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探明轨距杆对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轮轨动力学性能影响,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分析了机车以70 km/h的运行速度通过R300 m曲线时的轮轨动态相互作用和轮轨磨耗,系统对比分析了运行速度、曲线半径和轨距杆对机车通过小半径曲线时钢轨跨中轨距动态扩大量和轮轨磨耗数,进一步研究了轨距杆的布置间距对线路横向稳定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轨距杆能够加强轨道轨距保持能力并减小曲线外侧钢轨翻转角;相比未安装轨距杆的曲线,安装了轨距杆的曲线其内侧钢轨的接触点更靠近曲线内侧;机车通过有无轨距杆的小半径曲线时的轮轨磨耗数和轨距动态扩大量均随着曲线半径减小和运行速度增大而增大;增大轨距杆布置密度可以有效增强线路轨距保持能力,当轨距杆布置间距由4个轨跨减小至3个轨跨时,轨距动态扩大量将降低36.3%。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国外现有的变轨距转向架的运用与发展现状,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了一种采用独立旋转车轮的新型变轨距转向架方案,并对其总体结构及变轨距机理进行了分析,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对变轨距转向架的动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变轨距转向架方案是可行性的,其具有较好的直线运行稳定性和平稳性,但其直线对中性能和曲线通过性能有待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3.
新型变轨距客车转向架结构及动力学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国外现有的变轨距转向架的运用与发展现状,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变轨距转向架方案.文中对总体结构进行了简要说明,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变轨距转向架的动力学性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变轨距转向架的结构方案是可行的,具有较好的抗蛇行稳定性和平稳性,曲线通过性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总结国内外有源变轨距转向架和无源变轨距转向架移动锁紧机构的特点。以西班牙Talgo 变轨距转向架由宽轨到准轨的变换为例,说明无源变轨距转向架的轨距变换过程,同时,对有源变轨距转向架的轨距变换过程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有源变轨距模式和无源变轨距模式在结构、轨距变换过程、方案设计难易程度以及发展趋势上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超声波式烧结环冷机料层厚度测量仪的系统构成和工作原理。它是以MCS-96系列单片机为核心来实现数字式超声料位测量,采用多点连续测量取平均值,具有非接触、抗干扰能力强、精度较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国外现有成熟变轨距转向架的结构特点,分析了变轨距转向架的关键技术,并结合我国及周边邻国的铁路实情,根据标准动车组转向架的技术参数要求,设计出一种适用于1435mm和1520mm铁路轨距的新型高速动车组变轨距轮对方案,并对其锁紧关键部件进行了强度校核。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轨距不平顺对车辆动力响应的影响,建立了直线和曲线上不同工况的轨距不平顺,仿真计算了列车以不同速度通过轨距不平顺下动力响应,并对各项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
针对中国轨道交通及零部件出口服务基地项目对轨距的特殊需求,重点研究比选了区间套线轨枕,可调轨距轨枕及道岔套线,道岔拆铺方案,通过对结构复杂程度、施工难易程度、对不同专业的影响等方面分析,确定适应本项目的轨道方案。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型轨道工程的选型及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一种适用于1 435/1 000 mm轨距变换、电机体悬的高速动车组变轨距转向架动车的动力学模型;重点计算在2种轨距线路上动车采用不同的轮轨匹配关系、不同磨耗状态下的运行稳定性分岔特性,并计算了轨距、轮轨游间对运行稳定性的影响;计算了车辆运行垂向和横向平稳性以及在不同曲线工况条件下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结合相关动力学标准对各项动力学性能指标进行了评定,并对造成各项动力学指标差异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以电机体悬式变轨距转向架动车的12个悬挂参数为因子,以车辆蛇行失稳速度、轮轴横向力、轮轨垂向力、轮重减载率和脱轨系数5个动力学指标为响应,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设计方法进行试验设计;建立径向基神经网络代理模型,采用NSGA-Ⅱ多目标遗传算法对动车主要的悬挂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计算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条件下,所设计的高速动车组变轨距转向架动车在2种轨距线路上运行稳定性、平稳性和曲线通过性能均能满足设计要求;在1 000 mm轨距上运行的稳定性优于1 435 mm轨距情况,但运行平稳性和曲线通过性能劣于1 435 mm轨距情况;优化后的悬挂参数可以兼顾车辆的运行稳定性、平稳性和曲线通过性能,使车辆具有更好的动力学性能,在2种轨距线路运行上所有计算性能指标均满足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10.
自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在英国诞生以来,180多年间,全球铁路里程已达百万公里。早期兴建的铁路多采用英国的轨距为1435毫米,即起源于英国煤矿中马拉货车的轨道间距。以后由于冷战的爆发,使国家间的政治对立、互相封锁,或受限于投资短缺等历史原因,造成铁路轨距技术标准上的各自为政,无法统一。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介绍在公路路线测设中利用leicaTC1610全站仪进行测角,中桩敷设与高程的联合测量,并将外业测量数据存 ,内业设计时将REC模块中的测量数据直接转换为纵断面地面线资料的全新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动态轨距优化技术在重载道岔上的应用,以轮轨型面测量仪在大秦线上测得的数据为基础,建立三维弹塑性接触有限元模型,研究JM3型机车车轮和LM型货车车轮与CHN75钢轨12号单开道岔曲线尖轨接触问题,详细的分析了轨距加宽前后以及不同轨距加宽方案等多种工况下车轮与尖轨接触等效应力和接触斑变化.计算结果表明,轨距加宽后磨耗中期的LM货车车轮与尖轨接触时,接触应力明显降低,有利于减缓尖轨磨耗;货车车轮与尖轨接触的接触斑面积在各个位置处得到了大幅提高,由此可以看出转辙器动态轨距加宽技术有利于改善LM型货车车轮过岔时的轮轨接触作用,减轻尖轨磨耗和滚动接触疲劳;对比讨论不同的轨距加宽方案的计算结果可知,既有的轨距加宽方案相较于其它方案有比较理想的效果,计算结果为尖轨几何参数优化及设计,减轻尖轨磨耗,延长使用寿命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五花八门的铁路轨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米 《交通与运输》2008,24(1):11-11
铁路轨距是指铁路线上两根平行钢轨之间的距离,具体说是以左右两根、钢轨内侧轨顶下16毫米范围内的距离。除了在弯道上应根据半径大小适当加宽外,轨距允许误差最大为4毫米,最小为2毫米。轨距一旦超过这个规定,就会造成列车脱轨颠覆,引发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14.
我国铁路轨距与世界大多数国家一致,都采用轨距为1435毫米的标准,孰不知我国还有上万公里的窄轨铁路,即轨距为1000毫米、762毫米和600毫米的米轨铁路、寸轨铁路。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其中有一关于“小火车”满载年货开进夹皮沟、军民欢腾的章节,就是以黑龙江省柴河森林铁路为背景创作的。  相似文献   

15.
道岔动力参数设计法及其在转辙器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直观、快速地设计道岔区轮轨关系,在道岔区轮轨静态接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独立车轮垂直振动和单轮对蛇形运动的分析,建立了道岔动力参数设计法.用该方法对18号高速道岔转辙器部分轨距加宽设计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最大轨距加宽量为15 mm,最大加宽位置在尖轨顶宽30 mm处,轨距加宽范围为21.743 m的较优方案.列车道岔系统动力学验证和运营实践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国内400 km·h-1变轨距动车组转向架的研发和设计问题,在借鉴国外成熟变轨距转向架技术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国内高速变轨距动车组转向架的5个关键问题,即牵引电机布置方式、轮对驱动方式、轴箱轴承、变轨机构、基础制动及撒砂装置,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电机架悬和体悬都可以给制动盘的安装让...  相似文献   

17.
《轨道交通》2009,(8):68-68
该公司是铁道部生产防松防锈螺母的专业厂家,主要产品有弹条、鱼尾板、道岔、轨距杆等各型专用螺母。根据目前线路运载的实际情况而研制的防松防锈螺母,特点是防松性能可靠,  相似文献   

18.
《轨道交通》2009,(4):26-26
从几十年前的手工检测到如今的电子设备检测和高科技探测系统,轨道检测有了长足的进步。数家轨道检测设备和服务提供商正在努力开发更好的轨距评估和轨道探伤方法,并介绍了他们的检测方式和原理。  相似文献   

19.
对42CrMo钢进行了多种工艺试验,找出了较理想的提高强韧性的复合热处理方法,该方法可使42CrMo钢在具有高强度的同时,又濉有较高的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PLC控制系统外围设备故障率较高的突出问题,探讨了系统输入,输出的可靠性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