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八届全国内河船舶及航运技术学术交流会”于 2 0 0 2年 1 0月 1 6日~ 2 0日在武汉召开 ,会议由广东、上海、江苏、安徽、深圳、江西、福建、黑龙江、浙江、武汉等造船工程学会联合主办 ,由武汉造船工程学会承办并委托《船海工程》杂志社具体安排。会议共收到论文 5 0余篇 ,由《船海工程》杂志社编辑出版了《第八届全国内河船舶及航运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载文 5 0篇 ,内容涉及船体、船机、船电、航运开发、企业管理等专业学科中的新观念、新技术、新成果等 ,同时还涉及了一些在应用开发中成功经验的总结 ,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会议…  相似文献   

2.
学会动态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四届三次常务理事会议,于1989年12月9~10日在北京举行。出席本次会议的常务理事共17人。会议通过了1990年学会活动计划的安排意见以及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专业学术委员会和专业学组工作条例”、“国内学术活动组织管理办法”、“对外学术交流和国际联络工作管理办法”等三个组织管理文件,从1990年起执行。在常务理事会议上还决定了我会会员证为塑封卡片式、中英文对照并由学会秘书处统一制作塑封颁发,收取工本费。船舶轮机学术委员会召开第二届第三次会议及第三届第一次会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水中兵器学术委员会第四次年会于1988年10月7日至11日在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扬州学术活动中心召开。有48个单位122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扬汉同志主持。会议主要内容是:审议第二届学委会工作报告;进行水中兵器综合性学术交流;协商议定水中兵器学委会和各学组成员的换届有关事项。会上表彰了第二届学委会工作期间的学会工作先进工作者和学会活动积极分子,还进行了“英汉汉英水中兵器词汇”的审定工作。  相似文献   

4.
第二届全国短波、超短波通信学术会议于1991年11月12日至17日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会议由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学会、电波传播学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技术学委会、湖北省通信学会和省电子学会联合发起,由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负责承办,有55个单位共105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学会动态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召开第三届第四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1985年12月12~14日在扬州学术活动中心召开了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第三届第四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理事长张有萱、副理事长邓永清主持会议。常务理事,各专业学术委员会以及学报、会刊的负责人等共35人出席了会议。会议首先听取了学会秘书长梁民桓、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昆、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邵丙钧、编辑出版委员会副主任方文均等同志的工作汇报。常务理事、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王荣生同志在会上介绍了造船工业的成就、发展前景和今后的任务。交通部章炎阳同志介绍了长江航运发展概况以及对內河船舶的要求等问题。会上研究了学会1986年工作方针及工作计划,并总结了开展国內学术活动、科普、编辑出版、技术咨询、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7月9日~11日,第十二届全内河船舶与航运学术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由中造船工程学会与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武汉、江西、福建、重庆、广东、广西、云南、深圳等十五个省(区)、市造船工程学会共同主办。中造船工程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宪东主持此次会议,来自造船界、水运界、相关高校的5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会。会议旨在探讨内河船舶与航运的技术和政策,推动绿色环保和船型标准化工作,促进内河绿色造船与安全航运的发展,努力打造"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7.
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第二次年会于1982年12月8日至13日在四川重庆市举行。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委员、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所属各学组成员、部分省市造船学会及兄弟学术委员会的代表、有关舰船设计部门的代表及近期回国的船舶力学访问学者等共153人出席了会议。重庆市科协主席及重庆市造船学会秘书长到会表示祝贺。以党的十二大精神和赵总理今年十月二十四日在全国科学奖励大会上的讲话为指针,总结学术委员会成立以来的工作;讨论学会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面向经济建设,更好地为发展国民经济服务;回顾船舶力学国内外研究动向,提出关于船舶力学今后发展研究方向的建议;制  相似文献   

8.
2005年度全国内河船舶设计学术会议于2005年10月13日至16日在四川成都召开。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设计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许学彦,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炳炎,船舶设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粱启康、徐伟、黑龙江航务管理局、黑龙江海事局、黑龙江航道局、长江航运集团货运总公司,长江航道局、长江海事局、CCS武汉规范所,中船总708所,长江船舶设计院,浙江现代船舶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四川省交通厅航务管理局、贵州航务管理局、云南省航务管理局、广西航务管理局、江西航务管理局、武昌造船厂、武汉南华高速船舶工程有限公司、重庆东风船舶工业公司、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计49位代表出席并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与中国舰船研究院联合举办、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数据处理及计算机学组承办的“海军C~3I研讨会”,于1992年11月17~20日在扬州举行。出席这次研讨会的有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舰船研究院院长陆建勋同志,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主任刘欣同志,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海装电子部副部长谢荣铭同志,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数据处理及计算机学组组长、武汉  相似文献   

10.
会议     
《机电设备》2006,23(6):34-34
IAGS综合政策委员会第61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全国内河船舶与航运学术会召开;全国机电维修技术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轮机学术会议在沪召开。  相似文献   

11.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船舶耐波性学组第二届学术讨论会暨船舶标准化委员会耐波性分组工作会议于1981年6月8日至14日在扬州市江扬船舶修造厂召开。全国有关的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共23个单位,71名正式代表及12名列席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收到有关船舶耐波性论文31篇,有关船舶标准化试验规程讨论稿三篇。  相似文献   

12.
《船舶工程》2009,31(2)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2009年工作会议于4月10日-12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总会领导以及专业学术委员会、期刊编辑部和学术活动中心的主任委员、秘书长,省(区)市造船工程学会的秘书长、专职秘书,有关媒体和出版单位的代表等共计55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学会动态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三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扬州召开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于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十一日至十四日在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扬州学术活动中心召开了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出席的理事计67人。十一月十一日上午张有萱理事长在开幕式上作了题为:《积极推行学会改革,努力增加学会活动,在“四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学会的作用》的报告。他在报告中说:这次会议的任务是根据党中央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指导方针的决议》的精神,研究如何进一步改革学会工作,增强学会活力,在祖国四个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学会的作用。还要传达前不久召开的中国科协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内容。同时,为加强学会自身的建设,在学会领导机构中,逐步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合理梯次,根据三届四次  相似文献   

14.
学会动态     
黑龙江省造船工程学会举行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黑龙江省造船工程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于1988年7月8日在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举行.这次会议是黑龙江省造船界的一次盛会,来自全省从事造船专业的科技人员代表74人参加了这次会议,黑龙江县科协副主席夏奎耀出席了这次会议,并讲了话。黑龙江省航海学会、内燃机学会、玻璃仪器学会等派代表到会祝贺。会议还收到了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辽宁省造船工程学会、武汉造船工程学会和黑龙江航海学会发来的贺信、贺电。黑龙江省造船工程学会是该省成立较早,技术力量较强的一个学会,目前有会员1千多人。近年来,该学会在学术交流、组织建设、科学普及、横向联系等方面都取得一定成绩,受到有关  相似文献   

15.
《船艇》1986,(11)
内河船舶设计学组,上海经济区学术交流分组于1986年9月3日至6日在江西省湖口县江新造船厂召开了学术交流会。来自四省一市的造船界专家、教授及代表共53人出席了大会。会议由分组副组长,浙江省船舶工  相似文献   

16.
经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和船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批准,船舶力学测试技术学组与船标技委船模试验及军船理论专业组仪表分组于1982年6月2日至5日在华中工学院联合召开了第二次学术讨论及仪表审议会。来自全国38个单位共85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武汉市造船学会付理事长晏成栋教授和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方文均教授参加了会议,并对我国船舶力学测试仪表的研制和  相似文献   

17.
学会动态     
管理科学学术委员会召开“人才学组”成立大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管理科学学术委员会于一九八四年十月廿九日至十一月一日在江苏镇江召开了“人才学组”成立大会。出席会议的有管理学委会主任委员张心宜同志,镇江船舶学院党政领导,以及武汉、江苏、四川、山东、黑龙江、辽宁、天津、广东等地区学会、公司、院校和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设计学术委员会和全国船舶舾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合举行的船舶舱室内装设计暨救生设备专题学术交流会议于1991年12月4日至7日在浙江富阳召开。出席会议的有船舶设计学术委员会部份委员、船舶舾装设计学组成员、论文作者以及船舶科研设计、  相似文献   

19.
《中国造船》2005,46(B11):I0003-I0008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是全国船舶及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工作者组成的学术性群众团体,是依法登记的法人社团组织,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它成立于1943年,是中国成立最早的学术团体之一。学会的学术活动主要由专业学术委员会组织实施。专业学术委员会每届任期4年,主任委员连续任职不超过两届。近海工程学术委员会(以下简称近海学委会)是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所属专业学术委员会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海洋工程学会和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设计专业委员会于1980年10月6日至12日在天津市联合召开了第一届全国海洋开发工程船舶学术交流会。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学、科研、建造,使用等部门的40个单位83位科技工作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