the exter- nal pit is obvious and it decreases with an increases of insertion ratio of external wall within the range 14 m away from the external wall, and the settlement reaches the maximum when the insertion ratio of external wall is 0.25 while the tendency of settlement develops reversely when the distance from the external wall is beyond 14 m. To en- sure the safety and reduce environmental impact, it is significant to determine a reasonable insertion ratio of exter- nal wall regarding the pit-in-pit excavation. © 2018, Editorial Office of "Modern Tunnelling Technology". All right reser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