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0年11月13日夜,在305国道徐淮公路(江苏徐州至淮阴)泗阳县仓集镇王元村路段附近,一辆车号为苏EB4520白色"面的"车翻入路边河塘中,车内8名男性(有4人在车外)全部死亡.14日早晨7点,过路行人发现此况报告了警方,警方赶.往现场勘查.  相似文献   

2.
首先针对含一个弹性面的刚性长方体简单耦合系统,运用有限元法分别计算决定其腔内声压响应的4个关键参数和声压响应幅度的判定参数,并与解析式直接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有限元法计算精度较高,与解析法计算结果吻合很好。然后分别利用判定参数和频率响应分析两种方法,计算某型轿车车内声压响应,发现两种计算结果趋势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从简单耦合系统确定的声压响应幅度判定参数也适用于车内声压响应的分析,精度满足要求,可用于快速预测和控制车内噪声,为设计阶段的轿车车内低频噪声优化设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十三、车内照明装置 F30平台车内照明装置电路图见图29,该平台使用车灯套装可选配置(SA563),车内照明大多由LED实现,行李箱照明由REM(后部电子模块)控制.FEM(前部电子模块)负责启动所有车内照明装置.前车顶区域车内照明装置的部件集成在车灯功能中心和遮阳板中,脚部空间照明装置安装在仪表板底部,由车顶功能中心为后排车内照明装置供电.  相似文献   

4.
以某车型的噪声-振动-平顺性(NVH)设计开发为背景,针对其怠速关空调时车内噪声大的问题,根据噪声源隔离试验对进排气、发动机噪声进行分析,确认其主要噪声源为发动机。与对标车进行发动机噪声台架对比试验,得出传递路径中的前围隔噪量不足及存在漏噪现象为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控制噪声传递路径的方法对前围的密封性和隔噪两方面的设计进行改进,最终改善了车内噪声性能。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社会中,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交通工具,人们在汽车内渡过的时间越来越多.因此,对车内污染和空气品质的关注日益增加.影响车内空气品质的因素很多,并且有些因素在不断变化,车内空气品质的评价无法用精确数学概念来简单界定.文中根据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结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选取评价因子,分配权重,建立了车内空气品质模糊评价隶属度模型,对车内污染物监测值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并得出相应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6.
乘用车车内结构噪声治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车内噪声产生机理,阐述了车内结构噪声治理的试验与理论计算方法,建立了乘用车车内结构噪声治理的流程,主要包括车辆噪声振动测试、车内噪声产生原因分析、白车身有限元模态分析、白车身模态试验、车室声学分析、车身结构优化等.按照该流程进行了实际车辆车内结构噪声的治理,显著降低了车内结构噪声,提高了该车辆的NVH特性.  相似文献   

7.
新闻     
<正>Tü菜茵发布乘用车《车内空气质量自皮书》近年来,随着国内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乘用车普及率提高,车内空气质量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2014年,TüV莱茵与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开展了车内空气质量专项调查,并发布了《车内空气质量白皮书》。通过开展这一调查,TüV莱茵希望提高公众和制造商对车内空气质量的关注度.推动行业提升车内空气质量的标准要求。作为第三方检测检验和  相似文献   

8.
以某型客车白车身的试验模型和车门车窗的有限元模型求取结构模态信息,获取结构20~200 Hz的振动速度特性后,建立车内空腔的边界元模型.在LMS Virtual.Lab中计算声学传递向量特性,从而进行车身板件声学贡献分析,得出各板件对车内场点总声压的贡献度,并找出对车内某点声学贡献大的板件.通过实施改进措施,改善了该车车内噪声水平.  相似文献   

9.
相关研究表明,车内空气污染程度是城市空气污染的10倍.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车外空气质量和车内人员呼吸、吸烟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车内浮尘、细菌和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均超过车外大气环境.车内空间小,乘员多,非常适宜细菌的传播,如不及时消除,将影响车载人员的身体健康,诱发各种疾病,并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现象,特别是救护车,还会形成伤病员的交叉感染.车内空气污染还源于新车内部装饰材料中含有的有毒气体(主要包括苯、甲醛、丙酮等有害物质),它们易使人出现头痛、乏力等症状.  相似文献   

10.
汽车车内噪声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描述车内噪声测试分析及改善思路.以工装样车车内噪声明显问题为例,从结构传递噪声和系统噪声两个方面,对试验样车进行了各种道路试验,通过分析识别出影响车内噪声的主要来源.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噪声源采取了各项减振降噪措施,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四驱传动系统在提升车辆超稳和爬坡性能的同时,带来了严重的车内轰鸣声问题.文章对四驱传动系统导致的车内轰鸣声机理及其控制进行了系统性阐述和讨论,并利用客观测试分析了某款开发中四驱车型产生车内轰鸣声的原因:传动系扭转振动过大和传动轴弯曲模态频率过低.通过调试扭转减振器和传动轴内置动力吸振器方案,显著降低了车内2阶和4阶噪声...  相似文献   

12.
车内有害气体分析和净化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车内有害气体对驾乘人员健康的危害性分析,介绍客车行业当前不容忽视的环保问题;结合国内客车车内空气污染的普遍现象,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特别指出新材料光触媒净化车内空气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整车车内NVH异响的识别及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BBM公司的MKII测试设备对某车车内噪声进行测试,发现车内各位置在2 000~3 000 r/min存在4~7 dB(A)的"booming"声,经分析均由2阶噪声引起,且主观评价上也能感觉很大的"轰鸣"声.通过分析进排气噪声和排气吊挂对车内异响的贡献.找出产生车内"booming"异响的原因在于进气在2 000~3 000 r/min存在一个2阶噪声构成的峰值.对产生异响的进气系统进行优化,最后使车内"booming"噪声消除,整车车内NVH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车内养护DIY     
很多人只重视汽车的外观,而对于内部的卫生就比较忽略。虽然汽车内部不会受到风吹雨淋.但车内保养却密切关系到乘坐的舒适度和人体的健康.所以车内保养的重要程度丝毫不亚于外部。很多时候洗车,车身能洗得很干净.但车内的一些死角还需要我们自己动手清洁。自己DIY  相似文献   

15.
车内挥发性有机物释放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受到大众广泛关注.将35辆典型试验车的普测数据作为样本,经过分析可知,车内挥发性有机物不合格率最高的控制物质为乙醛,车内挥发性有机物不合格率最高的车系为欧系车;模拟阳光暴晒模式下车内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最高,暴晒后开空调可有效降低大部分车内挥发性有机物浓度.抽样中检测出3项含量不合格的控制物质,分别是甲醛、乙醛、二甲苯.甲醛为基本对人致癌物质,乙醛为可能对人致癌物质,二甲苯为未确定是否致癌物质.  相似文献   

16.
车内噪声水平是体现汽车乘坐舒适性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为了提高车辆的舒适性,世界各大汽车公司都对车内噪声水平制定了严格的控制标准,将车内噪声控制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传统的噪声控制技术,利用CAE(一种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和车辆试验测试,确定各声源对车内噪声的贡献值,在主要噪声传播途径上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配置具有吸声、隔声、阻尼特性的降噪材料的声学包,结果往往增加了汽车的整备质量,影响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等其他性能.而主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降噪材料结构的出现,为降低车内噪声控制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车内噪声由多种噪声源混合组成,准确分析对车内噪声影响最大的噪声源是控制车内噪声的关键.运用声谱分析技术,准确、快速查找出对车内噪声影响最大的传动部件,并作出相应改进,以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1.空气流通量不足 现象:鼓风机工作正常,但车内出风口的出气量明显不足,车内加热或冷却效果差.  相似文献   

19.
针对国产某轿车在加速行驶时车内噪声过大的问题,诊断出该车进气噪声对车内加速噪声贡献较大.基于赫尔姆兹共振消声原理对该车的进气系统进行了优化,并校验了进气管各谐振腔的消声效果.结果表明,调整进气管NO.3谐振腔后,转速为2 000r/min和3 300r/min时的车内噪声比优化前降低了2~3 dB(A);转速为1 500~4500r/min时,车内噪声曲线线性度较好,优化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轮毂电机驱动电动微型车车内噪声道路试验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道路试验的方法针对四轮轮毂电机驱动电动微型车车内噪声问题进行振源、传递途径以及主要贡献板件识别.分析中分别加速工况、回馈制动工况和匀速行驶工况下车内噪声和结构振动信号进行测量,通过对试验数据时间域、频率域、阶次跟踪分析发现:轮毂电机引起的6阶振动是车身结构振动和车内噪声的振源;不同频率范围内车身各结构板件对车内噪声有不同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关的分析.试验结果对轮毂电机驱动电动车的进一步开发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