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言 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在不到20年间飞速发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逐年增加.据预计至2010年.我国高速公路规划里程将达3.5万公里。沥青混凝土路面一般设计年限为15年,我国在90年代陆续建成的高速公路现在已经陆续进入已进入大修期。保守估计现在沥青路面的大、中修产生的旧沥青混合料每年达到千万吨之巨。如何处置每年千万吨沥青路面废料将成为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建设经历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至今已建成了6万多公里的高速公路.在已经建成的高速公路中,90%以上的高速公路为沥青路面,10%约为水泥混凝土路面。随着道路使用年限的增长。各种路面病害不断出现.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维修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我国各级公路管养部门的重要问题。未来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将逐渐进入大修或中修期,如何合理对现有路面进行评价.合理选择沥青路面大、修方案,保证高速公路使用性能,将成为高速公路管养工作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十分迅猛。在已经建成使用的高速公路中,由于受建设时社会经济水平、技术水平和建设思想的制约,有相当一部分已不能适应交通量迅速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有的还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病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高速公路得到了飞速发展。由于沥青路面具有无接缝、低噪音、易维修等优点.因此在已建成的高速公路中有90%以上采用的是沥青混凝土路面。伴随着沥青路面结构在高速公路中广泛使用的同时.其耐久性和路面结构的早期破坏问题也目益突出。许多公路通车1~2年以后,甚至不到1年,就开始大面积破坏.有的使用2~3年就开始明显破坏。路面的早期破坏.既影响公路的交通运输.又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对于山区高速公路复杂的自然条件而言,路线设计是提高工程质量、控制工程造价、保护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只有在山区高速公路的路线设计中始终体现“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新理念,始终坚持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才能使建成的高速公路既能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又能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6.
我国从1988年开始建设高速公路以来.至2008年底已建成6万余公里高速公路。公路的修建要耗费巨大投资.而公路建成后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承受行驶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和自然因素的侵蚀与破坏,随着时间的推移路面材料不断老化.加上设计与施工遗留的某些缺陷和隐患.使公路产生不同形式的退化、损坏,将产生诸如坑槽、裂缝、拥包、沉陷、啃边、麻面、脱皮、松散等各种损坏。  相似文献   

7.
对已建成和在建的高速公路沥青砼路面水损害的破坏原因进行了分析,从设计角度阐述了高速公路沥青砼路面表面排水的计算理论、设计原则、方法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当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破损或磨耗.以及平整度、抗滑性能不能满足养护质量标准时,则可适时进行罩面.用以全面封闭表面空隙、裂缝或已修过的原路面,提高路面的防水.防滑、耐磨性能.改善路面的平整度.本文以唐港高速公路为实例,介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罩面工程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
国外的高速公路发展较早.20世纪30年代,高速公路就开始在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出现,德国于1932年建成的波恩至科隆高速公路是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随后发展到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伴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高速公路服务区(包括停车区)的规划建设也逐渐趋于规范、合理、完善。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车辆的反复作用及气候和环境的影响,沥青路面对温度敏感性较高.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损坏现象。由于超载车辆长期超负荷运营,更加快了道路病害的产生。本文通过对江西省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的早期破坏进行剖析,对出现的病害从理论做了详细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1.
1988年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我国大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1990年,被誉为“神州第一路”的沈大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标志着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1993年京津塘高速公路的建成,使我国拥有了第一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跨省市的高速公路。为了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加快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1992年,交通部制定了“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规划并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12.
我国从1988年开始建设高速公路以来,至2008年底已建成6万余公里高速公路。公路的修建要耗费巨大投资,而公路建成后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承受行驶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和自然因素的侵蚀与破坏,随着时间的推移路  相似文献   

13.
廊沧高速公路是河北省高速公路规划中”五纵六横七条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省”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廊沧高速公路全长140余公里,全线采用双向6车道设计.设计时速为120km。其中沧州段全长47.545km,起点位于廊坊大城县与沧州青县交界处,途经新兴镇.接京沪高速公路.再经过沧县姚官屯、大港采油区.最后止于沧县南顾屯东南.并与石黄高速公路实现连接。该段于2010年12月16日建成通车。  相似文献   

14.
前言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在不到20年间飞速发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逐年增加,据预计至2010年,我国高速公路规划里程将达3.5万公里。沥青混凝土路面一般设计年限为15年,我国在90年代陆续建成的高速公路现在已经陆续进入已进入大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公路交通基础建设及运输业迅猛发展,在公路设施的使用过程中,由于交通量急剧增加、车辆的行驶速度和车辆轴重的增长,同时因自然环境.某些局部设计、施工工艺等的原因,公路的病害也存在不少。近几年,从河北省已建成运营的几条高速公路使用情况来看.采用预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构造物的铰缝有不同程度的损坏现象.有的还较严重.完全形成了单板受力的状况。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迅速.2008年底通车里程已达6.03万公里,其中1999年较早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约有1万公里。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交通量也快速增长,特别是大重型车辆的迅猛增长,导致沿线设施使用频率增加,高速公路的路基路面及配套设施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目前,这些高速公路已基本进入路面整修、改扩建阶段。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高速公路桥梁工程项目中已普遍使用了预应力这一技术,它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作用。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首先论述了预应力技术在高速公路桥梁工程应急加固中的具体应用流程.其次.对高速公路桥梁工程应急加固中新型预应力技术进行了一番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的实时、安全、高速、快捷的特点,湖北省从2002年开始对宜黄高速公路全线各收费站进行了联网收费机电系统改造扩建工程,并建成了宜黄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的数字CCTV监控系统。经近阶段的运行使用证明。其传输图像清晰、系统可靠、扩容方便,为其他地区的高速公路实现联网收费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趋势 从1988年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正式通车到现在,中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到2007年底,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5.36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位。虽然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飞速发展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同世界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我国高速公路面积密度和综合密度却很低,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工程中已重视水损害问题,为防止雨水渗入到面层与基层的交界面上产生;中刷与唧浆损坏,保护基层.许多高速公路都在基层表面设置封层(防水层),北方地区还以此作为基层过冬的保护层。目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中.防水层一般设置在基层表面,在我国公路建设过程中,一般路基基层完工后,第二年高温季节再在其上铺筑沥青面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