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从对大型起重机械监控管理的功能需求分析入手,把PLC电气技术和IT信息技术结合起来,设计实施一套对港口起重机的可视化远程实时监控管理系统,完善整个装卸设备管理流程,有助于装卸设备的调度和作业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港口装卸设备的良好运行是提高装卸效率、缩短船舶在港停泊时间以及提高码头吞吐量的重要保障,港口生产的快速发展要求港口装卸设备运行机械化、电子化、自动化.其中,可编程控制器(PLC)在港口装卸设备的运行控制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PLC控制能够全面高效快捷地监控港口装卸设备的运行状态,其工作的可靠性越来越受到重视.PLC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在港口装卸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1].速度编码器(光电式增量型编码器)是港口设备调速系统核心部位变频器控制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速度控制精度高和实现位置控制、状态显示等特点,在港口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2].信号干扰造成的PLC死机、编码器信号检测等故障不易排查和根除,增加了设备运行的故障率,降低了设备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3.
利用GPRS数据传输,将远程监控系统应用到港口大型设备管理中,实现港口大型设备运行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快速集中,获得现场监控数据,实现远程故障诊断,有效提高设备信息采集的实时性、便捷性,为维修作业提供可靠、及时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上海港将现代信息管理和控制等技术应用于集装箱生产管理系统 ,改造了传统的生产方式 ,通过技术创新 ,促进了港口集装箱生产、管理、保障等技术的全面提升。上海港集装箱智能化技术基本涵盖了港口集装箱作业的全过程 ,包括集装箱智能化生产系统、集装箱生产多级优化管理系统、集装箱装卸设备远程监控和故障报警系统、E港口、集装箱装卸工艺仿真决策系统等。  相似文献   

5.
提高港口机械的自动化程度可以提高港口的装卸效率,从而提升港口的竞争力.远程起重机监视管理系统(RCMS)的应用可以使设备维修人员在第一时间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故障情况,从而大大节省故障查找时间,保证港口装卸作业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港口设备远程监控系统中的若干技术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港口大型重要设备远程实时状态监控系统的作用、组成、功能,并介绍了港口设备远程监控系统中的若干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刘海斌 《中国水运》2006,4(5):103-104
根据<国际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规则>的要求,各港口需要建立港口保安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在企业应用嵌入式DVR视频监控系统,预示着企业建立基于TCP/IP协议、具有远程分散式监控、集中化管理功能的嵌入式DVR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将成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张彪 《港工技术》2011,48(2):16-18
港口集装箱码头装卸设备的种类和数量较多,为保证码头设备运行良好,需对其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分析天津港集装箱码头装卸设备的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阐述开发应用集装箱码头设备管理系统的必要性,介绍该系统的组成、功能和相关设置,并就进一步完善该系统的功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港口装卸设备对象的制作是现代港口三维微观仿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文中结合虚拟实现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分析三维仿真模型中港口装卸设备的个性化定制过程.根据实际港口利用三维物流仿真软件Flexsim对该港口的设备对象进行定制,并运用定制的设备对象对该港口的物流系统进行仿真,为生产管理者提供视觉与数据上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利用IFIX组态软件与PLC控制技术,研发港口起重机械监控系统仿真实验平台,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远程监控和故障成因的远程分析,培养港口机械工程技术人员的综合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using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assesses the efficiency of 122 iron ore and coal ports in 2005. Estimates for 54 loading and 68 unloading ports show that the main source of inefficiency in bulk terminals is related to the scale. Results aggregated at a country level demonstrate that the national efficiency can be achieved either through a limited number of large ports or by combining smaller ports with complementary characteristics—national network effect.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船检》2008,(2):34-34
New-build ports should prioritize use of electric-power loading and unloading equipment;Measures on management of foreign ship survey organizations setting up ship survey companies due to take effect in March.  相似文献   

13.
靠港船舶岸电系统具有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和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优点,正在我国港口大力推广。为探讨岸电系统在集装箱码头的应用前景,以大窑湾北岸某集装箱码头为例,利用仿真模型核算多种情景下2020年大窑湾北岸集装箱码头船舶使用岸电前后的碳排放量,并分析不同装卸效率对船舶的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集装箱码头使用岸电系统可实现低碳效益,提高装卸效率有利于船舶碳排放的减少,但应考虑提高装卸效率会引起装卸机械碳排放增加。  相似文献   

14.
集卡已成为集装箱港区内的主要碳排放源,尤其两艘大型集装箱船舶同时作业时,港区内集卡碳排放问题严重。针对该情况下集卡调度模式的特征,基于智能体仿真技术构建集装箱码头生产作业微观仿真模型,定量分析传统先卸后装、双船一装一卸、同贝同步装卸工艺下集卡调度方式与集卡配置数量对船舶在港时间、集卡碳排放量的影响。实例表明,采用同贝同步装卸作业方案可保证装卸效率,并有效减少集卡碳排放,而集卡配置数量只对集卡怠速行驶产生的碳排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自动化集装箱堆场是自动化码头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合理地布置自动化集装箱堆场对码头综合通过能力、装卸效率和营运成本等将产生积极影响。在对国外典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在平面布置、设备选型和功能规划等方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洋山四期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布局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王婷  周强  杨怡  王卫昌 《水运工程》2019,(11):40-46
针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起重机大车作为主要工作机构导致能耗增加、效率降低等问题,研究了一种新型单箱轨距集装箱堆场起重机装卸工艺。基于Witness平台,分别建立了新工艺与经典工艺的集装箱码头仿真模型,通过计算和仿真试验对比分析了设备投资、能耗、年通过能力等技术指标。结果表明新工艺具有设备投资低、能耗低、装卸效率高等优势,对箱区间存在的作业干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17.
梳理和分析非洲港口发展格局和趋势能够为我国企业参与非洲港口投资、建设、运营提供参考。对非洲港口发展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与全球其他地区相比,非洲港口在全球海运贸易总规模中的份额较低,港口发展以装卸仓储等基础、传统服务为主,港城矛盾、堆场不足、集疏运通道不畅、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普遍存在。随着全球经济和经贸形势总体长驱稳定,非洲经济产业长期将维持稳定增长,未来非洲港口投资建设需求依旧旺盛,区域港口发展格局将不断演变,港产城一体化、陆上物流通道等建设将加快。  相似文献   

18.
姚荣 《上海造船》2008,(1):28-31
根据国际铁矿砂运输市场以及我国对铁矿砂运输的需求,提出我国应开发和设计建造超大型矿砂船,并指出在开发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以及目前存在的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19.
寇雄  成圣复 《船舶工程》1997,(6):10-12,18
本文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以经济指标为衡准,在考虑了航线的船型,港口装卸效率等因素后,对我国煤炭海运系统中的主要航线运量分配方案最优化进行讨论,为国家有关决策部门制订合理发展我国煤炭海运计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姜来福 《水运工程》2020,(3):121-128
煤炭港口取装作业过程中难以精确把握皮带机上煤炭运行的状态和位置,造成取装作业效率低、安全风险高、无法精确洒水除尘等问题.在分析黄骅港煤炭装船作业流程和运输设备特点基础上,提出一种皮带机料流追踪系统.通过在流程沿线安装相应的料流检测装置、在各转接机房增加远程站、设计PLC控制算法处理采集到的各种数据,最后将结果实时展现在装船机操作人机界面上.结果表明,系统能准确检测出料流在输送带上的分布位置,与真实的料流分布位置误差在20 m以内,检测准确率在99%.有效提高装卸流程效率、减少皮带转接处洒落煤,保证半自动和自动化装船作业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