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雯 《电动自行车》2011,(11):46-47
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电动自行车已经成为我们普通工薪阶层的首选私人代步工具。我国电动自行车的社会保有量已经达到了1.3亿辆,平均每10个人就有一辆。可以说电动  相似文献   

2.
正要生产出高品质、低成本的锂电自行车,就需要电动自行车与锂电池高度匹配,在技术和生产上共同进步。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锂电自行车陷入低价竞争的泥潭,整体推动锂电自行车产业良性发展。目前,国内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超过2亿辆,2013年电动自行车销量更是达到历史高峰3 505万辆。2014年上半年电动自行车销量同比已略有下降。电动自行车行业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后,行业已进入拐点,增速放缓甚至阶段性出现  相似文献   

3.
一、电动自行车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朝阳行业电动自行车是一种符合当今消费时尚的理想工具,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也是城市工薪阶层个人交通工具的最佳选择。我国是自行车的消费大国,自行车社会保有量近5亿辆,如果有10%被电动自行车所代替,就有近5000  相似文献   

4.
近10年来,我国电动自行车产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民生产业,电动自行车现在的社会保有量达到2亿辆。为推动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技术进步,规范企业生产,国家轻型电动车及电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牵头主编了标准QB/T 5282—2018《电动自行车用仪表》。此文从仪表的工作范围、单位及分度、车速表误差、紫外老化、静电放电抗扰度等方面对标准要点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5.
电动自行车作为低碳、便捷的代步工具,十多年来已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喜爱和依赖,市场保有量现已超过1.5亿辆,成为国内十分普及的短途代步工具。经历了十年的高速发展,目前电动自行车行业已进入饱和期。特别是今年以来,由于宏观经济环境不好,市场比较萧条。为了生存和发展,多抢得一点市场份额,很多企业采用了降价方式作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从而引发了整个行业的价格战。到处都是促销活  相似文献   

6.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作为全国的经济大省,广东要不要电动自行车这个价值达一千多亿元的巨大市场?我国自行车的保有量约5亿辆,如果其中的10%以电动自行车替代就是5000万辆,以平均2000元的价格来计算,最保守的估计也是1000亿元的大蛋糕,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7.
据统计,至今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超过1亿万辆,小小的电动自行车为解决我国的城镇交通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是人们当初根本没有预计到的。目前电动自行车所用电池绝大多数采用铅蓄电池,铅蓄电池生产和回收过程中的污染问题是目前一些城市禁止电动自行车上牌的原因之一。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寄希望于绿色电池产业,锂离子动力电池将对电动自行车行业进一步的发展起决定作用。随着休闲、运动及环保等趋势,欧洲电动自行车市场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相似文献   

8.
时事速递     
《中国自行车》2015,(4):16+18+20+22+24+26+28+30+32+34
<正>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我国自行车行业利税总额同比增长14.02%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4年1月-12月,全国自行车制造行业累计完成利税总额120.54亿元,同比增长14.02%。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我国电动自行车产量同比下降0.05%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4年1月-12月,全国电动自行车行业累计完成产量2 904万辆,同比增长-0.05%。12月份完成产量274万辆,同比增长-1.85%。  相似文献   

9.
2014年1-12月,全国电动自行车行业累计完成产量2 904万辆,同比下降0.05%。2014年12月,完成产量274万辆,同比下降1.85%。统计数据表明,电动自行车行业已经终结了之前的超常规发展时期,行业发展逐步放缓。这并不意味着行业"崩盘",而恰恰是行业发展回归常态、回归理性的一种表现。未来,我国电动自行车企业的发展难度将会增大,企业将面临全方位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0.
<正>据统计,至今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超过1.2亿辆,小小的电动自行车为解决我国的城镇交通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是当初根本没有预计到的。目前电动自行车所用电池绝大多数是铅酸蓄电池,电动自行车和车用铅蓄电池的发展相互促进,支撑了我国第一代电动自行车电池产业的发展,技术水平在此过程中得到大幅度提升的动力铅酸电池产业也推动了我国电动观光车、电动场馆车和低速电动四轮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吴铭 《中国自行车》2011,(12):10-13
电动自行车产业是一个中国原创、节能、环保的民生产业,经历了十余年的产业发展,形成了鲜明的中国特色。电动自行车以其经济、便捷等特点,成为群众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近年来,随着产业规模快速发展,市场保有量迅猛增长到了1.2亿。转型升级已经成为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类新型的交通工具,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据统计,至2005年我国电动自行车市场保有量约为1600万辆,蓄电池年需求量约为6000万只(包括替换电池),产值约为50亿人民币。而且它需求量激增的势头不减,估计到2006年底国内市场的保有量将达到2000万辆,蓄电池的需求量约  相似文献   

13.
电动自行车是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两个车轮、能实现人力骑行、电动或电助动功能的特种自行车。它作为短途代步的私人交通工具,有其他交通工具所不可替代的优势:操作简单、骑行舒适、便捷查人数的12.80%;浙江省至2004年底,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经达到150万辆(含超出标准的车子),仅杭州市就有30万辆;上海市的保有量已达到90万辆;成都也达到50万辆:南京市起步较晚,现在也有22万辆之多。正因为有广泛的需求,电动自行车产业发展很快,中国自行车协会1998年开始统计电动自行车年产量,当时是5.86万辆,  相似文献   

14.
<正>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明年将是"十二五"的开启之年。"十二五"是中国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对于我们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行业来说,同样是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行业上下积极开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之际,中国自行车协会于2010年8月10日在上海召开七届三次常务理事会,重点讨论行业"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力求细化和充实规划内容,达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扩大国内外市场需求等目的,实现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的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年产量近5 000万辆。作为低碳环保、方便快捷的绿色交通出行工具,电动自行车在我国“绿色出行智慧交通”体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电动自行车在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特别是电动自行车的非法改装、入户充电、不当使用等引发的火灾问题,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逾20年,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自行车生产和销售国,社会保有量已近3亿辆。然而,之前的GB 17761-1999《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已不适应发展的现状,因此修订"新国标"的呼声越来越强烈。2018年伊始,《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报批稿(下简称为报批稿)在京发布。这对电动自行车行业来说意义重大。本期杂志的专题《凝心聚力,共同迎接"新国标"时代》,报道了多年来在中国自行车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并实现良好开局的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在良好的宏观经济形势下,2006年我国自行车产业实现了持续稳定发展,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调整继续深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自行车产量稳中有升,产销两旺,电动自行车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根据统计局和各地协会提供的产量数据;据目前掌握的交叉重复计算的情况进行了初步减量调整),2006年我国共生产自行车约为8500万辆,电动自行车约为1950万辆,分别同比增长5.7%和61%。  相似文献   

18.
作为全国电动自行车生产和销售龙头地区的上海市,社会保有量已过百万,业内权重极大,历来是全国市场的风向标,各方瞩目。要切实解决好电动自行车的售后服务质量问题,加快维修市场的净化规范,关键还在于要切实强化行业监管,从而打通各个环节。鉴于此,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决定从源头抓起,于  相似文献   

19.
正在我国,受道路、环保和经济的制约,汽车消费并不是老百姓出行的首选,而如今电动自行车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选项。作为一个社会保有量已经超过2亿辆,近几年来年产销量仍然保持在3 000万辆规模的产业,电动自行车粗放式的发展方式仍旧突出,低端化、同质化的市场竞争格局也仍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所以,行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面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动自行车产业在其布局、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20.
电动自行车产业兴起、发展时期,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已经进入完善、修订阶段,知识产权主要包括商标、专利等。电动自行车行业从起步阶段起就非常重视保护知识产权,不断总结提升技术进步的成果,进行规范化、标准化,上升为专利产权。经过十年的发展,从1998的5.82万辆增长到2008年的2188万辆,增长400%。电动自行车总产值达500亿元,年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总量的95%。全行业10年前电动自行车生产厂商不到100家,现在产品许可证发证数已达2600多家,电动车商标超过了1000个,从业人员30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