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锚固岩体的模型试验和对一个简单算例的分析,认为在计算中要较真实地反映出锚杆的支护作用,则在选择计算参数时,必须考虑锚固岩体力学性质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将锚固岩体视为“承载环”的新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FLAC3D有限元为主要工具,对锚杆在大变形破碎岩体中的支护作用进行了研究分析。指出锚杆在大变形破碎岩体中的支护作用明显,它能够控制隧道在开挖后的变形。锚杆的长度和间距对支护效果有影响,设计时应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最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3.
以贵广高速某铁路隧道为依托,采用离散元UDEC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对软弱破碎围岩的破坏模式和系统锚杆支护效果进行分析,可知:隧道开挖产生临空面,易引发节理结构面的破坏,拱部岩体首先出现破坏;系统锚杆能使洞周竖向、水平位移与塑性区得到有效控制;注浆加固不但使锚杆的销钉和组合梁作用更为显著,而且还有效提高了围岩的自承能力。通过分析建议取消拱部系统锚杆,加强侧墙锁脚锚杆。  相似文献   

4.
岩体作为建筑结构的基础,有时要承受巨大水压力的作用,文中提出了考虑岩体渗流作用影响的岩体参数识别方法,并对此方法的收敛性进行了讨论,同时通过数值算例研究了渗流作用对岩体参数识别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岩体中有水压力作用的情况下,进行岩体参数识别时,不能忽略渗流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预应力锚杆框格梁加固岩质边坡时常用计算模型,指出采用文克尔地基模型对岩质边坡框格梁的内力进行分析计算是适当的;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给出了天然状态下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换算基床系数的回归公式;基于文克尔地基模型理论,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得出了框格梁内力简化计算方法。研究表明:岩质边坡上的预应力框格梁反力分布不均匀,其反力呈锚杆结点下集中的趋势,实际在进行框格梁梁底反力和内力计算时,应考虑框格梁与边坡岩体的相互作用;与常规设计方法相比,基于文克尔地基理论得出的简化计算方法更加合理经济,截面尺寸和配筋率优化达到30%以上,可为该类型支护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层状岩体高地应力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层状岩体的不同倾角对高地应力隧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地应力隧道相对于普通地应力隧道,其支护结构承受的荷载更大,隧道的稳定性问题更加突出;在25°~65°范围内,锚杆轴力随岩层倾角增大而增大的趋势明显。结合分析结果,通过将锚杆与岩层大角度相交,使多层岩体串联,从而增大了岩体层间阻力,减小了层间剪切错动的可能性,使锚杆充分发挥销钉的作用,减小了支护结构受力,增强了隧道围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岩体边坡中地下水的存在性态及作用机理分析 ,提出了实用排水模型 ;建立了排水微分控制方程 ,通过敏感性分析求解此方程而得到岩体中地下水的优化排水方向 .此成果在岩体边坡地下水渗流、库岸边坡岩体中地下水的有效排泄、岩体滑坡有效排水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丰富了岩体水力学及山地灾害学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8.
采用二维有限元方法,模拟了不同质量级别(Ⅰ、Ⅱ、Ⅲ、Ⅳ、V类)的岩体在不同反力锚杆间距和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变形试验;分析了锚杆反力对试验点所造成的变形量.研究表明:由锚杆对岩体施加反力所导致的试验点减少的变形量,在相同的岩体质量级别和反力间距情况下,随着应力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的反力间距和应力状态情况下,随着岩体质量级别...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岩体边坡中地下水的存在性态及作用机理分析,提出了实用排水模型;建立了排水微分控制方程,通过敏感性分析求解此方程而得到岩体中地下水的优化排水方向.此成果在岩体边坡地下水渗流、库岸边坡岩体中地下水的有效排泄、岩体滑坡有效排水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丰富了岩体水力学及山地灾害学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0.
山区高速公路顺层岩质深路堑路段,岩体经过较大的施工开挖及雨水浸渗后,往往容易产生顺层滑坡,预应力锚杆加固边坡通常是解决岩体顺层滑动的有效措施.结合工程实例对锚杆的布置、锚固段长度等进行分析,对预应力锚杆锚固边坡设计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