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汽车杂志》2004,(12):176-176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轿车迅速进入家庭,对有车族而言,轿车堪称生活与工作的第二空间。但据北京市有关部门对100辆轿车车内空气检测时发现,82%以上车辆存在车内空气污染问题。据权威部门介绍,车内自身的污染源一是来自汽车零部件和车内装饰材料中所释放的有害物质,如苯、甲苯、甲醛类;二是车内积累的污染物,如尘埃和微生物。  相似文献   

2.
由于汽车的普及,车内的空气质量引发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关注。糟糕的车内空气质量会增大人们罹患某种特定疾病的概率,因此控制与减少车内空气污染成为汽车生产设计商所追求的目标。微颗粒污染物,即PM2.5是车内空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负离子因能有效沉降空气中的微颗粒,成为车内快速去除微颗粒污染的重要手段。在文章中,我们通过在车内进行微颗粒沉降实验,记录微颗粒物浓度在负离子仪以及车内空调内/外循环净化模式下的变化,并通过SPSS与MATLAB对污染物浓度进行数学建模分析。结果表明:单独使用负离子仪器并无法有效降低车内空气的颗粒浓度,而必须配合车内空气循环系统。在负离子作用下,结合车内空气循环系统,微颗粒浓度迅速下降,下降速度与空气交换速度和微颗粒在空气中的迁移速度相关。  相似文献   

3.
车内污染物主要为甲醛、苯、甲苯、丙酮、铬和镉等各种易挥发的物质,新车空气中的化学性污染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来源于新车本身。如今我国家用汽车市场的旺盛需求使很多汽车一下生产线就立即进入了市场,各种配件和材料中的有害气体没有释放期。这些塑料件、地毯、地胶、座套垫和胶粘剂等中含有的有毒物质(主要包括苯、甲醛、丙酮、二甲苯等)必然会造成车内的空气污染。  相似文献   

4.
车内污染及其检测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尤可为  葛蕴珊 《汽车工程》2006,28(5):495-498,503
介绍车内污染的成因,车内存在的主要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分析了汽车的工作状态(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对车内污染物浓度的影响,以及不同工作状态下车内污染物浓度测定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了车内污染物浓度随时间和温度的变化趋势。最后简单介绍了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车内空气取样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GC-MS与HPLC对开启车载净化器前后的车内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此车载空气净化器对车内VOC具有净化效果,且甲醛净化效果最为显著。进一步对净化效果的时效性进行验证得知,车载空气净化器第10min时净化率趋近稳定,通过此次车载净化器净化车内VOC的效果验证,为主机厂开展车载空气净化器净化效果验证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和参考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对车内污染物的组分、来源及形成机理进行了描述,基于环境行业标准HJ/T400-2007的试验方法,选取了进口品牌、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覆盖了高、中、低各档次的,有代表性的14种型号的汽油乘用车进行车内污染物测试,获得了不同污染物的检出率和平均浓度.其中检出率达到100%的物质为苯、甲苯、苯甲醛、丙醛、丙酮+丙烯醛、丁醛、环己酮、甲醛、乙醛、己醛和丁烯醛.测试结果还表明,不同污染物的平均浓度随车辆档次的变化趋势不同;同一型号的车辆污染物的种类基本相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车内污染物总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车内空气挥发性有机物浓度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TD-GC/MS)对家庭轿车、客车和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轿车和客车车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主要为烷烃和芳烃,分别占轿车和客车的车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74.00%和71.88%,家庭轿车内空气中含有较多的含氧化合物;环境空气中TVOC浓度较低,分别仅为轿车和客车TVOC的7.95%和12.05%;轿车和客车车内空气中苯浓度较高,分别为环境空气中苯浓度的4.43倍和5.58倍.  相似文献   

8.
《汽车导购》2006,(9):80
买了新车.可是车内有异味,怎么办呢? 3M净呼吸甲醛净化剂利用独特基团反应.高效快速捕捉降解车内空气中的甲醛分子.对汽车内饰以及其他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具有消除率高、去除速度快的特点。水性含香环保配方具有高度活性,对人体安全,能持久发生效用.保持空气清新芬芳。如果能配合净呼吸光触媒空气净化剂使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通过探寻车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详细阐述车内污染物浓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综合分析并提出乘用车车内空气质量的控制方法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社会中,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交通工具,人们在汽车内渡过的时间越来越多.因此,对车内污染和空气品质的关注日益增加.影响车内空气品质的因素很多,并且有些因素在不断变化,车内空气品质的评价无法用精确数学概念来简单界定.文中根据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结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选取评价因子,分配权重,建立了车内空气品质模糊评价隶属度模型,对车内污染物监测值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并得出相应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1.
文章简要介绍国内长途客车标准现状,详细分析现有标准存在问题,针对相应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标准制修订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内客车企业普遍采用传统的自底向上设计方法进行底盘设计开发。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协同设计环境的自顶向下(Top-down)设计方法,并以某旅游客车底盘开发为对象进行实践应用。结果表明,Top-down设计方法能较好地实现数据从设计到出图的无缝连接,能有效提高底盘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3.
HFF6137K86型客车骨架静动态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全承载客车骨架的有限元壳单元模型,分析其静力、模态、频率响应和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14.
主动前轮转向客车的操纵稳定性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某大型客车的含侧向、横摆及侧倾三自由度动力学模型,通过方向盘角阶跃转向仿真结果和试验数据的比较,验证了仿真分析的准确性。采用横摆角速度跟踪主动前轮转向控制策略,结合比例积分控制方法,在考虑作动器动态特性和前轮转角饱和特性的基础上,对主动前轮转向控制前后的车辆进行直线行驶下的侧向风扰动和湿滑路面急转弯情况下的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主动前轮转向控制后的车辆其操纵稳定性和行车安全性都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客车车身侧翻刚度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客车骨架的有限元模型,依照ECE R66法规,使用LS-DYNA软件对其进行侧翻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改变客车顶盖、侧围和前后围的材料,并再次进行仿真计算.对比仿真结果发现.增强前后围刚度可有效提高整车的侧翻刚度.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车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详细分析国内外车内空气质量的标准现状;重点阐述国内外车内空气质量的检测方法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In the first part of the paper the authors use data from measurement campaigns to demonstrate that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ing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fuel consumption and emissions of regulated pollutants. Thus, under urban conditions, the average increase in consumption for both petrol and diesel vehicles is 3.1l/100km. Although the effects as regards pollutants vary from one model of vehicle to another, the increase in urban cycles is always very marked, in particular as regards NOx (+48%) and particulates (+64%) in the case of diesel vehicles. The paper then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test rig measurements of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ergy consumption of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under different vehicle operating conditions (cycles) and for different thermal regimes of the air conditioning unit (depending on external temperature, the temperature set for inside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etc.). The authors then present the results of pollutant emission and fuel consumption calculations for a passenger car with a 1.4 litre petrol engine fitted with a catalytic converter. These calculations were based on instantaneous data collected on the test rig. The conclusion is firstly tha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s required to restric the power consumption of air conditioning which tends to increase urban pollution in particular during periods when high temperatures increase the likelihood of ozone peaks. The authors also draw the attention of the government to the need to conside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and other accessories in official emission and consumption measure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