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续接上期) 14罐式专用汽车 罐式专用汽车是指装有各种(横断面形状通常为圆形或椭圆形)罐式容器的运输车辆,罐体主要用来盛装油、水等各种液体.常见的罐式专用汽车有运油车、加油车,啤酒、酱油运输车,环卫部门使用的洒水车、吸粪车,化工液体运输车等.此外,还有各种压缩/液化气体运输车. 在多伦多及加拿大的其他地方,罐式车辆还是比较常见的,这其中既包括不同形式的单车(采用普通二类底盘改装,驱动型式多为4×2和6×4),也有牵引车与半挂车组成的罐式汽车列车.还有更为特殊的牵引车加半挂车再加半挂车的超长列车.  相似文献   

2.
应力测试技术在专用车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应力测试技术的测试原理和结构,提出了应力测试技术应用于专用汽车结构设计的必要性,并给出了罐式半挂车罐体应力的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3.
针对国内危险品道路运输事故率高,道运输车辆标准分散,设计参考标准多,标准理解不统一等现状,文章基于设计标准、设计流程的梳理总结,首先对满足文章的适用产品进行界定;其次,针对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半挂车的罐体设计过程展开研究,制定了设计流程图;最后,依据设计流程图,从设计输入、设计条件、设计参数确定、罐体结构设计及系统设计校核等方面,重点论述了罐体的设计要点,详细介绍了设计方法及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有效提升了新产品设计质量及效率,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与卧式罐体粉粒物料运输半挂车相比较,介绍了斗式粉粒物料运输半挂车的结构特点及卸料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5.
道路危险品运输主要依靠液罐半挂车。液体危险品运输罐车重心高、载重大,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侧翻事故。本研究以GB28373—2012《N类和O类罐式车辆侧倾稳定性》为依据,以特定型号的液罐车为样本,研究在同种型号下,不同罐体截面形状的设计对罐车侧倾稳定性的影响。本研究详细分析液罐车侧倾稳定性的计算方法,针对变截面液罐半挂车研究了变截面高度差和半挂车侧倾稳定性指标qc(修正的侧向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比值)的关系。通过计算可得,该型号半挂车圆截面情况下的qc值和侧倾角数值均满足标准要求;变截面情况下,随着变截面高度差数值的增加,半挂车的质心高度下降。进而使得半挂车qc值与侧倾角数值增大,半挂车侧倾稳定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斗式粉粒物料运输半挂车使用方便,运输效率高,成本低,是实现中、短途粉粒物料运输的极好工具。斗式粉粒物料运输半挂车也称立罐式粉粒物料运输半挂车,主要用于运输散装粉状、粒状物质,如聚酯切片、面粉、水泥、粉煤灰、各种矿粉或化工原料等,  相似文献   

7.
孟升 《专用汽车》2008,(5):30-31
2008年3月27-28日,笔者参观了2008美国路易斯维尔的第37届美国中部卡车展。此次展会上展出的专用车辆除了自卸车、罐式车、厢式车等国内常见的专用车型外,还有很多半挂类车辆,如低平板半挂车、罐式半挂车、自卸半挂车、轿车运输半挂车、文体展播半挂车,以及欧美各大商用车公司新近开发的牵引车。这些产品与国内同类产品相比,  相似文献   

8.
李鸿雁 《运输车辆》2012,(22):95-95
为进一步完善《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下简称《公告》)管理,提高罐式危险品运输车及半挂车的安全技术性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12年10月26日,工信部发布《罐式危险品运输车及半挂车补充安全技术要求》(以下简称《补充安全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9.
劳伟超 《专用汽车》2003,(3):30-30,33
改大型等径罐体为锥形罐体结构,可降低液化气体运输半挂车的质心高度,提高行驶安全,对锥形罐体的放样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独立立罐式的粉料散装运输半挂车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1.
在汽车用液化天然气(LNG)瓶排气特性试验的基础上,分析LNG瓶排气时间及规律,提出手动和自动两种排气回收方案.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重汽包头新宏昌专用车有限公司天然气车型左右防护栏总成为研究对象,针对其使用中出现的导致气罐加气困难、操作维修不便等问题进行设计改进,此方法也可作为其他厂家相似问题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散装水泥运输半挂车在刹车过程罐内物料的流动特性,基于FLUENT计算流体力学软件,采用欧拉-欧拉方法建立双流体模型,通过Syamlal-O'Brien模型描述气-固曳力,对散装水泥运输半挂车在刹车过程罐内水泥的流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散装水泥运输半挂车在刹车过程中,罐内水泥向前运动,牵引车载荷高于设计载荷,对此提出通过在罐内顶部增设阻流板,可有效避免散装水泥运输半挂车在刹车过程由于载荷分布不合理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贮油简组件为较常见的双简式外简,分别由吊环底座组件、贮油筒及支承块焊接组成,其中吊环底座组件为凸焊组合,支承块与贮油筒为凸焊组合,然后吊环底座组件与贮油筒缝焊组合形成贮油筒组件,各零件在焊接后分别有尺寸、强度要求,并保证缝焊后满足气密要求。通过对焊接参数进行合理调整,注重了焊接工装的改进设计及焊接材料的合理选择,保证了摩托车后减震器贮油筒组件的焊接质量。  相似文献   

15.
油库储油罐所处的软土地基在外界因素干扰下易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导致油库储油罐罐体变形、位移等问题,为此提出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油库储油罐软土地基不均匀下沉数值模拟。根据油库储油罐软土孔隙水、土粒、天然土体等的孔隙率,分析油库储油罐软土地基固结沉降的影响因素,获取油库储油罐软土地基沉降的平均固结度;根据有限元分析方法以及虎克定律,分析油库储油罐软土地基的非线性特征,确定油库储油罐软土地基在不同状况下应力的确定;采用ANSYS软件构建油库储油罐软土地基模型,分析油库储油罐软土地基不均匀下沉情况。仿真模拟表明,当施加荷载时,油库储油罐底板中心以及整体沉降逐步提升;初始加载时,地基土外力作用造成超孔隙水压力高于地基附加应力,储油罐一次加载的外力作用大于分级加载,分级加载可降低软土地基不均匀下沉情况。  相似文献   

16.
针对辐流式二沉池设计资料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从平面设计要点和竖向设计要点两方面分别对辐流式二沉池中设计流量的选定、沉淀池表面积计算、进出水口、污泥区容积计算,以及有效水深、池边水深和总池高计算等进行了探讨,并对刮(吸)泥设备和配水井的设计要点进行了相关说明.同时结合工程实践,优化平面设计参数和竖向设计参数,合理选择刮(吸)泥设备和配水井等辅助设施,能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蔡少娌  许伯彦  梁夫友 《汽车工程》2004,26(4):397-400,429
数值模拟了从电喷天然气发动机喷射阀喷出的非稳态喷流的发展过程,并由纹影实验验证了解析方法的可行性。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考察了天然气喷流贯穿距离与喷射压力和喷孔数的关系;以及喷射阀质量流量与喷射压力和环境压力的关系;为精确地控制天然气燃料喷射量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数值模拟了进气歧管内天然气喷流的发展过程,探明了天然气喷射对发动机工作过程可能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介绍了重力举升式粉罐车在进行远距离低速密相输送时罐内粉粒流态化的形成及在管道输送中总的压力损失与管道设置、气流速度、固气二相流浓度、卸料工作压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液化天然气(LNG)动力船舶设计中,船用 LNG 燃料储罐中的蒸发量和维持时间的计算,对于 LNG 动力船蒸发气体处理系统的设计有着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 LNG 平均蒸发率的LNG 燃料储罐蒸发量和维持时间计算方法。利用传热学公式,对储罐分别装液氮和 LNG 时的蒸发率进行分析,得到储罐的液氮静态蒸发率和 LNG 静态蒸发率之间的关系。根据不同压力下的 LNG密度和汽化潜热的关系,得出储罐内部压力在小范围变化时的平均蒸发率计算公式。运用计算所得的 LNG 平均蒸发率推导出 LNG 蒸发量的计算公式,根据蒸发后储罐中气体质量的变化得出维持时间的计算公式。最后,以某20 m3 LNG 储罐为例,分别使用基于 LNG 平均蒸发率的方法和基于液氮蒸发率的方法计算了该 LNG 储罐的蒸发量和维持时间,其在维持时间内的蒸发量分别为20.72 kg 和34.1 kg,维持时间分别为21.64 d 和13.15 d,基于 LNG 平均蒸发率方法比基于液氮蒸发率方法得出的蒸发量少13.38 kg,维持时间多8.49 d。使用这2种方法进一步计算了蒸发量随时间的变化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2种方法计算的储罐蒸发量随时间的变化总体趋势相同,但蒸发量和维持时间差别较大;与基于液氮蒸发率的方法相比,基于 LNG 平均蒸发率的方法所计算的结果更接近实际值,能更好地指导 LNG 动力船蒸发气体处理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
天然气发动机高压共轨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天然气的气体特性,建立了基于AMeSim的"两级调压"共轨系统模型。为研究天然气发动机高压共轨系统的动态特性,以压力波动幅值为控制目标,综合分析了转速、共轨腔容积、长径比和共轨腔压力等对压力波动幅值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并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控制系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联合仿真系统能够反映天然气发动机高压共轨系统的实际工作过程,所采用的控制策略能够减小共轨腔中气体压力的波动,为天然气高压直喷发动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