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船舶通常设置锚台(锚唇)或者锚穴,以便锚与锚穴或锚台(锚唇)很好地贴合,但如能利用船舶首部的结构外飘型线,通过不设置锚台(锚唇)或锚穴,而让锚冠及锚爪直接与外板接触,便能有效降低船舶的建造成本并缩短建造周期。然而这样对于船舶首部的型线设计、锚端链节设计、锚型式的选择、锚冠及锚爪接触处外板强度等要求都不同于传统。文章以国外示例,结合实船效果展示,对无锚台(锚唇)或锚穴的船舶锚系设计方法进行研究,通过逆向工程分析并充分利用三维仿真设计软件,在满足入级船级社规范要求的前提下,探索出无锚台(锚唇)或锚穴的船舶锚系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运输船舶锚链筒和锚台的设计和放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锚设备的设计与营运船舶停泊安全性密切相关。介绍了锚设备布置设计的一般要求和主要参数,如锚链简的位置与角度的确定、锚穴和锚台设计,列出了数艘船舶锚链筒角度的数据表;讨论了锚设备布置设计过程,并简述了锚台的放样步骤。对其他船舶锚系布置设计和放样具有指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4.
常规情况下,折角线型船舶仅在小船或快艇上使用,对一般运输船要设计成折角线型至今没有好的方法。作者认为如果能把船体的水下折角线在纵向设计成与水的流动方向一致,有望船体阻力不致增加而使船体建造工艺大为简化。为了做对比试验,作者选择了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设计现已投入运行的5000吨近洋干货船,在保持其各站横剖面面积不变的横剖面形心位置不变的前提下,用流线追踪计算的方法,将其改为折角线型,并使纵向折角线与流 相似文献
5.
6.
7.
船舶折角型节点的疲劳裂纹扩展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船舶折角型节点为研究对象,运用有限元软件WALCS和PATRAN分别预报某船的水动力响应和结构热点应力响应.为避免计算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时需要在PATRAN有限元模型中疲劳热点区域采用体单元建模,文中提出了一种计算波浪载荷下船海结构物三维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而无需在PATRAN中建立体模型的方法,并通过与广泛认可的经验公式对比验证其精度.将此方法应用于该船船舯底边舱折角处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计算,计算并总结出波浪载荷下该类节点处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无量纲计算经验公式.应用一种基于谱分析构建结构疲劳载荷谱的方法,结合单一曲线模型对该节点进行裂纹扩展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船船舯底边舱折角疲劳寿命不满足设计要求,建议对节点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8.
起锚机中的关键零件是锚链轮。在工厂台架试验中,链径小于φ34的小型锚机,锚链与链轮啮合常出现起锚时歪链和斜链、抛锚时跳链等现象。本文通过分析和实践.提出改进措施,经过台架试验和实船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船舶锚系结构的改进设计需要考虑原船锚泊设计方案,在尽可能少的改动下,满足入级船级社和国际公认标准的要求,但根据现有船舶入级规范改进设计锚系结构时,规范对计算方法并没有要求,另外锚系结构线型复杂,需要锚与其很好地贴合。文章有针对性地对锚系结构的改进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充分利用三维仿真设计软件和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在满足入级船级社规范要求前提下,努力探索出锚系结构的改进设计方法,同时结合实船效果展示,为今后进行类似设计提供了参考,对使用类似方法进行船舶建造的锚系结构的方案设计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介绍1080kW港作拖船暗式锚穴的参数选择及放样工艺。这种方法可以取消传统的木模拉锚试验,节约了材料和时间。 相似文献
14.
邬为国 《沪东中华技术情报》2001,(3):21-21,13
为新加坡太平洋油轮公司建造的两艘71000t原油轮已分别于2000年4月及2000年7月正式交付船东,通过该轮的设计和建造,我们学到了很多有关油轮设计的知识,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一些在船体结构局部强度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主要针对第一台国产QLG1500.40型滚筒式取料机使用中出现的减速机轴、滚道连接螺硷断裂等故障,对其原设计进行分析及设计改进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变锚唇曲面的传统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根据预期的拉锚时锚杆和锚爪与锚唇接触的运动轨迹,通过共轭包络原理推导出它们与锚唇接触处的曲面方程,利用MATLAB生成该曲面并获取其型值点,然后基于型值点完成整个锚唇曲面的设计。最后以30万吨超大型油轮的锚唇为例,利用该方法进行设计并验证其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982小型玻璃钢快艇供电系统直接为IC-725A型短波电台通信系统提供电源中,由发动机的轴带发电机碳刷产生的火花干扰对通信效果的影响,经对供电系统的调研、分析、改进设计、试制、试验及实际应用,短波电台通信系统使用改进设计后的供电系统,消除了干扰,提高了通信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DTⅡ型带式输送机设计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TⅡ型带式输送机是DT75型和DX型的更新换代产品,于1994年开始投入使用。本文结合在设计中应用《DTⅡ型固定带式输送机设计选用手册》时遇到的问题,提出完善DTⅡ型带式输送机系列的途径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