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了考虑转向架的波磨激振计算模型。通过参数分析得到了列车速度、轮轨接触弹簧及道床弹性等对轮轨振动附加力的影响特点。波深较小时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  相似文献   

2.
汽车发动机扭振激振力矩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并介绍了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发动机扭振激力矩的确定方法和过程,进行了编程计算,得出了实际发动机的具体结果和曲线图,为正确、快速地确定发动机的据振激力矩提供了一种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大跨度桥梁主梁沿跨向涡激振动响应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向抑振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基于单自由度涡激振动经验线性模型,结合主梁振型、阻尼和涡激力相关性,导出了主梁沿跨向竖向、扭转涡激振动响应,建立了大跨度桥梁主梁沿跨向涡激振动描述体系,并探讨了节段模型涡激振动识别气动参数的方法.以一大跨度斜拉桥为例,计算了主梁在不同风攻角下涡激力相关性及沿跨向竖向、扭转涡激振动响应.结果表明,受涡激力相关性作用,涡激振动振幅沿跨向衰减较快.  相似文献   

4.
利用加载车辆的竖向冲击作用,激起桥梁的竖向振动,简称跳车试验,这种方法在动力荷载试验中广泛使用。该试验方法起振能量大,并能得到较高质量的自振信号,因此分析精度也较高。但激振车辆附加质量对测试结果的真实存在难以避免的影响。根据动力学计算理论,提出一种新的方法来修正跳车法实测频率,以获取较准确的自振频率。通过对大量样本测值结果与采用文中方法所得到的修正值的对比分析,可以确定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将叶轮转子系统简化为Jeffcott转子系统,并考虑到系统流体激振力,采用短轴承非线性油膜力模型,求出了在非线性油膜力作用下的运动微分方程,采用Runge-Kutte法计算了转子在不同转速下的响应,通过分岔图,轨迹图,相图和Poincare映射图,研究了转子系统的分叉特性.并通过改变系统参数质量偏心,做了系统分岔特性的比较,结果表明流体激振力和质量偏心将影响系统的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6.
高速铁路无碴轨道桩板结构路基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了研究列车荷载作用下无碴轨道桩板结构路基的动力特性,以遂渝高速铁路为背景,对桩板结构路基进行了动力模型试验,模型几何相似比为1∶12.试验结果表明,激振1万次后,路基动力响应随振动次数的增加几乎不变;加速度响应幅值受加载频率和激振位置影响,并沿深度逐渐衰减;动应力受激振位置影响显著,而受加载频率的影响较小;桩基加深了路基的动力影响范围.  相似文献   

7.
通过漏斗车车体结构自由模态分析,确定卸货时振车器激振力的工作频率,确保冻结和板结的货物快速与完整地倾卸出;在激振力静态载荷作用下,对漏斗车车体进行静强度分析,并筛选出车体待评估焊缝;依据主S-N曲线法,对漏斗车车体关切焊缝进行结构应力分析和疲劳寿命预测,结果表明:在振车器激振力疲劳载荷作用下,车体焊缝疲劳损伤最大值为0.16,因此,建议漏斗车车体设计时,疲劳载荷工况不仅要包括ARR标准中的心盘、车钩等工况,还应考虑运用中的卸货工况.  相似文献   

8.
以刘家峡大桥为工程背景,建立了钢桁架梁悬索桥的有限元模型,采用改进谐波合成法模拟了脉动风荷载,结合大跨桥梁颤抖振分析的基本理论,计算了对应于桥梁各节点的静风力、抖振力和自激力.在此基础上,利用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将计算所得的各类风荷载施加在全桥有限元模型的节点上,对刘家峡桁架梁悬索桥进行了颤抖振时域分析,以精确求解不同桥面基准风速下,桥梁各关键部位的抖振扭转角、抖振侧向位移、抖振竖向位移,进而研究了风速变化对悬索桥最大颤抖振响应的影响.与全桥模型风洞试验的对比结果表明:对大跨桥的颤抖振分析方法是合理可行的,可为同类大跨桥梁风致振动的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将虚拟激励法和车辆-有砟(无砟)轨道-路基-地基耦合系统垂向振动解析模型有效结合起来,由轨道不平顺功率谱直接得到准确的列车随机激振荷载功率谱,然后采用频率采样三角级数法反演出列车随机激振荷载时程。为铁路环境振动中列车随机激振荷载的计算提供了一简便有效的方法。算例比较了有砟轨道和无砟轨道两种情况下CRH3高速列车运行引起的列车随机激振荷载功率谱密度与时程曲线。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内燃机扭振激励谐值与离散付里叶变换的关系。建立了包括内燃机气缸内工作过程数值计算和动力学计算在内计算激励谐值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计算了示功图测试和缸内模拟计算各种因素对计算激励谐值的影响。本文给出了单缸内燃机扭振激励谐值的计算结果,并计算分析了多缸内燃机倒翻激振扭矩的激励谐值,为车用内燃机悬置系统和高性能轿车用内蜕面辅助平衡机构设计提供了激振数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受电弓综合性能试验系统中垂向激振系统的设计及控制问题开展研究,对激振系统的结构及参数确定方法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以高性能伺服电机为核心由微机控制的激振系统,在对该系统动态响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激振系统频率控制和振幅的闭环控制策略,并对振动过程实时控制程序的编程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的激振方式及其控制方法应用于质量较...  相似文献   

12.
在役桥梁基桩的长度和完整性检测是桩基检测中的难题。与常规反射波法相比,旁孔透射波法信号强、受到的干扰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旁孔透射波法对在役桥梁基桩的长度进行了模拟分析。通过不同深度处的首至波走时,研究了激振方向、激振距离和旁孔距对首至波时深曲线的影响;通过对首至波时深曲线进行分段线性拟合,探讨了3种计算桩底深度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激振方向、激振距离对桩底计算深度的影响不大,而旁孔距对桩底计算深度的影响较大。当旁孔距较小时,应采用平移法计算桩长;当旁孔距较大时,采用校正法计算桩长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3.
针对清扫车驱动滚筒易损坏问题,对其进行了结构设计。分析了驱动滚筒在工作中的受力情况,应用Pro/E建立了实体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结构静力和动力特性分析,确定周期性激振力及离心力对动力特性的影响。驱动滚筒的强度和刚度均满足设计要求,滚筒工作转速避开了共振区,离心力对滚筒的动力影响较小,保证了驱动滚筒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可为清扫车驱动滚筒及同类产品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某不对称独塔斜拉桥为例进行风致颤振分析,用桥梁有限元分析程序Midas Civil建立空间三维模型,对该桥成桥状态进行动力特性分析,并根据动力特性计算弯扭耦合颤振和分离流扭转颤振临界风速,对其抗风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桥成桥运营状态能够抑制自激风振。  相似文献   

15.
紧邻既有线深基坑采用桩锚围护体系,国内尚属少见,缺乏相关测试及分析资料。依托石家庄六线隧道工程,基于一致粘弹性人工边界建立紧邻既有线深基坑桩锚围护体系动力响应有限元模型,考虑施工过程及锚索预应力对围护体系初始应力状态的影响,采用激振力函数列车荷载模式,通过计算结果与现场围护桩振动实测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的可靠性。通过现场实验及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列车时速、既有线距基坑边不同距离、基坑围护桩不同直径等条件下,桩及锚索的动力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列车振动引起的围护桩及锚索附加动荷载效应较小,一般条件下可不予考虑,但距离较近且高速行驶时,围护结构振动幅度急剧增加,为保证运营安全,应采取限速措施并设定安全距离。  相似文献   

16.
间隙环流流体激振力的摄动求解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间隙五流流场控制方程是复杂的三维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本文基于紊流整体流动模型和Moody壁面摩擦系数方程,对间隙环流流场控制方程组进行了简化,并采用摄动法进行了分析求解,最后辅一实例计算了大小间隙环流的流体激振力动特性系数。  相似文献   

17.
大激振力作用下厚层水稳碎石压实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长安大学自主研发的大激振力振动成型机成型30 cm水稳碎石试件,与普通振动压实机成型的标准圆柱体试件进行压实特性对比分析;同时,结合浙江两龙高速实体工程对大激振力作用下厚层水稳碎石压实特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大激振力作用下,厚层水稳碎石最大干密度明显提高,且基层上下部分压实度差异能得到有效控制.在保证最低压实度的前提下,大激振力可以增加碾压厚度.另外发现基层上下水泥剂量差别不大,且含石量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在大激振力作用下水稳碎石连续性好,对阻止基层底部反射裂缝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动力特性测试基本原理、常用激振方法及钢管混凝土拱桥动力特性测试时传感器布置等方面的一些考虑,分析了环境随机激振法与自由衰减振动信号谱分析法的特点及异同,测试结果表明,自由衰减振动信号谱分析法可以更好的识别结构固有频率。  相似文献   

19.
内燃机气体激振力矩相位特性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仿真计算研究了内燃机激振力矩简谐分量的相位特性,并分析了简谐力矩相位对扭转振动计算结果的影响和激振力矩简谐分量与曲轴扭转振动简谐分量相位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简谐力矩相位对扭转振动计算结果的影响较大,进行曲轴扭转振动计算时必须考虑激振力矩相位;用简谐扭转振动相位诊断故障缸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基于传递路径分析理论,针对某轻型卡车的怠速工况,以动力总成振动激励对驾驶员外耳的传递路径分析为例,说明了传递路径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分析识别了主要传递路径的贡献量幅值,结合相位关系找到与实测相位较接近的传递路径,深入分析频响函数及激振力寻找导致贡献量大的原因,结合悬置传递率测试结果验证悬置设计是否满足要求。分析发现,右悬置Y向、左悬置Y向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二者的频响函数都较大且右悬置Y向的激励力也较大。可通过改善悬置支架结构来降低频响值,通过提高悬置隔振效果来降低车架端激励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