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道路交叉口沥青路面最常见的问题是车辙、拥包等永久变形病害。交叉口处车速低,沥青混合料性能下降;车辆加速减速转向等行为在交叉口路表施加应力;交叉口处交通渠化严重。以上因素使得交叉口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针对交叉口路面的特点,文中通过对城市道路交叉口路面病害的综合调查,为交叉口路面病害的原因分析,以及交叉口路面用混合料的设计制定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城市交叉口使用状况数据库的建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武汉市城市道路交叉口路面车辙成因,既有客观因素,如行车荷载、自然环境、材料特性,还有主观因素,如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结合交叉口路面的车辙成因特点和路面结构设计要求,划定了交叉口车辙处治范围,提出了双层改性和添加抗车辙剂的路面结构,辅以降温、标线移位等措施延缓交叉口路面车辙。  相似文献   

3.
王翼 《交通科技》2014,(2):77-80
为了找到影响长大纵坡沥青路面车辙的最不利荷载因素,从交通荷载的角度提出车辙防治措施,对坡度、车速和超载对长大纵坡路面车辙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分析和比较。研究表明,坡度对长大纵坡的路面车辙的影响较小;与坡度相比,较低的车速更易导致车辙病害的产生;车辆超载是导致车辙产生和进一步恶化的最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4.
干线公路交叉口路面由于受到车辆减速、刹车和启动的频繁作用,极易产生车辙病害。为了有效预防和处治交叉口路面车辙,研究确定交叉口路面容易产生车辙的区域即车辙易发区是首要工作。在定义车辙易发区含义的基础上,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干线公路交叉口路面车辙易发区的三维分布范围,并基于交通量建立了干线公路交叉口车辙易发区长度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5.
城市道路主要病害是沥青路面的车辙,也是导致路面平整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对交叉口沥青路面改造工程中三种新型改性剂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研究,选择合适的改性剂,对路面车辙问题解决可以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城市道路交叉口车辙形成机理,采用有限元模拟的方法,分析城市道路交叉口区域路面结构在温度-荷载耦合作用下,轴载作用次数、温度、水平荷载、移动荷载等因素对沥青路面力学响应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王楼至兰考高速公路长期的观测与调查,研究了车辙病害的发展情况、外部环境因素及其对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河南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病害与气温、交通荷载、降雨量等外部环境关系显著,高温以及重载车辆的反复荷载作用是造成车辙的主要原因;河南地区高速公路典型病害的发展可直接反应在路面平整度的变化中,车辙与平整度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可通过修复车辙来保证路面良好的平整度。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江苏省干线公路交叉口车辙病害,提高道路服务水平,通过对车辙病害的现场调查,分析交叉口车辙发生的成因。针对车辙的实际情况,提出适用于处治交叉口车辙的新技术,并通过对工程案例的跟踪观测,对其处治的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灌入式复合路面对于缓解江苏省干线公路交叉口车辙病害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沥青路面的车辙变形主要是由于沥青混合料在高温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引起的,山区长上坡路段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是在交通荷载长时间作用、高温和重载的综合作用下产生的。通过对贵州地区高速公路路面车辙病害问题的调查,分析了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车辙病害产生的原因,对长大纵坡路段车辙病害形成机理和解决措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重载交通、坡度、低速行驶是导致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车辙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对于山区高速公路长上坡路段的路面结构设计需要从车道设计、沥青混合料设计、路面结构组合设计等方面进行单独设计,从而提高沥青路面结构的抗车辙能力,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0.
车辙是沥青砼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文中结合107国道某段车辙发生惜况,从纵坡、车辆荷载、温度、施工等各个方面分析车辙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