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武汉市是"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青山港位于青山示范区,属该示范区重要的排水廊道。采用多层次的"海绵城市"生态措施,重新对该港渠进行了整治。根据评估,整治之后的港渠可满足武汉市"海绵城市"主要控制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正>武汉市今年将投资3.1亿元,对塔子湖、墨水湖等6个湖泊实施截污治理。为深入保护、修复湖泊资源,去年初,武汉市政府启动“清水入湖”计划,用3年时间,对中心城区尚未完全实施截污的20个湖泊实施截污,去年,共投资2.7亿元对首批8个  相似文献   

3.
调蓄湖泊在城市内涝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城市遭遇多场长历时强降雨时,若调蓄湖泊未及时腾空库容而漫溢,易引发系统性内涝灾害。为评估调蓄湖泊应对多场长历时强降雨时的防灾韧性水平,结合武汉市实际,提出了湖泊退水时间评价指标。以武汉市最大的3个湖泊水系为例,基于构建的湖泊水系水动力模型,模拟了100 a一遇不同超长历时设计降雨下的重点湖泊水位变化。结果表明:遭遇1 d设计降雨时,汤逊湖、东湖模拟最高洪水位均未超过控制最高水位,但退水时间较长,分别达到9 d、3 d+6 h;退水期间,再次遭遇强降雨时,存在较大内涝风险。该研究可为平原河网地区排涝标准的制定及排涝设施规模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该文从东营市水系现状、规划目标、规划原则、水系的功能定位、平面布局、水源、水循环、水质保持及修复,以及水系规划对城市防洪排涝的积极影响等方面,简要地介绍了东营市中心城区水系规划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中心城区外的高速公路、快速路进入中心城区后,将对中心城区交通产生重大影响。以武汉市为例,通过研究衔接道路的断面型式、非直线系数等因素,来分析影响情况。为减少对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中心城区外高速公路、快速路不一定都要进入中心城区;不宜衔接非直线系数小的直线型快速路;衔接段采用地面形式劣势多。该研究可以为大城市高速公路、快速路布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GIS空间分析技术,诊断1950年以来上海中心城区的河网水系变化特征,及其对水系连通性和城市水安全的影响.研究表明:(1)采用景观生态学方法中的廊道连接率、环路指数等连通性指标,较好地诊断了河网地区的高密度网状水系结构特征及其变化过程,四个典型河网连通指标之中,以环路指数对水系结构演变的响应较为敏感.(2)近70年来,上海中心城区河网密度下降了68.54%,消亡河道多为1 km长度以下末端村镇级河道,占总消亡河道的77.13%.(3)1994年之前区域水系连通性指标高于1,而此后开始低于1,河网水系环路指数剧烈下降,上海中心城区基本不再具有典型的网状水系结构特征.(4)河网萎缩导致水面率锐减和河网连通受阻,近70年来,雨水泵站排水能力增强与河网总长度和河网连通性变化均存在显著的响应关系,其中对河网总长度变化的响应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武汉市湖泊管理现状和武汉市"智慧湖泊"项目内容。"智慧湖泊"即通过新建视频监控平台,接入多个视频监控前端设备,并建立湖泊地理信息平台和湖泊形态分析平台。针对该项目论述了其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南平市作为闽北山水城市的典范,其独特的山水环境基底与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塑造出宝贵的山水城市历史景观。本文以南平市武夷新区(建阳中心城区)为例,针对区域内现状水系缺乏、沟通性较差、山洪频发、排涝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通过河湖库塘水系新建改建、水系连通、水环境综合整治等方式水系进行重新规划,以实现完善城市水系布局、实现水系互联互通、保障城市洪涝安全的目标,为后续同类型城市水系连通规划提供了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在武汉市"十二五"规划汇报会上,湖北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杨松和市长阮成发都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武汉市轨道交通建设大规模全面提速,远城区要全部通轻轨。武汉市城市空间布局实行"1+6"格局,即在三环线以内建设主城区,在6个远城区各  相似文献   

10.
工程聚焦     
武汉拟投粼6亿元建设武湖长江公路大桥2011年8月4日,记者从武汉市交委了解到,武汉市四环线通道——武湖长江公路大桥正式面向全国开展投资人招标工作,投资估算为46.55亿元。四环线位于武汉绕城高速公路与三环线之间,全线穿过洪山区、汉阳区、青山区3个中心城区,黄陂区、东西湖区、蔡甸区、江夏区4个远城区,以及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相似文献   

11.
“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总体构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是个多湖泊的城市,被誉为百湖之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湖泊的污染程度和水生态系统的破坏程度都到了非加快治理不可的地步。该文介绍了武汉市水生态环境概况及“大东湖”地区水生态环境概况,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设计了“三大工程、一个平台”的“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的总体构架,并阐述了该总体构架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2.
荆州市中心城区防洪排水工程建设介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荆州市区南“枕”长江 ,北“抵”长湖 ,俗称“头顶一条江 ,脚踏一盆水”。四周被“四湖”水系所围 ,城市防洪排水地理环境特殊 ,长江枯水位时 ,水面比市区还高出近 9m ,城市排水大多靠抽排出江、出湖 ,排水和防洪是全国最复杂的城市之一。笔者根据自己在荆州多年从事排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的调研资料 ,撰写此关于荆州市中心城区防洪排水工程建设的调研报告。  相似文献   

13.
陈州古城四面环湖,不仅风景秀丽而且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由于生活污水长期直接入湖,已造成湖水水质污染。为有郊遏制陈州古城的外湖、内湖水质的进一步恶化,该文通过对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地形地势的分析,并结合其经济发展水平、现状排水体制等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县城排水系统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城中湖汇水区建设强度高、人口密度大、水体水质难达标等问题,以武汉市武昌区沙湖为例,分析“建公园”“截点源”“水系连通”“控面源”“减内源”五大措施在沙湖水环境治理中的效能,提出城中湖水环境治理应分析水体污染成因来源,因湖施策,精准发力。  相似文献   

15.
高栏港经济区内河网密集,水系交错,水动力条件复杂。河道(涌)兼顾行洪、纳潮、排涝以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多重功能。同时,该区域水系溪、湖、河、湾、海交融,区域内的水闸、泵站等水利工程的运行调度,对水动力变化影响较大。为进一步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有效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完善水治理体系,本次研究完善区域水系布置,提高区域防洪、排涝能力,调整水利工程调度方案,优化各类水利工程设施的布局和规模,恢复河涌活力,可为其他河网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四新大道是武汉新区城市中心的主轴线,景观性要求高。该文结合当地风景特色和城市总体规划,介绍了四新大道十三座景观桥的桥位布置及桥梁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更新及双碳背景下,老城区水环境的改善与提升是目前各城市亟待解决的难题。以漳州市中心城区内河水系水环境治理为例,从河流生态系统的角度结合模型分析论述水体污染的根本原因和实质,提出改善水环境与提升水生态功能的方案建议,为项目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城市整体水环境的提升提供参考。通过技术方案的应用与实施,使得水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黑臭水体得到治理,改善水环境,修复流域生态属性,助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施,带来良好的生态环境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减少以集装箱卡车运输为主的港口公路集疏运给城市交通和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集装箱港区逐步提出一种新的可持续 发展运输模式———地下物流系统,以解决当前港口城市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 针对上海外高桥至嘉定线的地下物流系统布局方 案,根据预测的外高桥港区港口公路集疏运交通量,从碳交易、时间、成本3个角度,建立综合运输网络优化模型,以此分析在集装 箱港区实行地下物流系统的合理性; 利用Lingo12求解获得综合运输网络运量的分配,得到引入地下物流能够降低成本支出的结 果,同时达到节能减排和缓解交通拥堵的目的。 此外,对碳交易价格和地下物流系统运输单价的合理区间进行讨论。 试验结果可 为地下物流系统建成后货物配送计划和实现综合运输网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刘军  于国伟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9):86-89,109,322
该文介绍了兰州市区河洪道综合治理的研究。兰州市是西北干旱地区典型的河谷盆地型城市,将对位于市区中心地段的洪道进行资源化综合治理。对洪道沿线的土地开发,优化沿线土地利用结构、资源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模式有着积极的意义,可以重塑兰州城市形象,提升城市中心地区的服务功能,创造多层次、个性化的城市空间质量环境和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