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汽车市场上价格战现象着手,通过分析价格的影响因素及采用的不同价格策略,探讨降价行为对于不同消费群体的影响,提出企业应该尊重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回顾2003年的汽车市场,除了频频亮相的新车外,降价潮几乎贯穿了车市全年。作为一名汽车消费者,理性思考之余,我们真的那么欢迎一轮接一轮的降价吗?大家期待的与世界接轨的成熟理性的汽车市场,仅凭几次简单的降价就能实现吗?结论是否定的,降价并非惟一出路。  相似文献   

3.
Tim 《家用汽车》2006,(4):146-149
降价无疑是在国内最好用的促销手段之一,但这剂“猛药”用多了也有副作用——造就了中国特有的汽车“待购”族。原因很简单,谁也不希望自己刚买的车就不断大幅降价。这种抢市场、抢占有率阶段的降价是不规律的,但并非无迹可寻,汽车降价依然有着内在的潜规律。让你掌握这些潜规律,正是我们要做的。  相似文献   

4.
新年刚过,轿车降价就再次成为热门话题。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一股降价潮扑面而来。2003年1月1日,红旗明仕二代售价从16.98万元调整至15.9万元,降幅1.08万元。1月2日,昌河北斗星全线降价,平均降幅4550元。同日,一汽华利幸福使者售价从5.98万元调整为5.08万元,降价9000元。随后,猎豹最高降幅达5万元,富康一次性降价2万元,雪佛兰开拓者、羚羊、奥拓系列等相继跟进。还未完全从2002年高达56%的传奇式增长的惊喜和激动中回过神来,汽车领袖们又将迎接最头痛的问题:降价。进口车还能坚挺多久?2002年初,整个汽车行业也曾爆发一场降价风潮,而引发降价风潮的导火线是中国入世。在经历了2001年消费者的持币待购之后,伴随着进口车关税的降低,2002年1月1日进口车全线降价。在所有降价的进口车型中,原价196万元的奔驰S600降至157万元,降了39万元;凌志300从78万元降至58万元,凌志430由原来的124万元降至94万元。进口车“一夜崩盘”的态势超出了人们的心理承受界限。按理,今年1月1日进口车关税又下调了6%,那么,进口车的价格也应该会跟着下调。然而,记者在长沙市的一些进口车市场了解到,中高档...  相似文献   

5.
降价     
《家用汽车》2007,(4):92-93
别克凯越全系价格调整,三菱蓝瑟降价,一汽-大众全系降价。[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家用汽车》2008,(5):54-54
人们的汽车消费观念正在不断成熟,新车不断降价以争取市场份额的同时,也降低了消费者的产品信任度。在降价的同时,人们购买新车的保值度也在不断下降,所以很多人开始考虑购买二手车。  相似文献   

7.
《家用汽车》2008,(6):124-124
分析此次马6降价的原因,很可能是为了下半年大改款马6上市铺路,因为新马6将会使用排气量更大的发动机,日后的价格很可能从目前的2.3车型起跳。同时降价也必然刺激了销售,进一步提升马6的人气。  相似文献   

8.
新车新闻     
聚焦P92~93降价一汽-大众经典车型捷达、高尔夫、新宝来、速腾、新宝来HS纷纷降价,最小幅度3000元,最大幅度述到21000元。一向售价坚挺的大众品牌推出此举,是否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其他竞争对手是否会做出相应对策?我们拭目以待……东南三萎蓝瑟、菱绅降价,幅度在7000~20000元。更高的性价比给消费者带来的是更多的实惠。  相似文献   

9.
李博彬  张鑫 《家用汽车》2007,(2):148-149
兄弟,还在天真地认为等到汽车降价就能省钱吗?别傻了!正方:今年买车肯定不省钱每到汽车卖不动的时候就会有些人跳出来,大肆鼓吹“现在是最好的购车时机”、“车价已经不会再降了”。但数年的事实证明,车价不仅在降,而且绝不是小幅度微调。以最大众的捷达、桑塔纳为例,从当年的20万元以上到现在的8万余元,降价一直在不断进行,这还是较为保值的德国大众车型。与之相比,如赛欧之类车型降价之速度甚至让我们吃惊,更让车主寒心。如此看来,耐不住寂寞今年买车的车主们想必是省不下钱了。  相似文献   

10.
过去的一个月真是热闹。两会召开,限制公车出行使北京的道路畅通了许多; 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汽车消费维权年复一年地考验着汽车企业;看暖花开,宝来、捷达、凯越、蓝瑟忙着降价,斯柯达明锐、新景程、07款福克斯、206S系列纷纷上市,又一轮新车上市老车降价开始了……所有的一切,都围绕着汽车消费者展开,就连三八妇女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降价处理的方法得出了小偏心受压构件对称配筋相对受压区高度ξ的公式,并以实例证明了此法计算的简捷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声音     
<正>"无论降价和促销手段多么花哨,都无法掩饰车企纷纷举起价格‘屠刀'背后的意图,就是整个车市丝毫不容乐观的现状。"随着上海通用官方发出对旗下40款车型的全国市场零售指导价进行全面调整的消息后,这场以车企为主导的降价大潮,在多家国内主流车企联手推动下,显得波澜壮阔。但降价大潮背后的现实,不容小觑,业内评论员如是说。"商品的价格有时候不完全是厂家定的,真正的价格决定者是市场。甚至是跟你相当的竞争对手决定了你的价格。作为一个企业在追求市场份额和稳定增长的时候,如果市场上发生了变化,就急着变化,而不去研究它,这样的企业我认为以后在市场上很难存在。"  相似文献   

13.
降价优惠     
《家用汽车》2008,(1):116-116
上海大众POLO最高降幅10% 上海大众近日宣布,POLO全系车型实行新的价格政策,最高降幅达到10%。劲取1.6自动雅尊版降价最多达到1.32万元,劲取1.4手动雅适版则没有降价。此外,现在购买POLO劲取全系送人保全险及交强险,价值约5500元。  相似文献   

14.
八卦车市     
《家用汽车》2011,(9):16-17
车市爆发价格战自主品牌无价可降汽车市场持续低迷,各大汽车经销商为求销量纷纷采取措施抢客户,眼下新一轮价格战正在上演,多种促销手段频现。然而,以往总是在价格战中表现活跃的自主品牌,此次降价潮中却没有明显的降价举措。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原来大多数自主品牌车型已经无价可降。我们现在都是赔钱卖车,车价已经不能再优惠了,但是消费者还是不买账。再这样下去,恐怕就要关门了。一家自主品牌的经销商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不过,与往年  相似文献   

15.
<正>山雨欲来风满楼。一股官方降价风潮在上海车展前期搅动了风云涌动的中国汽车市场。喧嚣的降价之声开始于老牌的合资企业上海大众,和11年之前相似,一批合资企业长安福特、北京现代、一汽-大众等紧随其后,官方大幅度下调旗下产品价格。有人开始担心了。非常具有魔性与鼓动性的言论,在十年之后的今天再次被翻了出来:这种降价行为,将会直接导致合资企业对中国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的挤压,这是对中国自主品牌非常重要的挑战,应对不好,将有一批自主品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预测,今年全国轿车需求量约为143.5万辆,比去年增长26.4%。面对如此活跃的汽车市场,每一个厂商无不怦然心动,为了瓜分这一块“蛋糕”,价格这把利器于是又一次在中国厂家手中挥出。2003年元月1日,红旗明仕首先“发难”,宣布降价1.80万元;同时,昌河北斗星宣布全线降价,降幅从千元到万元不等;富康、长安铃木也宣布降价,经济型轿车的价格战愈演愈烈。而此前一直坚持不降价的中高档车也出现了裂缝:1月15日,新一代2.4升雅阁轿车下线,虽然比旧版的2.3升雅阁有了质的提高,价格却比原来的29.8万低了近4万元。在省会长沙的广州本田销售大厅里,孤零零的只停了一辆商务车,新雅阁缺货的现象告诉我们,广州本田此举已抢得先机,广州本田打破了中高档车价格的坚冰,从而引发了国产中高档轿车市场的“战火”。而去年名列国内轿车产销量第一名的上海通用正式公布别克君威系列中V6 2.5升车型的价格为24.38万元,比新雅阁低了1.6万元,刷新了中高档轿车的性价比新纪录,几乎不给对手喘息的机会。2月10日,上海通用再次宣布,别克君威2.0以22.38万元的价格入市。面对如此白热化的轿车价格战,消费者可谓欢欣鼓舞,轿车厂商及经...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高铁运营单位与旅客之间的利益均衡性,让旅客积极参与到高铁票价的制定过程中,使高铁票价更具合理性和普遍性.通过分析不同运输方式的时效性和模型的适用性,以时效票价率为依据,建立拍卖过程中的叫价策略和应价策略.并给出虚拟条件下的拍卖流程,实例验证得到能反映客运市场供需关系的动态定价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成交价格、收益率、上座率及成交期望趋于稳定时,应价方对拍卖方的降价幅度具有较高的接受度,成交价格随着收益率偏好系数的增大而增大,而随着上座率偏好系数的增大而减小,这说明合理的成交价格应当是收益率和上座率综合的结果;相较于目前研究,该模型让旅客参与定价,更加符合现实场景中的动态定价,为高铁运营单位定价提供了相应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数字     
<正>92.8万人次上海车展参观者2015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汽车吸引了18个国家和地区2000家中外汽车展商参展:展出整车1343辆,其中全球首发车109辆,新能源车103辆,概念车47辆,亚洲首发车44辆.本届车展共吸引参观者92.8万人次。5.39万元上海通用最高降价近日.上海通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公司正在进行价格调整,凯迪拉克SRX、别克凯越、雪佛兰科鲁兹经典的官方指导价都大幅度调整.其中,最高降幅的雪佛兰科帕奇2.4L 7座旗舰版四驱降价5.39万元.  相似文献   

19.
城市“黑车”运输是我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重点打击对象。本文运用博弈论分析管理部门与“黑车”司机进行管制和“黑车”之间的降价竞争现象,结果表明,“黑车”市场存在的内在驱动力是有利可图;管理部门不应该仅仅从管制入手;理性的“黑车”司机在非法经营过程中也存在降价的驱动。本文最后在总结博弈分析结论基础上,分别从管理部门和“黑车”司机两个角度提出管理措施。结果表明,运用博弈论分析“黑车”问题具有理论和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铁运输的高速严重影响了道路运输企业的客源及收入,道路运输企业在价格与线路上与之抗衡,但随着高铁降速降价新措施的实施,道路运输企业需要新的抗衡措施。本文在阐述高铁新举措的基础上,分析了该举措对道路运输企业的影响,提出了道路运输企业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