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许多航海者都有着这样的经历:当船舶快要抵达锚地时,由于锚地水域的限制,以及锚位点的设定(通常由港方指定),还有其他抛锚船的存在.留给船舶的回旋余地就特别狭小。抛锚者也就需要时刻把握并控制船舶动态,并对他船进行避让.以便安全地抵达锚地及时抛锚。因此,掌握一种能随时确定本船与锚位相对距离与方位的方法,从而及时控制好船舶,把握好时机.对于抛锚而言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4.
5.
为确定液化天然气码头应急锚地设计环境条件,进行数值计算方法研究。采用国际主流规范的相关规定,系统分析LNG船船舶环境荷载和锚泊荷载的计算方法,得出锚地的大型LNG船舶在不同等级风速、波高和流速等环境荷载组合工况下的外部环境荷载和在不同底质环境下的锚泊荷载,初步确定决定LNG应急锚地设计环境条件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底质情况下大型LNG船舶应急锚地的极限环境标准。论证船锚参数、锚地底质和水深对于应急锚地极限环境标准的重要影响,提出LNG应急锚地的风速上限标准和建议措施。研究方法可用于LNG应急锚地的前期选址,节省试验研究时间和成本。 相似文献
6.
现有M/M/S排队论模型在用于计算港口锚位数量时采用的公式较为复杂。本文对基于排队论的港口锚位数量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给出了快速确定锚位数量的图表方法。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介绍悬链计算新方法及港口单锚泊稳定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一种悬链静力计算的新方法。它是利用直角坐标系,从悬链基本方法出发,推导并建立悬链几何、力学为特征的计算式,同时还给出自悬链和约束链链型的判别式。在锚泊过程中,锚驻力是决定锚泊稳定平衡的关键条件。文中例举了两种不同系泊力,计算悬链几何、力学诸参数,并说明锚泊稳定或不稳定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2.
13.
分层总和法计算高速公路沉降的修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非线性有限元计算,得出一个与路堤填筑高度及地基土体压缩模量有关的沉降综合修正式子,它使得单向分层总和法中的e-lgp法的计算结果修正后能够考虑土体侧向变形。实例验证表明:经此式修正后的沉降值更接近实测值,误差很小,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合理地评估通用泊位的设计通过能力,对最大程度发挥港口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以《海港总体设计规范》中的两个泊位设计通过能力计算公式为依据,分析了两个计算公式的差异及其转化关系,提出了人为分解作业天数或泊位利用率的计算法,以及以吞吐量为比例因子的计算法。北方某通用泊位工程的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规范中的两个计算公式都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根据两种计算处理方法得到的通过能力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两坝十三闸联合投入运行,极大地改善了长江上游通航条件,降低船舶水运成本,促进长江航运的发展,货运量不断攀升,2011年提前达到通过能力1亿t。货运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船闸通过能力不足引起的船舶积压问题日益严峻,船舶待闸问题已成常态。加强梯级枢纽锚地工程研究与建设,是保障梯级枢纽船舶待闸安全、开展安全检查、维持通航秩序、提高通航效率的迫切要求。因此,通过梳理梯级枢纽锚地的功能定位及布局要求,结合两坝船闸匹配运行等调度技术的进步与方法的创新,最终提出了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锚地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6.
17.
对《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99中航道宽度计算公式提出不同见解,结合实际工程分析其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修正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
条帚门外锚地是直接服务于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的大型锚地.拟建锚地位于我国典型的岛礁群港区,周边条件复杂、制约因素多,锚位需求大、功能类型多,锚地布局复杂.分析锚地服务港区和工程海域的制约因素,对锚地选址进行论证,通过锚地类型和锚位需求数的综合测算,提出基于锚位分区布局下的锚地平面布置和锚地容量计算,并对进出锚地的交通组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