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汽车与配件》2009,(9):11-11
陶氏化学粘合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正日益广泛,其粘合剂可以保证熔合线的连续性,使车身更坚固、更安全,而铝和高强度钢材等减重材料的运用则使轻量化设计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
正轻量化车身是目前乃至将来车身制造主要发展趋势,全铝车身就是轻量化车身的典型,因此,铝车身维修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车身维修的研究方向,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铝车身维修中的胶粘铆接技术。一、铝车身维修之胶粘铆接技术铝车身维修主要为三大类:铝整形技术、铝焊接技术、铝胶粘铆接技术,本篇主要介绍铝胶粘铆接技术。胶粘铆接施工流程与注意事项1.板件胶粘铆接前处理在实施胶粘铆接前,首先要对原车  相似文献   

3.
车身镀锌钢板激光搭接焊焊缝成形及焊接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激光加工技术的发展 ,其在汽车工业的应用步伐逐渐加快,特别是车身激光焊接技术,在提高汽车生产制造水平、提高生产效率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车身激光焊接技术可降低车身质量、提高车身的装配精度、增加车身的刚度、提高车辆安全性,因此成为汽车制造商关注的高新技术,在国外先进汽车工业中应用效果显著。汽车技术的进步,对车身材料、连接结构、连接性能等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车身件的焊接难度不断加大。激光搭接焊是激光焊接在车身应用中的一种焊接形式,其焊缝状态与分布直接影响焊接质量。本研究工作针对车身镀锌钢板进行激光搭接焊试验,分析其搭接间隙、焊缝成形和焊接性能,以控制车身激光焊接工艺质量。  相似文献   

4.
朱俊 《汽车与配件》2014,(41):63-65
车身冲压成形技术是汽车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次车身的更新换代都需要开发相应的专用模具和增加必要的生产线。因此在车身冲压生产中,如何提高冲压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正确选取和采用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等是冲压技术中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高强度钢是车身轻量化的主要材料,高强度钢成形技术是其在车身上应用的关键。文章在介绍高强度钢分类的基础上,综述了冷冲压成形、热冲压成形、辊压成形、液压成形、变厚板成形技术的工艺原理、技术特点和发展动态,简述了高强度钢在国内外车身轻量化项目及欧洲车身会议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包崇美 《世界汽车》2020,(2):104-105
车身技术是车辆开发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车身的结构强度、轻量化系数等性能指标直接关系到车辆的最终品质。在汽车工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车身技术在不断突破和创新。于2017年首次举办的中国车身大会搭建了汽车车身相关领域技术交流平台,截至2019年已连续举办了三届。2019年10月底,2019第三届中国车身大会在澳门顺利举办,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汽车品牌以及零部件企业及技术机构进行演讲和技术展示。  相似文献   

7.
轻量化是汽车节能减排的重要技术路径,车身轻量化相比其它性价比更高。文章探索了车身轻量化的技术路线,该技术路线通过轻量化设计、轻量化材料和轻量化工艺来实现。通过此方法的研究并在实际项目中得以应用,实现了在满足性能要求的情况下降低车身重量的目的,使车身轻量化技术水平和车身开发能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8.
一、奥迪车铝制轻结构车身的制造技术 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制造商认为,在轻结构车身中,可以采用诸如铝板、铝铸件和铝挤压成形件,将其连接成为车身。新奥迪A8车身就是这种结构的典型,本车型轻结构车身的制造过程及相关连接技术是专家们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将阐述逆向工程的基本概念,其次介绍车身逆向工程的基本原理、车身逆向工程中三坐标测量技术与原理,以及车身表面三维数学曲面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车身外形曲面光顺方法,和车身逆向工程中点数据处理技术、曲线曲面重建技术,最后结合福田重卡车身逆向开发项目,重点阐述车身逆向工程技术的应用与流程。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铝合金车身开发过程中的零部件安装点需求,急需开发和掌握铝合金车身紧固件技术。本文将铝合金车身紧固件技术分为机械连接、焊接两大类,分别介绍了工艺原理、技术特点及应用实例,对后续新开发铝车身部件紧固件的选型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在车身前期开发过程中,车身关键零件的造型直接对整车的成本、性能、可制造性、模具寿命、生产效率产生影响,本文重点研究了车身关键零件的概念、车身冲压同步工程在车身关键零件中的实施方法、工艺设计和模具开发,最后通过实例来介绍建立车身关键零件工艺数据库及设计标准的重要性。车身开发是决定整车竞争力大小和成本高低的关键因素,因而各汽车公司均把车身开发放在整车开发的首要位置。车身制造技术是整车开发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进入20世纪后,轿车车身结构设计技术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文章通过介绍车身布置新方案、空气动力特性、车身安全特性以及声振粗糙度(NVH)性能,阐述了轿车车身结构的新动向,如取消中柱;通过采用高强度钢、铝合金及塑料等材料,以及采用新型车身结构来满足碰撞要求,同时减轻整车质量。车身结构也越来越考虑到减少车身噪声源和噪声强度。  相似文献   

13.
汽车车身涂装技术的发展动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车身涂装是汽车制造过程中工艺流程最长、技术复杂程度最高的环节之一,近十几年来围绕涂装质量、环保、成本等诸方面的技术进步十分显著。从前无法实现的革命性新工艺和新技术也得到应用或即将应用,这些将促进车身涂装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综合介绍了车身涂装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及最新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车身制造工艺是车身开发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客户价值的关键环节。在产品开发中,早期体现车身制造工艺的要求是实现质量提升和成本降低的有效手段。文章概述了车身制造工艺的主要特征和车身开发流程,阐述了如何在技术和流程上早期体现车身制造工艺的要求,最后对技术开发与制造工艺相结合提出了新的展望。  相似文献   

15.
乘用车车身轻量化,需要新的车身材料,铝合金板具有重量比钢板轻的优点,因而成为白车身的首选新材料之一,从而在白车身制造中应用了铝电阻点焊技术、自冲铆接技术和旋转自攻螺接技术等新的连接技术。  相似文献   

16.
白车身主拼是指将地板、侧围、顶盖横梁分总成拼合后,焊接成一个精确、稳定车身结构的工艺。高柔性白车身主拼技术主要研究提高生产线柔性,解决白车身主拼工位车型混流能力低的问题,是汽车焊装核心技术,对汽车焊装工艺的进步与发展有重要意义。通过设计一种高柔性白车身主拼系统,放弃地板、侧围、顶盖横梁定位夹具自身混流方式,改为车型专属定位夹具,结合AGV物流转运和线外立体库自动存取技术,消除主拼柔性能力对白车身产品一致性和工艺面积的强要求,最终实现高柔性生产需求。该技术适合应用于高端汽车品牌,满足车型个性化、定制化需求。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汽车正朝着轻量化、高速、安全舒适、低成本、低排放与节能的方向发展。作为有效的节能手段,车身轻量化技术已经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文章主要根据国内车身轻量化发展现状,详细论述了轻量化车身的4种技术路线,并指出多种材料混合车身是车身轻量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正>汽车车身修复专业是我校新兴专业,是为了紧跟市场需求、紧跟行业发展、紧跟汽车技术发展而新设立的专业,它分为钣金和涂装两大方向。汽车车身涂装技术是汽车车身修复一门核心专业课程,是一门工艺类课程,是偏重实践,偏重工艺教学的课程。在国家高水平示范校、专业实训基地、江苏省车身修复特色专业建设中,在职教"三教"改革巨轮的推动下,为了实现学校内涵快速提升,我校与PPG工业公司庞贝捷油漆(上海)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PPG公司")联手创建成PPG国家级校企合作院校,大力推动汽车车身涂装技术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使汽车车身更加轻量化,各大汽车制造企业纷纷研制新材料,使汽车车身的材料日益丰富,不同材料的板件对连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车身接合技术分为热接合技术和冷接合技术。车身热接合技术(通常指焊接)指的是使用热量将材料、焊丝进行熔化,使分离材料产生原子结合力而连接在一起的加工方法,热量的产生方式可以是外部加热,也可以是内部产生,由于有的汽车材料对热量非常敏感,所以汽车车身上使用该材料的部位被限制或禁止使用热接合技术。  相似文献   

20.
车身轻量化是降低原油消耗与尾气排放的必要措施,而轻量化新材料的使用对多材料车身零部件间的连接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种趋势下,新的车身连接技术不断被开发出来并投入量产应用。常用的白车身零部件连接方式包括点连接、线连接和一般紧固件连接几类。本文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多材料车身机械点连接技术,分析了其原理、优缺点、应用和开发进展,并对其选择和应用策略进行了浅析,为多材料车身轻量化设计提供连接方法上的新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