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连续式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具有生产效率高、能耗少、维修保养少、沥青用量控制准确、生产质量稳定等诸多优点,本文从双滚筒连续式拌和设备的概述出发,说明了配合比设计中连续式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与间歇式拌和设备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的区别,分析了影响连续式拌和设备拌制沥青混合料质量的因素,进而探讨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质量是影响路面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沥青拌和楼生产过程质量状态的正常运作是保证沥青混合料质量的关键.通过分析热拌沥青拌和楼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指标来评价拌和楼的质量状态,从而能够有效判断拌和楼工作是否正常,然后决定是否调整拌和楼.  相似文献   

3.
朱胜利 《公路》2005,(8):350-352
立足沥青拌和站,分析原材料及拌和设备性能对沥青混合料的影响,浅谈拌和设备管理及混合料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热拌沥青混合料拌和质量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所铺筑路面的质量,因此必须加强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控制.重点阐述了拌和设备的选型,拌和设备的检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试拌试铺及拌制过程中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控制,以及热拌沥青混合料各种指标的质量检测.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沥青混合料拌和流变特性、确定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以及合理选择拌和时间,使用自主研发的沥青混合料拌和流变仪确定了沥青混合料拌和的转折温度点,通过均匀能耗原则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并通过转速-扭矩曲线斜率综合反映沥青混合料拌和流变特性。结果表明:固定拌和速度下,沥青混合料拌和扭矩随着拌和时间的增加呈变小的趋势。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范围取155℃~160℃,与施工技术规范的建议范围相一致。当角速度为6.28rad/s、频率为30Hz时,未加矿粉情况下AC-20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均匀能耗为1 910.7J,最佳拌和时间为80s。拌和转速和扭矩之间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转速-扭矩曲线斜率越大,沥青混合料黏度越大,流变特性越小。  相似文献   

6.
为减小拌和楼对沥青混合料质量变异性影响,依据昆明新机场西跑道拌和楼逐盘数据,以比例差值标准差为指标,研究了不同类型拌和楼的原材料用量变异性、混合料合成级配的变异性以及整个拌和过程中混合料的质量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拌和楼类型、控制精度和操作方法等因素对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变异性影响较大;各种拌和原材料的变异性不同;混合料级配变异性指标在9.5、4.75以及2.36 mm筛孔处较大,且在4.75 mm处最大;拌和楼开机和结束时混合料质量变异性较拌和中间阶段大.最后针对拌和楼提出了降低混合料质量变异性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7.
王春平 《公路》2011,(6):48-51
为掌握拌和楼控制精度对成品沥青混合料质量的影响,收集了某拌和楼实际生产过程中的主盘拌和记录,通过数据分析研究了拌和楼本身控制对沥青混合料级配和油石比用量波动的影响幅度.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智能化是未来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过程控制的发展趋势.沥青混合料拌和生产作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首要环节,信息化管控系统可弥补传统质量控制的不足,实现拌和质量事前过程控制.文中依托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工程实施沥青混合料拌和管控方案,对比分析信息化拌和关键参数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并以统计波动率为评价指标建立沥青混...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传统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中数据处理的滞后性、人为干预因素较大、混合料离析无法及时解决等问题,通过对拌和过程中的每一步骤进行研究分析,介绍了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动态监控系统。工程验证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对拌和过程的动态监控,业主、监理以及施工方都能够及时了解混合料的生产状况,提高了混合料的拌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在沥青路面施工中,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是控制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的主要环节,沥青混合料拌和质量管理的好坏,对整个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意义重大。根据沥青混合料生产管理,阐述了沥青混合料生产前和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1.
尽管针对布敦岩沥青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的研究已有很多,但鲜见对布敦岩沥青混合料拌和工艺的研究。论文选取70号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以及两种级配类型(SMA-13和AC-20),基于拌和楼"干拌"工艺,通过改变拌和顺序、拌和时间,研究拌和楼拌和工艺对布敦岩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岩沥青后加工艺(集料与沥青先拌和,再与岩沥青拌和)优于常规工艺(集料与岩沥青先拌和,再与沥青拌和);适当延长拌和时间有助于降低空隙率,提高马歇尔稳定度,改善混合料性能;布敦岩沥青与SBS复合改性混合料的性能更优。据此,提出对布敦岩沥青混合料拌和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2.
厂拌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现场调配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LB-3000B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为例,给出了沥青混凝土生产配合比的调配方法及其生产数据控制范围,得出:原材料及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沥青混合料路用质量的关键所在,会直接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成本。  相似文献   

13.
回收沥青铺面(RAP)是指将旧沥青路面铣刨、回收、破碎、筛分后得到的固体颗粒物,其表面一般裹覆有旧沥青。RAP与新集料及新沥青的拌和过程中,其表面的旧沥青可部分发挥作用,从而起到节约沥青用量、改善混合料性能的作用。为探究新旧沥青拌和度对掺加RAP的再生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首先利用间接拉伸试验研究了拌和条件(拌和温度和拌和时间)对再生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引入拌和效率模型,建立了拌和度与劈裂抗拉试验强度比(TSR)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图像识别技术,探究了再生沥青混合料劈裂破坏的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拌和温度提高和拌和时间延长,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先增强后减弱;拌和度与水稳定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新旧沥青的充分拌和可以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性能;随着拌和时间延长,再生沥青混合料内部的黏聚性破坏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4.
介绍沥青的胶体结构及其感温性能机理,指出沥青在加热过程中温度控制的重要性.提出沥青老化行进性观点。阐述沥青混合料加热拌和过程和温度失控对沥青质量的影响,提出沥青混合料在加热拌和过程中温度控制要点和沥青摊铺的保温措施。  相似文献   

15.
对老旧沥青烘干拌和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使混合料拌和场全部实现机械化和局部自动化,确保混合料的拌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不同拌和温度下的马歇尔试验结果,对AC-16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与温拌沥青混合料相关特性的关系进行研究。首先利用等体积原则确定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此后,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拌和温度对温拌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矿料间隙率等体积参数和马歇尔稳定度、流值等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揭示了温拌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和力学性能随拌和温度的变化规律,对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和现场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杨皆宏  于新 《上海公路》2009,2(2):12-15
对聚酯纤维指标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沥青混合料用聚酯纤维应综合考虑纤维质量、掺加纤维沥青混合料性能以及价格和供应商信誉而定。和传统沥青混合料相比,掺加聚酯纤维沥青混合料主要在拌和时间、施工温度、沥青混合料压实等方面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8.
以花清高速公路施工中改性SMA混合料拌和为例,分析了在搅拌设计拌和中,改性沥青制备,拌和时间,集料,沥青和混合料温度,混合料的级配精度,木质纤维的添加等因素对SMA改性沥青混合料质量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9.
施工温度对纤维沥青混合料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宜洛  崔荣华  顾仲飞  韩森 《公路》2006,(10):166-170
施工温度是沥青路面施工中控制质量的关键指标,也是室内试验室进行试验以及监督沥青混合料施工的主要依据。本文分析了纤维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和压实温度对其马歇尔试验指标影响的规律性和敏感性,研究了纤维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与施工温度的相互关系,比较了与普通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的差异,提出合理的纤维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和压实温度以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聚酯纤维指标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沥青混合料用聚酯纤维应综合考虑纤维质量、掺加纤维沥青混合料性能以及价格及供应商信誉而定。和传统沥青混合料相比,掺加聚酯纤维沥青混合料主要在拌和时间、施工温度、沥青混合料压实等方面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