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车可靠性是影响道路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对营运车辆的可靠性进行评价常常涉及多项指标,因此需对其可靠性作出综合评价。为实际评价营运车辆使用可靠性等级,通过使用可靠性评价指标分析汽车可靠性单项指标限值及权重,建立基于加权综合评判法的分阶段可靠性等级评价模型并确定分阶段单项指标各级限值及权重。以实例进行分析,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评价营运车辆早期故障期和有效寿命期的使用可靠性等级。  相似文献   

2.
强制维护、定期检测是我国道路运输车辆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其目的是消除营运车辆的故障隐患、确保车辆良好的技术状况,保障行车安全。由于驾驶人意识不强,少数维修企业作业不规范和管理手段薄弱等众多因素造成车辆漏保、失保、以修代保和维护作业项目不到位等现象屡屡发生,严重地影响了车辆维护质量,车辆行车安全得不到充分保障。研究并制定适应发展需要的营运车辆维护制度的管理方法,尤其是二级维护,是广大车主的呼声,也是完善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近来,随着出租车被劫、被骗案件的不断增多,不少出租车司机都想了解应如何加强自身的安全防范,做到安全营运。为此,笔者走访了一些典型的案例,以便提醒一下“的哥”、“的姐”们,不要为挣多一点钱而忽视了自身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营运车辆安全保障技术开发及大范围集成应用”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研究形成的我国营运车辆安全性准入与退出技术体系,使营运车辆安全性能有了源头保障;研究形成的营运驾驶人的技能素质要求标准及其培训方法体系,使营运驾驶人的执业安全技能与素质得到持续提升;研究形成的与现代道路运输企业运营管理相衔接的安全监管手段,使营运车辆运营全过程得到有效监管.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2005年第6号令公布了《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简称《规定》)。《规定》第3章明确规定了管理货运车辆的内容、要求,其基本点在车辆技术状况的管理,即对车辆的技术状况进行控制。控制营运车辆技术状况,是保障车辆安全、低耗、快捷运行,以及保障道路畅通、保护环境的前提,严格、认真地贯彻实施《规定》,将确保营运车辆总体技术状况处于良好水平。  相似文献   

6.
<正>做好营运车辆技术管理工作,是落实"三关一监督"(即严把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严把营运车辆技术关、严把客运驾驶人资格关和搞好汽车客运站的安全监督)职责的重要保证,是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项具体要求,是参与方(运管部门、道路运输经营者、维修检测企业)应履行的职责。良好的车辆技术状况是道路运输安全的基础性和技术性保障,严把营运车辆技术关,就是要求严格执行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制度,加强营运车辆定期维护和综合性能检测,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减少因车辆机械故障造成的事故。在营运车辆技术管理工作中,应明确责任主体,参与方在管理工作中要认真履行职责。1车辆技术管理的责任主体只有加强车辆技术管理工作,才能把好车辆技术关。车  相似文献   

7.
为了给高原山区省份客运企业选取与营运线路更适应的客车车型,并为监管部门科学有效监管提供参考,通过研究客运主力车型主要特征参数与营运线路、交通环境和管理等因素的相互影响,建立客车车型与营运线路的安全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并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建立"车型-线路"安全适应性评价模型,并以某客运车型在昆明至临沧营运线路上运营为例,对评价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分析结果与该车型实际运营安全程度及交通事故统计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营运服务质量的特性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高速公路营运服务质量的特性进行分析与评价,以期达到提高高速公路营运服务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营运服务质量评价标准与评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高速公路营运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由评价主客体、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评分方法4部分组成,其中评价标准及评分方法是建立高速公路营运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关键环节。本文运用递进平均法定出高速公路营运服务质量评价标准后,再运用内插法和综合分析判断法分别对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进行评分。这种将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评分方法,能得出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价结论。  相似文献   

10.
基于营运车辆重特大交通事故状况的调查,分析了营运车辆安全运输关联对象及其管理现状,引入反馈控制与风险平衡的原理分析事故预防的可行性以及反馈控制过程中的关联对象及其关系.提出深度交通事故调查分析、营运车辆运输系统安全状态的监测与记录、违法行为风险水平与技术手段的整合提升、反馈控制技术支撑平台的搭建等4个营运车辆安全运输反馈控制关键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