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栫洁 《中国海事》2012,(11):53-56
1979年10月,国际海事组织(IMO)通过了《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公约》,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现改为国际移动卫星组织)正式成立。目前国际海事卫星通信系统(以下简称海事卫星)是唯一作为强制性的海上遇险安全通信标准纳入《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的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2.
“十一五”期间,海事系统在履行国际海事公约有关各方面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是硕果累累的一个五年。2006至2010年间,我国先后加入了MARPOL公约附则IV、附则VI,OPRC—HNS,BUNKERS2001等4个国际海事公约和议定书。  相似文献   

3.
徐友方 《船艇》1992,(5):32-36
安全的海上航行和诱人的航运效益,离不开现代化通信技术和手段,这已成为当今世界航运界的一个共识。近年来,海事卫星通信和海上安全通信技术与装备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得到了引人瞩目的发展。其主要标志有:新一代卫星通信系统 Inmarsat—c完成全球覆盖;全球海难和安全系统(G—MDSS)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推出“21世纪方案”等重大事件,现综  相似文献   

4.
马艳玲 《中国海事》2009,(10):23-26
当今世界航运界,安全、保安、效益、清洁已成为各国的共同追求,全球性、区域性和多边、双边的海事交往日益增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我国海事部门坚持不断扩大对外交往,加强参与国际海事事务的能力建设,提高履约水平,巩固国际地位,维护国家权益。多年来,海事部门密切跟踪国际海事发展方向,组织开展战略研究,充分利用国际海事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5.
吴展 《中国水运》2001,(12):32-33
2000年至今,海事系统加大了海事调查处理的工作:力度,依托新成立的海事调查分委会,开展了大量工作:一是对海事调查处理的基础工作进行规范,如制定统一的水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文书标准格式等;二是做了一些前瞻性的工作,如对《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例》及《内河水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的修订进行前期研究等;三是加强了国际协作:参加海事调查官论坛,并开始与韩国、香港等地海事机构展开海事调查协作。  相似文献   

6.
邱奇  陈海清 《水运管理》2010,32(12):31-33
介绍国际海事防污立法的现状,指出国际海事防污立法的发展趋势:目标导向化、系统化、参与多元化、全球统一化、高速动态化、着眼于预防、趋向强制性,阐明未来国际海事防污立法对IMO成员国的影响,提出我国应对未来国际海事防污立法对策:建立国际海事公约信息共享机制,加强高素质人才培养和储备,在技术领域投入更多精力,加强国际海事合作。  相似文献   

7.
国际海事条约在我国的适用方式和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丹 《水运管理》2007,29(10):33-36
为帮助海事管理机构有效实施国际海事条约,切实履行"船旗国"及"港口国"监督管理义务,从国际条约在国内适用的一般原则出发,结合海事管理现状对调整海事行政关系的国际海事条约在我国的适用方式和范围进行分析,澄清在适用国际海事条约时存在的不确定性认识,解决目前在海事管理实践中困扰海事执法人员的条约适用问题,认为国际海事条约在我国应以直接适用作为主要适用方式,除条约自身有特殊规定外,其适用范围应仅限于涉外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8.
李锋 《天津航海》2000,(1):39-44,47
国际海事欺诈已是愈演愈烈,对整个自由国际贸易构成了严重威胁。但目前无一部科对国际海事欺诈的具有强制性的、普遍遵守的国际公约。在我国,海事欺诈是近几年才开始出现的新领域犯罪,对此我国的防范意识、措施的制载力度明显不足,目前开展的防止与打击海事欺诈工作也仅处起步阶段,无论在立法上还是制度上都存在不完善之处。本文就国际海事欺诈案件的管权和准据法方面作初步探讨,以期对我国相关的立法与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朱志强  谭振宏 《水运管理》2008,30(10):27-30
为明确船旗国、沿海国、港口国和其他有关国家对海难或海上事故进行调查的管辖权,便于我国有关部门人员正确履行海事调查职能和国际义务,通过研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IMO有关海事调查公约、规则和指南等国际规定以及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分析我国海事调查管辖在立法和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加强有关海事调查的国际和国内法研究,适时调整我国的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海事调查的国内法体系,配合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海事调查的相关机制,以适应履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高妍 《水运管理》2023,(6):10-13
《海商法》第268条是国际海事条约适用于我国相关案件的主要规定。近年来国际海事条约在我国适用的3要件屡屡被突破则严重损害了我国法律的权威,因此正确解读《海商法》第268条是解决国际海事条约在我国适用性的关键。在《海商法》的修订过程中,立法者应当对国际海事条约在我国的适用性作出回应,建议将《海商法》第14章改为“法律适用”,以取代现在的“涉外关系的法律适用”。  相似文献   

11.
12月6日,作为亚洲最具权威的海事展览会,第13届中国国际海事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开幕!虽然最近上海气温骤降,但两年一届的中国国际海事展览会依然吸引了来自全球海事业界的众多人士,大家齐聚上海,现场气氛火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李盛霖 《中国海事》2008,(11):F0002-F0002
全国海事工作会议的全体代表:值此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暨全国水监体制改革10周年之际,全国海事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我谨代表交通运输部党组表示热烈祝贺,并通过你们向全国海事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致以亲切的慰问!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船检》2006,(5):54-56
为了贯彻落实2006年直属海事系统工作会议精神,做好各项海事法制工作.并为顺利完成“十一五”海事法制工作指标和任务打好基础.现提出2006年海事法制工作要点.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14.
交通部直属海事系统公务船船员管理改革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履行国家水上安全监督管理和防止船舶污染、船舶及海上设施检验、航海保障的管理职权,确保水上监督巡逻、水上搜救、海事调查、溢油应急处理、航标巡检维护、海上测量等海事工作顺利进行,海事系统配备了相当数量的执法巡逻船、航标船、测绘船等海事公务船舶(艇)和大量海事专职船员(以下简称船员)。多年来,海事船员队伍为维护辖区水上交通安全和发展海事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但随着市场经济和海事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各项制度改革的深化,现行的海事船员管理方式、用工制度及队伍建设等方面,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海事管理体制的需要。下面就直属海事系统如何进行船员管理改革谈谈个人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5.
以油污保险制度为实例,探讨和分析国际海事公约在国内海事执法中适用性和存在的问题,给出海事执法实践中国际海事公约适用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国际海事安全调查规则》对我国海事调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海事安全调查规则》(规则英文全称为“Code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Recommended Practices for a Safety Investigation into a Marine Casualty OF Marine Incident”,以下简称《新规则》)已于2008年5月在IMO第84次海安会上通过,并纳入《SOLAS公约》第Ⅺ章1部分,将于2010年1月1日开始生效。《新规则》的实施将对我国的海事调查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分析了《新规则》制定背景、特点、对我国海事调查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论海事立法的规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海事立法的含义 海事立法是指海事管理机构参与海事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及规章制定工作,以及海事管理机构制定海事规范化文件的工作。按照我国宪法和《立法法》有关立法权限的规定.全国人大和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制定和修改法律(第七条).国务院行使行政立法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和修改行政法规(第五十六条).国务院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第七十一条)。  相似文献   

18.
邱奇  陈海清 《中国海事》2010,(10):27-30
国际海事公约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这些新的发展趋势必将对世界海事活动产生直接的影响。文中首先介绍了目前国际海事公约的发展情况,分析了未来国际海事公约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世界各国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我国应对未来国际海事公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陶胜 《航海技术》2002,(1):68-69
此文论述了利用计算机管理海事信息的必要性和基本方法,并介绍了为厦门海监局设计的“海事调查计算机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20.
陈红 《中国海事》2008,(9):58-59
海事档案管理是海事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也是海事业务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随着沿海港口的开发与开放,海事工作业务也随之扩大.形成大量的海事业务档案。文中通过阐述海事档案特征,分析海事档案管理与海事文化建设的关系,探讨创新海事档案管理形式,目的是充分发挥海事档案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海事文化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