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项川 《路基工程》2014,(3):203-205
针对宜万线五爪观隧道上行线K1161+406段整体道床伸缩缝两端道床板出现宽约0.3 mm裂缝,整体道床伸缩缝处出现翻浆冒泥、两轨间伸缩缝已被淘空等病害。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结合宜万线行车特点,采用特殊施工组织方式,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进行治理。施工后,通过检测证实,治理效果明显,道床已经稳定。  相似文献   

2.
李奎  刘凯 《隧道建设》2018,38(11):1910-1918
为解决GZ隧道洞口段道床隆起引起列车限速运行的问题,采用人工测量及补勘等手段,探索道床隆起病害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 采用人工及自动测量方法监测道床隆起整治前后的道床变形,以分析评价道床隆起的整治效果。结果表明: 1)洞口段位处浅埋、偏压和基底承载力不均的组合工况中是道床隆起的主要外因,隧道开挖引起的地层偏压调整不充分,偏压力对隧底结构的挤压造成道床横断面出现不同程度的隆起; 2)针对明洞段地基不均和隧道洞口浅埋且地形偏压等主要因素,提出道床隆起整治采用明洞耳墙底注浆、洞外锚固桩、道床锚杆等加固措施; 3)自动监测成果表明,整治前K1966+310.0~+322.5段测点L6~L8、L10、L11的上拱速率为1.38~3.70 mm/月,整治后2018年2月15日-9月7日测点L6~L8、L10的上拱速率为0.53~0.69 mm/月,上拱速率减小了56.6%~85.1%,2018年5月13日-9月7日测点L11未继续上拱; 4)人工监测成果表明,2018年3月22日-9月7日,除了K1966+320.0测点B2和K1966+325.0测点B2明显隆起外,K1966+300~+340段各测点上拱缓慢,且部分测点有小量值沉降; 5)据目前监测成果,初步分析认为本段道床隆起整治目标未完全实现,道床变形监测仍在继续,应继续进行整治效果监测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程云  孙东  李文娟 《路基工程》2015,(2):213-217
对习新公路K61+207~+293段重力式路肩挡土墙通车后的病害成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经过治理方案比选,确定了较为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即采用预应力锚索等加固措施,成功地完成了挡土墙的病害治理,确保了道路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4.
雪峰 《路基工程》2015,(4):252-255
南昆铁路K595+760~+812段路基坍滑,路肩向外挤出,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在分析坍滑原因的基础上,阐述了现场整治措施:首先采用临时措施控制坍滑继续发展,然后采取设置支挡结构、截断上游渗水的处理措施根治路堤坍滑。整治工程取得良好效果,保证了南昆铁路的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5.
河南驻信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勤 《公路》2002,(8):124-125
1 基本概况驻马店至信阳 (省界 )高速公路是北京至珠海国道主干线在河南省境内南端的一段 ,是国家规划的南北向公路运输大通道之一。路线全长1 3 3 .986km,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 ,实行全部控制出入和收费管理。其中北段从驻马店至信阳(K0 +0 0 0~ K95 +73 0 ) ,利用部分世行贷款修建 ,计算行车速度为 1 2 0 km/ h,路基宽度 2 8m;南段从信阳至九里关 (K95 +73 0~ K1 3 3 +92 4.75 ) ,计算行车速度为 1 0 0 km/ h,路基宽度 2 6m。1 .1 地形及地貌起点至北灌渠 ,属大别山和黄淮河平原的过渡地区 ;地形起伏 ,岗洼相间 ,大部分岗地为旱…  相似文献   

6.
陈晓龙  霍道来 《公路》1992,(12):33-35
一、概况屯黄公路是屯溪机场至黄山汤口的一条新建二级旅游公路。屯黄公路加筋土挡墙位于屯黄公路K38+320~K38+380处,为双侧路肩式挡墙。挡墙全长60m,路基宽14m,挡墙两侧总长120m;最大墙高7.4 m,墙面总面积680m~2。该工程于1991年12月20日开工,1992年1月25日竣工。在此期间,我们进行了应力、应变及动静载试验。试验表明该加筋土挡墙是成功的。这是我省公路上首次采用加筋土挡墙,它的建设成功,对在我省公路建设中推广加筋土技术取得了实践经验,现将我们的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京珠高速广珠北K22+900~K23+120段基底分布厚度13~20m的软土,具有典型珠江三角洲地区淤泥特性。施工时采用袋装砂井进行等载预压,路堤为吹填砂和包边土组成,高度4.6~6.0m。通车后路基出现下沉、开裂病害,通过工后监测数据,该路段土体水平位移较大,路基稳定性存在隐患。通过路基稳定性处治、路面裂缝注浆处治和路面裂缝处治后,路基已稳定,裂缝已基本灌满,路面行车畅顺。  相似文献   

8.
塔乌路K118+761.5大桥位于塔乌路K118+761.5处,桥高45 m左右。桥位处河谷狭窄,水流湍急。原桥为4片工字钢复合梁,其中两片梁端部被人为损坏,端部一定范围内有明显的失稳,变形较大,行车非常危险。文章介绍了此桥的加固维修方案设计及施工过程,并就此类钢结构桥梁的加固和维修中一些技术难点进行了分析,并合理解决。  相似文献   

9.
结合山东省马站-莱芜段高速公路K217+470~K217+996段软土地基的处治措施进行了探讨.此段软土地基具有6m厚的硬壳层,且属于河滩相二元相结构软土,其处理在国内外较为少见.处理成果对高速公路的勘察设计及软土路基处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郑州~石家庄线K17+450~K18+350是由我省交通厅科研所与郑州市公路段于1981年协同铺筑的乳化沥青试验路。1981年10月30日开放交通后,行车初期,就发现一些路段石料跳出和局部松散。主要在细粒式沥青混凝土(K17+750~K17+950)及分层路拌沥青碎石(K18+050~K18+150)段。用乳化沥青予  相似文献   

11.
云阳至万州高速公路K178+560~K178+640段左侧原设计为路肩挡土墙,基坑开挖后地质情况与原设计出入较大,需变更处治。对半边桥、桩基托梁挡墙和锚索抗滑桩板墙进行了方案比选,最终选择了造价较低,安全性较高的锚索桩板墙方案。在此基础上对锚索桩板墙在斜坡路堤防护中应用的适用条件、设计计算原理、施工工序和施工注意事项等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2.
依托驾驶模拟舱,在不控制驾驶员行驶速度的基础上,考察了左侧路肩的安全影响。通过搭建不同左侧路肩宽度的模拟驾驶场景,实时记录了反映驾驶员注视行为、生心理状态与机动车行驶状态的数据,利用统计分析工具(方差分析和对比分析)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左侧路肩对驾驶员的注视行为与车辆的侧位移有影响,尤其是当路肩宽度为0.75 m和1.5 m时,左侧路肩对驾驶员有较大的积极影响;左侧路肩不会增加驾驶员的心理负荷。基于此,选取0.75 m为左侧路肩宽度的最小值,并以1.5 m为左侧路肩宽度的推荐值。  相似文献   

13.
乡村土路,路面状况差,路窄且坑洼不平晴天,特别是久早天气干燥时,路面上尘土飞扬,细尘土被带走后,路面上便出现乱石和坑洼雨天,特别是久晴遇上连阴雨时,土壤浸泡成饱和状态,路面上积水、泥泞,沟壑随处可见,甚至造成路肩塌陷。因此,驾驶员在乡村土路上行车时必须了解各种气候和条件下的路面特点,掌握安全行车要领,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国内常见的加宽方式,对差异沉降防治施工提出建议,并在某公路通车后两年内对k 37+000~k 37+200路段每隔100 m进行沉降观测。结果表明:旧路路基中心沉降量最小,其次是新路基土路肩,新路坡脚处的沉降量相对较大,且都满足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故建议对路基加宽施工时,可在新旧路基结合处挖取尺寸为宽2 m、高0.8 m的台阶,装铺合理层数、间距、长度的土工格室并对对压实度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5.
耒宜高速公路第八合同段起点K269+900,其中K260+400~K262+600段内高液限粘土厚度在5~30m不等.为降低工程成本,充分利用该段切方土作填方料,作了大量的实验分析以寻求科学合理、经济的处理方法,本文根据实验资料结合实际施工,介绍了这些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6.
结合工程实例,查明桥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建立稳定性计算模型,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计算各种工况下岸坡的稳定性;基于快速拉格朗日有限差分法(FLAC3D),建立数值模拟模型,模拟各种工况下岸坡的位移;最后综合研究岸坡稳定性.结果表明,若主塔设在K159+268、K159+278、K159+288、K159+298 m位置,其岸坡稳定性均符合抵母河岸坡安全控制标准;K159+268、K159+298 rn位置岸坡变形在65 mm以内.K159+268 m临近溶蚀裂隙,主塔位置由K159+268m前移至K159+2688 m基本合适.  相似文献   

17.
郑国平  李伟平  张迪  汤渊 《公路》2011,(8):271-276
钱江隧道江北工作井起讫里程桩号(以左线计)为LK11+ 978~LK12 +005,是盾构机的调头井,在施工阶段需满足接收、调头、始发3个功能,在运营阶段,需考虑行车、通风、设备、消防、疏散救援等功能.基坑平面尺寸设计成49.4m×29.4m,深27.3m,属于软土地区超深基坑.围护结构采用54 m深、1.2m厚地下连...  相似文献   

18.
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南段K305+092~+230段为高填方路段,地表下6.7~11.7m分布着层厚3~5m的软土层,采用CFG桩技术处理。通过试桩对不同沉管速率、拔管速率进行试验,确定合适的施工参数。  相似文献   

19.
结合蒙内铁路DMK7+660~+920软土地段高路堤地基实际工况,建立软土高路堤稳定与沉降计算模型并验算,同时比较“碎石桩加固”和“基底换填+强夯+反压护道”两种方案。结果表明:天然状态下的松软土地段高路堤在沉降和稳定性方面不能满足要求;路基沉降最大位置位于路基中心,其次为左右路肩及左右边桩,且左右路肩沉降趋势相同,左右边桩沉降趋势相同;从沉降监测数据和运营状态来看,采用“基底换填+强夯+反压护道”方法,保证了蒙巴萨西站高路堤的稳定。  相似文献   

20.
1工程概况 湘黔复线K527十430~+650段路堑与既有线并行,线间距为5 m(车站内),爆破石方2.9万m3,开挖高度7~28 m,开挖厚度2.0~8.5 m. 本段路堑地貌为低山丘,纵向坡度起伏较大,横向坡度1:0.4~1:1,爆破后坡度1:0.75.岩体为冰碛砾岩,可爆性强,节理发育、基岩裸露、有大量孤石.本段地表有既有运营轨道、接触网、其它运营设备及村民房屋,紧靠爆破区,是本次爆破的直接保护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