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力(矩)的平衡原理,分析了新型转向架曲线导向性能提高的机理.在文献[2]的基础上对最佳的一系纵向刚度布置的新型转向架和传统转向架车辆的曲线性能进行了仿真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新型转向架的曲线导向性能优于传统转向架.  相似文献   

2.
后轮对独立回转新型转向架轮轨横向力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理论上分析了固定轮对转向架、独立车轮转向架和后轮对独立回转新型转向架通过曲线时的受力情况。围绕轮轨横向力这一重要曲线通过性能指标比较了三种转向架曲线通过性能的优劣 ,通过比较发现后轮对独立回转新型转向架的曲线通过性能最好。然后建立了后轮对独立新型转向架车辆的动力学计算模型 ,利用数值仿真结果对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 ,发现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基本上是吻合的  相似文献   

3.
独立车轮转向架车辆曲线通过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系统地分析了独立车轮转向架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着重对独立车轮和传统轮对的磨耗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独立车轮转向架车辆具有良好的曲线通过性能,能以15km/h的速度通过半径为50m的曲线;且与传统轮对相比磨耗水平较低,适合在城市轻轨低地板车中采用。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国外现有的变轨距转向架的运用与发展现状, 根据中国国情, 提出了一种采用独立旋转车轮的新型变轨距转向架方案, 并对其总体结构及变轨距机理进行了分析, 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对变轨距转向架的动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提出的变轨距转向架方案是可行性的, 其具有较好的直线运行稳定性和平稳性, 但其直线对中性能和曲线通过性能有待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5.
后轮对独立回转新型向架轮轨横向力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理论论上分析了固定轮对转向架、独立车轮转向架和后轮对独立回转新型转向架通过曲线时的受力情况,围绕轮轨横向力这一重要曲线通过性能指标比较了三种转向架曲线通过性能的优劣,通过比较发现后轮对独立回转新型转向架的曲线通过性能最好。然后建立了后轮对独立新型转向架车辆的动力学计算模型,利用数值仿真结果对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发现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基本上是吻合的。  相似文献   

6.
三转向架磁悬浮车几何曲线通过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三转向架磁悬浮车为例,对磁悬浮车曲线通过时的运动学规律进行了研究.磁转向架通过曲线时的状态由磁导向力和几何约束确定.推导了基于磁导向力平衡假设的磁悬浮车曲线通过的几何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并给出了工程应用的近似计算公式.实例计算表明,近似公式计算结果与迭代计算结果相差很小,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以橡胶轮转向架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特殊的轮轨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半车稳态曲线通过动力学分析模型;以轮轨横向力为优化目标,以轮重减载率和侧偏角为约束条件,确定了一、二系悬挂系数,并对优化值进行了参数稳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橡胶轮转向架的稳态曲线通过性能。  相似文献   

8.
为比较我国研制的27 t轴重侧架交叉支撑转向架和副构架径向转向架的低动力作用性能,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和两种转向架的具体结构,分别建立了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应用车辆与线路最佳匹配设计方法,对两种转向架的曲线通过性能进行了仿真计算,并以轮对摇头角、轮轨横向力和轮轨磨耗功等参数与传统转向架进行了对比分析. 仿真结果表明:在曲线半径小于800 m 线路上,相对传统转向架,两种转向架能有效降低轮轨动力作用,且副构架径向转向架降低轮轨磨耗更具优势;但随曲线半径增大和受线路不平顺影响,径向转向架的径向作用会逐渐弱化;当曲线半径超过1 000 m后,两者的轮轨磨耗基本相当,即利用径向转向架来降低轮轨磨耗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了预测安装了迫导向机构的100%ULF(tra low floor)低地板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分析了门架式转向架的迫导向机构组成及其导向原理,推导了其导向参数的理论公式,建立了动力学模型,并通过计算机仿真详细分析了迫导向机构对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加装前后车辆的4个曲线通过性能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加装迫导向机构后车辆的一、二位轮组轮轨横向力变化较小,脱轨系数也无明显变化,轮组冲角可以减少0.5左右,约减少60%,外轮磨耗指数减少量均超过了10 kN();在对加装迫导向机构后的车辆在不同曲线半径下的通过性能进行预测,当曲线半径大于100 m时,曲线通过性能较好,当曲线半径小于10 m时,转向架的各项曲线通过性能指标响应变得较为敏感,总体车辆在迫导向机构的作用下具有较好的小半径曲线通过性能.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独立旋转车轮转向架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实现低地板的优势,提出了一种低地板独立旋转车轮动力转向架的设计方案.并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根据UIC 615—4对转向架构架进行静强度分析.  相似文献   

11.
For the dynamics of wheel/rail and car body, lightweighting of bogie frames is one of main concerns of designers. Lightweighting of the bogie frames may reduce the fatigue strength and life, especially in heavy haul and high-speed conditions. In this work, full-scale fatigue and fracture experiments are performed to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bogie frame of a high-speed electrical locomotive. Multi-axial stress-states of some dangerous points are found both in service and numerical calculation. The Von-Mises equivalent stress criterion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strength. Then crack initiation and propagation detected during the test are described. The reason why the crack growth rate may become slow in the weld structure of the bogie frame is explained using a residual stress concept. Miners accumulative damage rule and P-S-N curve are used to predict the life of the bogie frame under fatigue and fracture tests. The experimental approach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give satisfactory results and design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12.
针对焊接转向架涂层防腐进行研究,通过对其腐蚀情况的调研,分析了产生腐蚀的主要原因,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和涂层工艺方面的解决措施.此外,对焊接接头腐蚀状况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焊接钢板(09CuPCrNi-A)耐腐蚀性可靠,可以作为焊接转向架的基体材料.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国内外各型客车转向架中选取一组计算参数,在建立客车横向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研究高速客车通过曲线时的动态响应及安全性,并对转向架各悬挂参数的合理选择进行分析,以及对适应于高速客运的线路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4.
企业存在多种竞争优势,产品成本优势和产品价值优势是两种基本的优势。物流对企业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贡献就是表现在物流与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关系和物流与产品价值优势的关系两个方面,讨论了物流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指出良好的物流系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总结已有资源基础观、企业能力理论与知识管理理论三方面研究智力资本对企业竞争力贡献的基础上,基于动态能力观分析感知能力通过促进外部知识内部化,推动智力资本潜能更新;整合能力通过促进离散知识组织化,激活智力资本潜能;创新能力通过促进默会知识外显化,拓展智力资本潜能的作用机理.继而构建出感知能力、整合能力、创新能力等3种能...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城市公交区间车线路上闲置车辆的利用率,对区间车设置及其组合调度可行性、工作流程进行了全面分析.针对区间车线路上车辆的运行特点,构建了区间车线路上发车场站的一组逆差函数,通过发车场站内部调度和场站之间插入空驶车次,实现了以最小的车队规模运行区间车线路的所有车次.研究了大连市某公交区间车线路.结果表明,区间车与全程车组合调度后的运行区间车线路的车辆数目获得了优化.  相似文献   

17.
公路货车计重收费是对我国收费公路收费模式的改革,它比现行按车型分类的收费方式更具公平性和合理性。截至2007年6月,全国已有四分之三的高速公路实行了货车计重收费,但在制定计重收费方案时,如何将按车型分类收费模式向计重收费模式进行合理转换,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城镇化与综合交通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出了新型城镇化与综合交通发展的综合指数测度指标,揭示1997—2016 年中国及东中西地区两者的发展趋势与特征,并运用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相结合方法,探讨该时段两者的互动演变关系及空间差异性. 研究表明:中国新型城镇化与综合交通发展呈现平稳上升态势,且地区间差距有扩大趋势;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互动关系,但在不同时段不同区域存在差异性,全国和东部地区为拉动型,中部为互动型,西部为推动型;综合交通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更为显著,且影响程度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全国及东中部地区的综合交通发展均滞后于新型城镇化,西部地区则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