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富力桃园大桥箱梁合龙区域裂缝成因分析及加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州市富力桃园大桥合龙区域箱梁底板预应力张拉时,较多纵向裂缝出现在箱梁底部。通过现场勘察和计算分析,发现钢束实际产生的向下拉力远大于理论值。实际荷载作用下箱梁底板横向承载力不足及过大的拉力拉断钢束孔道侧壁,导致裂缝的产生。采用粘贴钢板法和反力梁法局部加强该区域,大桥维修加固后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2.
《公路》2017,(10)
通过对一座运营期内底板产生横向裂缝病害的连续箱梁的现场检测、有限元模拟分析,探讨了连续箱梁此类裂缝的病害成因;在此基础上,对箱梁底板张拉体外预应力钢束和张拉纵向预应力碳纤维板两种加固方案的加固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超重荷载的作用是导致连续箱梁底板产生横向裂缝的主要原因;箱梁底板张拉体外预应力钢束和张拉纵向预应力碳纤维板的主动加固方案,都可以将底板受力恢复为全预应力构件。  相似文献   

3.
分析某大跨宽箱PC连续刚构桥主跨底板纵向预应力钢束对主跨跨中附近区段箱梁底板的作用效应,提出增设底板横向无粘结预应力钢束,以防止该区段箱梁底板出现纵向开裂甚至崩裂,该裂缝预防措施可供同类桥梁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中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某6孔大悬臂预应力连续箱梁桥模型,以分析该桥腹板、顶底板及翼板出现裂缝的原因。通过对不同工况下受力情况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腹板出现裂缝主要原因为竖向预应力的损失较大,从而产生了较大的剪切拉应力;底板及翼板出现裂缝主要原因为在钢束及横向预应力作用下,箱梁底板中部和翼缘板下缘出现较大主拉应力。因此,可在裂缝产生区域采用"主动加固+被动加固"的措施,主动加固采用增设体外预应力束,被动加固采用在腹板处粘贴钢板及碳纤维布的加固法,顶底板采用碳纤维布加固法,翼板处采用裂缝修补胶封闭法。  相似文献   

5.
某连续刚构桥在悬臂施工时,出现沿腹板下弯束的斜裂缝,通过有限元程序进行空间计算,结果表明:斜裂缝主要是由于预应力筋的锚固区局部应力较大造成的;纵向腹板束锚固位置宜设置在距离箱梁下缘H/3或H/2高度处。后续实践证明:通过采取在钢束锚固区一定范围增设闭合式箍筋、钢筋网的措施可有效抑制开裂。  相似文献   

6.
连续刚构桥设计关键技术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连续刚构桥箱梁混凝土开裂、跨中下挠、底板崩裂等病害,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一些防止病害发生的对策措施,主要有:腹板斜裂缝可以通过增加梁高、设置腹板下弯钢束及加强竖向预应力有效性来改善;跨中下挠可通过增加顶板负弯矩钢束、采用塑料波纹管和真空辅助压浆工艺、控制钢束张拉龄期及设置后期备用钢束来改善;底板崩裂可通过合理控制结构的预应力度、选择合适的墩身刚度、优化钢束配置、优化梁高变化规律、合理选择底板厚度与波纹管间距及设置防崩钢筋等来改善.  相似文献   

7.
马筱欢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12):174-177,16,17
曲线箱形梁桥是空间复杂受力结构体系,预应力钢束产生的径向分布力是预应力混凝土曲线箱梁产生扭矩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用组合有限元法和简化方法分析曲线箱梁中预应力所产生的效应,得出预应力作用产生的内力和变形的变化趋势,为进一步完善曲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某高速铁路32 m简支箱梁设计方案,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梁端局部应力的影响因素,并确定了调整方案。研究表明,梁端局部应力受钢束影响较大,而对支座横向间距、竖向荷载、结构尺寸等因素不敏感。通过减小钢束规格、竖弯角等均可减小主拉应力。钢束布置同样对梁端局部应力有影响,通过增加或减少相应位置的钢束规格可以有效降低主拉应力。最后对推荐方案梁端进行了配筋检算,钢筋应力及裂缝宽度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
施加了预应力的波形钢腹板PC组合梁在桥梁顶推施工过程中,预应力钢束的实际应力在不断发生变化,为了详细了解预应力在箱梁顶推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以国内第一座采用整体式顶推施工的大跨度波形钢腹板PC组合梁为例,采用板壳实体模型详细模拟了波形腹板组合箱梁的结构和具体的体内、体外预应力,计算了顶推施工过程中每根预应力钢束的具体应力变化情况及对混凝土顶底板应力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0.
高晶 《交通科技》2010,(Z2):1-4
以苏州市北环东延二期工程为背景,通过对两联箱梁(宽箱梁和窄箱梁各一联)不同配束情况的应力分析,比较了预应力通长钢束与短钢束对箱梁应力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该文论述了采用空间有限元法分析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的剪力滞效应。在分析中考虑了集中力和均布力两种最典型的荷载工况。分析得到的结果与等代腹板的混凝土箱梁剪力滞效应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表明两者剪力滞变化规律相同,只是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的剪力滞系数略大。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得出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三跨钢-混混合连续梁桥结合段传力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318国道长桥大桥主桥为三跨钢—混混合连续梁航道桥,该桥钢—混结合段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侧预埋钢接头与钢箱梁焊接.为研究该桥钢—混结合段传力性能,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FEA建立钢—混结合段有限元模型,对结合面钢箱梁侧腹板、结合部分混凝土及预埋钢板顶底面、钢接头部位进行应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桥钢—混结合面钢箱梁侧腹板处于较好的工作状态;钢—混结合部分传力性能良好;钢—混结合部分传力机理为当弯矩荷载传递到钢垫板时,荷载主要由预埋钢接头的上、下缘承担,然后荷载通过钢板传递到混凝土,钢接头中的PBL开孔板及钢横隔板传力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以一联钢箱梁桥为工程实例,介绍了城市钢箱梁常见桥面结构设计方案。利用Midas有限元分析程序,建立三维空间模型,通过对各方案进行详细的力学分析,对比分析了各自受力性能、技术经济等方面的特点。分析结果能够为城市钢箱梁桥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某桥连续箱梁钢束无法张拉至设计力的质量事故,通过多种手段调查了其原因。调查分析表明其原因是钢绞线连接器挤压套内漏放挤压簧导致钢绞线滑丝。钢绞线放张后凿开连接器附近的混凝土,更换未放挤压簧的连接器和已张拉过的钢绞线,然后采用钢纤维补偿收缩混凝土进行修复。处理效果较理想,证实了该质量事故的原因分析、处理方案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5.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施工中的裂缝成因分析与修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施工过程中箱梁悬臂端底板出现纵向裂缝的现象,在预应力张拉过程中采用光纤传感技术对悬臂端底板受力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将监测结果与拆模后的观测情形对比,证明此种监测方法能有效反映混凝土箱梁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响应.通过理论分析找出了底板裂缝成因,并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整个施工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不考虑混凝土箱梁与外模板之间摩擦作用时箱梁结构的应力、位移值,与实际观测结果比较吻合.最后,采用BICS工法对梁体裂缝进行了修补.  相似文献   

16.
预应力混凝土低高箱梁桥在桥梁工程中被推广使用,但其承载能力研究相对滞后.本文讨论了预应力混凝土低高箱梁承载能力计算方法,将箱梁沿截面竖向划分条带,根据箱梁截面内外力平衡,引入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筋的本构关系,可以对低高箱梁进行承载能力全过程的非线性分析.对30m预应力混凝土低高箱梁进行了全过程非线性分析,并将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二者基本吻合,说明计算方法正确,计算所得结果可对这种梁的承载能力有更深入了解,为以后该种梁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全比例波形钢腹板PC箱梁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国内第一座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公路桥-泼河大桥的箱梁构造尺寸,设计了30 m足尺试验梁,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测试了箱梁挠度,波形钢腹板、混凝土顶板及底板的应变。研究结果表明,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的混凝土顶板和底板主要承担弯矩,波形钢腹板则主要承担剪力。试验结果为实桥的设计和建造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根据无背索斜拉桥中大悬臂钢-混凝土组合脊骨主梁的结构和受力特点,采用空间有限元法分析了混凝土桥面板徐变对组合脊骨梁内力分配的影响、钢箱梁扭转效应、组合悬臂挑梁受力及荷载横向分布、桥面板剪力滞效应等几个关键性受力问题,并利用外国规范验算了钢箱梁承压板的局部稳定性。由分析可知,混凝土徐变导致脊骨梁中钢箱梁应力增加,混凝土板应力下降;钢箱梁的扭转翘曲正应力可达到弯曲正应力的10%;大悬臂组合行车道板的横向分布计算取3片梁模型即可,且施工中采取预弯措施可防止组合挑梁的混凝土板受拉开裂;《本四桥规》中承压板容许应力计算公式约具有2.0的安全度;混凝土行车道板的剪力滞效应明显,塔梁固结处的行车道板还出现了负剪力滞现象。上述结论可为同类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某桥为四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主梁拆模后发现梁底出现大量裂缝。为查明裂缝出现的原因以及对桥梁的影响,对主梁进行了检测评估,并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了结构检算。检测结果表明:主要病害为箱室空腔下方底板存在横向及其他走向的裂缝,综合桥梁检测和检算结果分析可知,箱梁底板裂缝并非是由预应力损失而导致的梁体开裂,可能为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养护措施不当、支架变形等因素引起的裂缝,对箱梁的结构使用性能影响不大,但会影响其的耐久性。对裂缝维修处治后,动静载试验结果表明,本桥受力状态良好,校验系数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试验过程中未发现因加载而引起的新裂缝以及旧裂缝扩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