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全球金融危机形成对实体经济的巨大打击下,与海空运市场密切关联的国际货代与物流业无疑也成了“城门失火”下的池鱼。联手抗衡危机冲击带来的市场挑战,已经成为当下中外货代的共识。  相似文献   

2.
陈双喜 《世界海运》2002,25(6):30-31,33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货代市场客观环境的变化,货代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小货代企业必须及时地发现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市场机会,寻求自己占领货代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实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核心竞争力的市场竞争策略,谋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加入WTO后对货运代理行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货运代理业是对外贸易的辅助性服务行业,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不仅海运货代,而且陆运货代和航空货代行业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截止2001年10月,经外经贸部批准的国际货代企业已达2800多家。与拥有大量运输工具和运输设备的承运人相比,货代行业的市场门槛并不高,加之缺乏规范的法律约束和有效的市场监管,目前在中国市场从事货代业  相似文献   

4.
成灶平 《中国水运》2011,(11):46-47
积极培育和大力发展货代企业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当前货代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概念、特点、结构和动力机制等方面对货代企业创新能力进行了研究,并且总结了提高货代企业创新能力的举措。货代企业创新能力是指在企业内外环境条件下,货代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为供应链中上下游客户提供的创造性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为企业带来持续经济效益、持久发展空间和长期竞争优势的多层次综合性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货运代理行业中,常常见到规模不大的货代公司为货代市场的激烈竞争而日夜操心。目前正在发展和成熟的中国货代市场也有这种现象,不少中国货运代理面对跨国经营的货代巨头在中国市场接连投入巨资,不断拓展市场的现实,确实有些紧张。  相似文献   

6.
董娜 《水运管理》2001,(12):15-18
一、在物流体系中的定位(一)货代公司演变及发展趋势 1.区域型货代 区域型货代是指货代企业在某个城市或省份占有很大市场份额,主要服务于地区型客户。它的优势在于对当地的客户和运输市场很熟悉并拥有堆场、仓库、报关行等配套服务设施;弱势是服务的市场太小,无法服务于网络型客户,造成区域内竞争压力大,利润难以大幅度增长。 二.网络型货代 网络型货代指的是货代公司在各网点的货运市场都占有一定比例的份额。这类货代公司的优势就在于有各地的网点,能提供多地域的网络服务。他们的网络越完善,则优势越明显,利润也越大。弱势…  相似文献   

7.
也谈出口拼箱市场的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桦 《集装箱化》2001,(5):9-10
近年来,国内出口拼箱市场上出现了"零运费"和"负运费"的现象.究其原因,众说纷纭,究其利弊,也各抒已见.笔者对这一现象也关注已久.认为出口拼箱市场上出现此现象,不能归咎为货代市场的开放,更不能归咎为境外货代办事处违规操作,这是货代市场开放中所出现的一个过程现象,它也是市场经济反映在货代竞争上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8.
吴明华 《航海》2008,(6):9-11
“2008年,货代、物流市场的整体走势和企业经营状况不很理想,比预期要差得多。” 年中之际,在盘点今年上半年货代、物流业的市场表现时,上海市国际货代协会副会长、东方国际物流集团总经理杨根直言道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中,从外部影响和内部因素两大方面作了分析,并对货代、物流企业积极应对当前及今后的市场挑战提出了“策论”。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货代市场正在走向分化,每一个货代企业都在这一自发的分化大潮中重新思索着自己的定位与归宿。2000年是这种分化的开始,2001年我们将看到这种分化所带来的更明显的效果。 2000年对于中国的货代业来讲,确实是  相似文献   

10.
郑勋 《集装箱化》2005,(11):24-26
近年来,国际货代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不断发生变化:2004年5月19日起,取消了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审批制度;2005年4月1日起,实施国际货代企业备案制;根据我国入世的承诺,2005年12月11日起,国际货代市场将全面放开,外资企业可以在我国设立独资的货代企业,开展国际货代业务。国际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