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目的:本文对滑坡的性质在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陡倾岩层产生滑坡的机理,在局部短轴构造地段出现“S”形褶曲,在坡体内形成上陡下缓的地质结构模式.查明了发生在很少方量的开挖后产生深层岩石滑坡的原因.针对这类岩石滑坡的原因,提出将桥梁方案改为路基通过的防治对策主要是为了避免在滑坡治理后产生压密变形对桥梁产生不可逆转的破坏.研究结论:陡倾顺层岩石滑坡是不常见的、规模巨大、发生机理复杂的滑坡类型之一.对滑坡的研究重点是在滑坡坡体结构的调查基础上对扰动因素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对滑坡的治理工程要和主体结构物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研究,最大限度地减少滑坡对主体结构物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从宏观区域地质条件入手,对襄渝线后河沿岸滑坡的发育规律进行深入分析,认为该滑坡类型有如下几种:顺层滑坡、切层滑坡、风化层滑坡及土层滑坡.对滑坡的稳定性和地下水进行了调查,对滑坡地貌和似滑坡地貌的特征进行了区分.为稳定线路方案提供了准确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我国滑坡灾害分布不均,不同的省份滑坡发育程度因受地质及人文环境的影响而存在较大差别.为了有效地掌握我国各省份滑坡的发育程度,本文利用数据库中所收集的国内31个省份的737处滑坡体积在[0.5万方,2500万方]的滑坡样本,对全国不同省份的滑坡贡献率进行研究.研究结论:川、渝、鄂、甘、陕、晋、黔、湘、藏、云10省对我国滑坡的贡献率较大,占总滑坡样本中滑坡贡献率的60.1%,为滑坡危害性较大的区域;辽、新、赣、苏、宁、黑、吉、鲁、琼、津、沪11个省市的滑坡贡献率较低,占总滑坡样本中滑坡贡献率的13.4%,为滑坡的相对不发育区.通过对我国各省份的滑坡贡献率研究,将我国各省份的滑坡发育程度进行了有效的分类,能很好地为我国建设规划及滑坡的预防方面提供有效的参考,为滑坡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王旭 《铁道勘察》2011,37(2):95-99
王家墩滑坡为宝兰客运专线沿线巨型古滑坡群.在工程地质、水位地质调绘、钻探等基础上,详细阐述了王家墩滑坡的特征,对滑坡进行了分区,并分别评价其稳定性,对隧道工程地质选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曹家坡滑坡工程地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家坡滑坡是对山西中南部铁路线位影响较大的不良地质,为保证线路施工及将来运营的安全,需要对该滑坡地质特征进行深入研究.从区域地质入手,对曹家坡滑坡的工程地质特征、水文地质特征、地质构造等进行了探讨;对滑坡的特征进行了野外调查,判明了滑坡体及滑床的岩性特征,确定了滑坡的规模和类型,对滑坡有了初步的认识;从滑坡体成分含量、地形地貌、软弱结构面、地下水、地表水及力学性质多方面分析了滑坡形成的机理和原因.根据上述成果,对滑坡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确定滑坡在目前情况下是稳定的,但在外界因素影响下有可能复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措施及解决方案,为线路走向提供了设计依据,为工程施工及运营提供了安全保证.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本文对隧道口滑坡的影响因素和处理措施进行探讨,解决有效控制滑坡体滑坡的处理措施. 研究结论:滑坡带在水的作用下抗滑力减小,隧道口人工开挖或爆破是造成滑坡的主要原因.滑坡体经过地表排水、喷射混凝土,在隧道开挖前修筑重力式挡土墙,超前进行管棚预注浆,在隧道施工中使用钢支撑、注浆锚杆、固结灌浆、衬砌等处理措施,可有效控制滑坡体滑坡.  相似文献   

7.
向俊红 《铁道勘察》2009,35(4):27-28,80
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是研究滑坡工程的源头.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特别是工程活动的大量发展,滑坡作为一种地质灾害,其严重的危害性已经给人类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在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8.
论述在滑坡上缘有城市道路和住房建筑条件下的滑坡治理的一种方法.主要介绍如何根据滑坡发生发展情况,进行抗滑设计.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广大的中西部山区铁路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工程修建引发的滑坡也不断增加.滑坡属不良地质,对工程影响极大.因对滑坡认识不足而在工程建成后出现问题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屡有发生,正确认识滑坡,对其稳定性做出正确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总结博尔博松工程滑坡经验教训,分析滑坡形成机理,产生原因,提出处理措施,对保障铁路建设,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论:山区铁路选线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顺层斜坡地段不宜"大填、大挖",破坏山体的稳定性;在顺层斜坡地段修建工程时,临时支护措施要加强,长大顺层斜坡地段线路应以绕避为主.  相似文献   

10.
平武县大桥镇斩龙垭滑坡抗震减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为了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确保生命和财产安全,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对四川平武县大桥镇斩龙垭滑坡的抗震减灾进行研究,为政府相关部门编制防震减灾规划提供有关基础资料,和采取抗震减灾措施提供依据.研究结论:受汶川"5·12"特大地震的影响,斩龙垭滑坡滑坡方量约118×104 m3,属于大型滑坡,滑坡形成的环境条件和滑坡加剧发展的外部诱发因素很多,且现今一直在滑动变形,直接威胁到平水公路的通行及民房农田的安全,一旦形成堰塞湖,将对上下游造成巨大损失.通过对滑坡诱发因素、形成的条件和造成的危害的论述,据此对滑坡防治效益进行了评估,如能及时对滑坡进行治理,将大大改善和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