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007年底,中央将货币政策由以往的“适度从紧”转变为“从紧”,2008年央行货币政策的最新基调是“货币从紧+信贷调控”。而我国在2005~2020年间将新建高速公路5.1万km,交通部又制定了“十一五”建设农村公路“五年千亿元”的规划。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都进入了建设高峰期。在此背景下,文章探讨从紧货币政策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筹融资问题,研究如何拓宽融资渠道,实现融资方式创新,适时、合理、经济地筹集资金。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结构转型及外汇市场改革,中国基础货币投放正在由过去的外汇占款形式转型为通过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即短期流动性调节(SLO)、常备借贷工具(SLF)、抵押补充贷款(PSL)和中期借贷便利(MLF)实现。这一系列借鉴国际潮流的货币政策工具创新,为央行实施定向的量化宽松政策提供了载体,并以此引导市场利率向管理层的调控方向靠拢,从而形成新的货币政策传导通道,最终配合和促进实体经济的结构调整及央行的其它宏观经济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3.
在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国际协调日益成为各国解决贸易争端,促进经济和谐发展的必要手段。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加快,我国的货币金融市场呈现出既矛盾又统一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我国的货币政策国际协调处于相对被动的局面。因此,在今后一段时间,如何采取合适的协调方式,将是我国货币政策进行国际协调的新课题。结合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文章给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地方财政货币政策力度值测算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力度观测指标体系的筛选,用指数法建立了数学计算公式,提出一种量化地方财政货币政策力度的力度值测算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湖南省40年的财政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分析中,得出了可信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有效需求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但进入1999年以来消费增长率却从7.7%降至6.7%。我国虽进一步采取了一系列的财政货币政策以刺激需求,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对此,本文提出了有关当前财政货币政策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地方政府在运用财政纲币政策过程中都受主,客观条件的约束,构造了政策工具调控约束因素递阶层次结构,并利用AHP分析运用政策工具调控经济所受约束的大小。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在应对经济危机措施中的重要作用 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我国政府采取了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随着经济危机的深入发展.中国经济发展依赖的三驾马车中出口遭受沉重打击.出口企业面临巨大挑战。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的挑战,国家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四万亿的投资计划,通过国家与地方政府的投资拉动社会投资.有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同时,通过医疗、卫生、住房的改革,改善国内居民消费环境,积极开拓国内消费市场,加快中国经济转型,保证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问题,在理论界和实践中都存在着诸多争议,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如果中央银行要想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前提是要提高其承诺的可信度,本文首先回顾了货币政策的相关理论争论,接着从博奕论的角度,分析了中央银行承诺的可靠性为什么重要,最后提出了提高中央银行可信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货币政策的泰勒规则,分别以通货膨胀预期和实际产出缺口作为转移变量,描述和检验了货币政策对实际产出和通货膨胀率的非对称性影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率、实际产出缺口之间都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这说明通货膨胀预期和实际产出缺口的变化对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产生显著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具有一定的相机选择成分。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货币政策工具及适用条件的分析、比较,提出我国目前可供选择的较为适宜的货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