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杨港  邓健  刘少勇  曾笑涵 《水运工程》2022,(12):196-203
为了提高内河船闸调度水平、缓解船闸堵航情况,以我国内河水运梯级开发中最为广泛的单级单线船闸为研究对象,运用Arena仿真平台构建了船闸通航仿真模型,以汉江兴隆船闸为例,对单级单线船闸船舶过闸问题进行仿真。在此基础上,为了评价相关要素对船舶待闸时间的影响,开展了大量单因素和多因素影响下船舶过闸敏感性试验。采用数据拟合方法研究了单因素作用下船舶待闸时间变化规律和预测模型,采用BP神经网络构建双因素作用下的船舶待闸时间预测模型。检验表明船舶待闸时间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结合过闸预约制和预测模型提出了船闸优化调度策略,可为管理部门开展船闸科学调度提供有效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2.
多船编队自动协同过闸是一种能深入挖掘船闸通航潜能、保障航行安全的航运新模式。为评估和验证船舶编队过闸航行控制效果,研发了一种船舶编队过闸航行三维实时仿真系统。首先,设计了船舶编队过闸航行三维仿真系统分布式架构,结合船闸水域卫星图并利用映射技术构建了船闸水域场景地形,制作了基于Unity的船闸水域三维仿真静态和动态场景。其次,采用动态和静态模型相结合方式构建了船闸运行系统,并根据船舶自身尺度和船闸宽度等条件实时计算船舶编队状态,实现了船舶纵向、横向编队全过程三维实时动态仿真。最后,以船舶自适应巡航编队航行和多船双向编队过闸航行为验证实例,对船舶编队过闸航行三维实时仿真系统分别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系统能实时动态模拟船舶编队过闸全过程,并准确计算船舶编队过闸航行状态,可为未来实现船闸水域船舶编队航行提供重要的基础平台支撑。  相似文献   

3.
《珠江水运》2015,(4):46
<正>进入1月份,珠江水系航运生产保持稳定运行,大宗货物增速放缓;西江干线航道通航条件良好;长洲枢纽过闸船舶艘数和过货量同环比出现回落;西江水路运价环比略降,船舶周转率保持稳定。进入1月份,珠江水系航运生产保持稳定运行,大宗货物增速放缓;西江干线航道通航条件良好,因临近春运期,长洲枢纽过闸船舶艘数和过货量同环比出现回落;西江水路运价环比略降,船舶周转率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内河堵航现象的描述,结合具体案例对长三角地区堵航原因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和分析,揭示了导致频繁堵航的深层次的原因,指出除了采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航道通航条件以外,还必须采取先进的科学技术,实施全面建设、综合治理,才能长效解决长三角地区船舶堵航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11月14日,北江航道扩能升级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包括飞来峡枢纽、清远枢纽等五座千吨级船闸正式通航试运行,这也标志着北江航道即将由V级航道升级为Ⅲ级航道。这五座船闸的通航试运行,顺应了运输船舶大型化趋势,消除了船舶过闸拥堵现象,航道通航能力显著提升,252公里北江"水上高速"全线打通,至此,北江各枢纽  相似文献   

6.
李社平  邓伟 《水运工程》2022,(7):168-172
针对折线型引航道的新型布置方式可能存在船舶进出闸受限的问题,进行了上游引航道船舶过闸操纵仿真模拟试验。采用全任务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构建ECDIS及视景系统、建立船舶运动数学模型、模拟通航环境、建立拟建工程仿真试验模型、分析船舶操纵理论并计算。分析仿真模拟试验数据,从而验证过闸船舶的安全性和操作便利性,并对运营期船舶适航条件提出建议。试验结果表明:1)临淮岗复线船闸上游折线型引航道布置是合理的。2)将左侧警示分隔墩分布长度适当调整后可满足2 000吨级船舶过闸通航要求。3)运营期应关注气象条件,确保船舶安全通过。  相似文献   

7.
邹开明  李俊 《水道港口》2012,33(6):510-514
结合枢纽整体水工物理模型试验、船模试验结果,针对"曲进直出"和"直进曲出"两种方案,从口门区通航条件、船舶过闸效率、枢纽湘江大桥的跨径布置、预留二线船闸的施工影响和对枢纽泄流能力的影响等方面对土谷塘航电枢纽工程船舶进出闸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最终确定船舶进出闸方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汉江梯级枢纽首次生态调度实施以后,汉江兴隆枢纽常年库区新河口河段航道弯曲出浅的问题,对水文条件、河床演变和航道尺度进行分析,探究汉江梯级枢纽生态调度对兴隆枢纽库区航道的影响,预测库区航道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汉江梯级枢纽首次生态调度期间,兴隆枢纽库区水位陡落陡涨,水流比降流速大,兴隆枢纽库区马良—沙洋河段过渡段航道稳定性差,调度历时短导致过渡段航槽缺乏足够的水流冲刷而出现碍航情况。预测远期马良—沙洋段过渡段均可能存在航道摆动的现象,且河槽将呈淤积趋势,航道条件可能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9.
传统船闸通过能力的计算基于简单手工排挡得到的主观结果,不能反映船舶随机到闸的动态过程,也未体现出船闸的服务水平。为了全面反映并合理评估船舶随机到闸和船闸运行调度对通过能力的影响,开展船闸通过能力仿真研究。根据航道内船型的比例自动生成船舶随机到达过程,采用最优配比排挡策略和顺序服务排挡策略进行调度,运用两个经典的运筹学模型(二维装箱问题和背包问题)进行过闸船舶的组合和一次过闸总吨位的计算。以此理论为支撑开发了船闸通过能力仿真计算软件,可较好地弥补现有计算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为充分发挥江汉运河"黄金水道"的作用,2016年,湖北省江汉运河航道管理处联合武汉理工大学成立课题组,对江汉运河船舶运输组织模式进行了专题研究。课题组实地走访了长江和汉江辐射区域主要节点城市的港航海事部门、典型船公司和货主企业,对江汉运河船舶过闸数据进行了研究,于2016年10月28日形成江汉运河船舶运输组织模式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11.
随着长江数字航道建设的不断深入,长江电子航道图即将正式对外推广应用,这对长江航道全线船岸间的无线通信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别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两大运营商的3G无线网络进行实地测试,对比分析其信号覆盖情况。在此基础上,就长江航道环境下如何提高通信保障能力提供了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2.
舰船供电生命力测试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目前舰船供电生命力的实际测试问题,从供电生命力的设计原则和电力系统组成两方面出发,对测试指标及测试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合某型舰船性能鉴定工作,设计形成一整套试验方案,并进行实船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案克服了原来的软件设计模拟评估这一缺陷,可为后续舰船性能鉴定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也可为舰船生命力评价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胡昊 《港工技术》2021,(1):73-76
波兰希维诺乌伊希切~什切青航道疏浚工程是欧盟的一项重要工程,该疏浚工程具有航道里程长、水域条件多样、与多种现有设施发生冲突、工程区域内存在沉船和危险爆炸物等特点;同时施工还需要在欧盟严格的环境保护要求下进行;本文根据该工程的特点,对疏浚工艺进行了研究,结论可为相关工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半潜式平台系泊定位控制系统的研究成为开发深海资源的重要关键技术。针对于此,建立了深水系泊试验控制系统,采用自动定位控制、PLC和变频控制技术,实现对实物和模拟锚机的收放索的控制,以达到模拟平台的位移目标。深水系泊自动定位试验系统的研制,对于我国半潜式平台的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长江太仓—南通河段河道演变特性与航道治理思路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晓云 《水运工程》2012,(4):102-110
长江太仓—南通段深水航道治理是江苏省境内12.5 m深水航道建设的首期工程。该河段地处长江潮汐河口的过渡段,径流与潮流强弱交替变化频繁,水沙运动复杂多变,洲滩冲淤演变剧烈,航道条件极不稳定,治理难度大。通过长期观测分析,辨析河床演变规律,揭示碍航浅区成因,从疏浚、全面控制洲滩形态、控制洲滩关键边界等不同治理对策进行深入研究,形成"稳定航道主边界、增强浅区落潮动力"的治理认识。目前,控制洲滩关键边界、利用河流动力延伸工程效力的治理方案已通过审批,即将开工实施。  相似文献   

16.
吴子江 《船舶工程》2015,37(S1):27-29
为了解决某船试验中船体异常振动的问题,技术人员以船体结构有限元模态分析为基础,结合经典传递率或耦合度模拟和水面船舶主要激励源诊断,提出了局部船体结构出现异常振动的可靠评估方法,该评估方法的实用性及可靠性也得到了实船航行试验的结果验证。  相似文献   

17.
数字式舰炮指挥仪检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数字式舰炮指挥仪维修保障中存在的测试难题,数字式舰炮指挥仪检测系统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多路分时数据采集和模块化技术实现了指挥仪外围设备输入输出信息的模拟,为指挥仪提供了接近实装的调试环境;研究了基于该系统的指挥仪输入输出通道、静态解题精度、动态解题精度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aISR系统测试评估中的剧情产生问题,基于Maplnfo公司的MapX控件技术和CISR系统剧情仿真需求,设计了C-ISR剧情仿真系统的结构,实现了剧情仿真的关键模块。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灵活性,为C4ISR系统的测试评估提供了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19.
材料本构关系的准确程度对结构数值仿真分析的结果影响很大。对于受冲击载荷的金属结构,材料特性还与应变率关系密切。通过分别采用Hopkinson压杆实验系统与WDW3050微控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了1Cr18Ni9Ti钢的动态与静态性能测试,得到了本构方程的表达式,为后续的结构抗冲击仿真分析提供了较为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20.
船舶在狭水道或进出港航道航行时,为确保船舶航行在预定的航迹线上,传统的定位与导航方法大多是利用助航标志。本文基于GPS、船用雷达(ARPA)和电子海图(ECDIS)等航海仪器与设备功能特点,就船舶运用GPS、船用雷达和电子海图以确定船舶在狭水道航行的航迹线方法作了研究,并就方法的运用提出了相应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