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扫描电镜研究了一种用连铸连轧工艺生产的低碳低合金钢板的冲击断口.结果表明,裂纹优先在硫化物夹杂与钢基体界面处形核,裂纹的扩展有沿带状组织发展的趋势.条状硫化物夹杂和带状组织均降低钢材横向的冲击韧性,但带状组织的影响较小.正火能明显改善钢板横向的冲击韧性,但对纵向冲击韧性的改善甚微.  相似文献   

2.
为了确定高速列车常用5、6、7系列铝合金部件的安全可靠性,采用恒载荷方法和恒位移方法研究了其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对试样进行机械切口并预制疲劳裂纹,在施力点施加恒定载荷或恒位移后进行腐蚀试验.通过相同加载对比实验发现: 3种系列铝合金中, 7N01P-T4临界应力强度因子值低于11.238 MPa·m1/2,应力极限值低于224.3 MPa,抗应力腐蚀性能比5083P-H111、6005A-T6差,但均满足使用要求;应力腐蚀阴极反应而导致的氢脆在裂纹源区附近呈现典型的应力腐蚀特征,在疲劳区附近表现氢致开裂特征,与实际断口上直线沟槽分布状况相符.   相似文献   

3.
利用光学显微镜、直读光谱仪和电子探针研究了一种用连铸连轧工艺生产的低碳低合金钢板的组织特征及成分偏析.结果表明:该钢板的显微组织以珠光体/铁素体带状组织为主要特征,并且随距钢板表面距离增加,带状组织中珠光体比例增加,铁素体平均晶粒尺寸增大.锰含量沿垂直带状组织方向波动,在珠光体条带内含量较高,而在铁素体条带内含量相对较低.钢板中心偏析明显,形成较多长条状硫化物夹杂.  相似文献   

4.
利用光学显微镜、直读光谱仪和电子探针研究了一种用连铸连轧工艺生产的低碳低合金钢板的组织特征及成分偏析.结果表明:该钢板的显微组织以珠光体/铁素体带状组织为主要特征,并且随距钢板表面距离增加,带状组织中珠光体比例增加,铁素体平均晶粒尺寸增大.锰含量沿垂直带状组织方向波动,在珠光体条带内含量较高,而在铁素体条带内含量相对较低.钢板中心偏析明显,形成较多长条状硫化物夹杂.  相似文献   

5.
通过系统的失效分析,发现16V32G型柴油机门杆的断裂属于腐蚀疲劳应力疲劳混合形式,是气门作排气门用时发生腐蚀疲劳,改作进气门用时则成应力疲劳,疲劳起源于高温燃气对门杆表面选择性的区域腐蚀,由组织的宏观差异造成,其根本原因是回火温度不均匀,使气门杆局部区域回火后的组织不是回火索氏体而是抗腐能力较差的回火屈氏体。  相似文献   

6.
根据预应力砼粱再开裂正截面预应力钢筋的应力计算经验公式,推导梁正截面首次开裂后再开裂过程中中性轴位置和受压区边缘砼正应力的计算新方法,其间考虑了预应力砼梁正截面首次开裂以及疲劳荷载重复作用对钢筋和砼应力增长的影响,并通过算例对新方法与现有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新方法的简便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桥梁缆索钢丝的疲劳与腐蚀疲劳性能,采用不同强度等级新钢丝、服役7年的斜拉桥拉索钢丝和人工加速腐蚀钢丝开展了缆索钢丝疲劳与腐蚀疲劳试验;根据典型疲劳断口宏观形貌特征,探究了缆索钢丝的疲劳断裂机制;采用威布尔分布函数拟合了缆索钢丝的应力-疲劳寿命曲线,对比了不同钢丝应力-疲劳寿命曲线的差异,揭示了强度等级、应力比、腐蚀损伤和腐蚀疲劳损伤4个关键因素对缆索钢丝抗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建议了相应的疲劳强度曲线。试验结果表明:钢丝未发生腐蚀时抗疲劳性能良好,随着强度等级的提高,缆索钢丝的疲劳强度显著增大,对应的疲劳极限也逐渐上升;缆索钢丝的疲劳强度随应力比的增大而显著减小;腐蚀和腐蚀疲劳损伤均会大幅降低缆索钢丝的疲劳强度,腐蚀疲劳损伤对缆索钢丝剩余疲劳寿命的影响大于单一腐蚀损伤;新钢丝的疲劳裂纹起源于表面划痕或材料不均匀处,对于带腐蚀和腐蚀疲劳损伤的钢丝,蚀坑处存在显著的应力集中,疲劳裂纹源形成于钢丝表面蚀坑处,多源裂纹萌生与裂纹不规则扩展的几率增大;桥梁缆索抗疲劳设计与安全评估时应综合考虑钢丝强度等级、应力比、腐蚀和腐蚀疲劳损伤的影响,试验采用国内桥梁缆索广泛使用的钢丝,得到的疲劳强度可...  相似文献   

8.
断裂过渡区长度张开位移和J积分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应变软化材料的主裂缝尖端存在一断裂过渡区。本文利用加权积分法,给出列限大板含一中心穿透直裂纹有均匀拉应力作用时的断裂过渡区长度、裂纹尖端张开位移和J积分值,并与带状屈服模型相比较。  相似文献   

9.
根据预应力砼梁再开裂正截面预应力钢筋的应力计算经验公式,推导梁正截面首次开裂后再开裂过程中中性轴位置和受压区边缘砼正应力的计算新方法,其间考虑了预应力砼梁正截面首次开裂以及疲劳荷载重复作用对钢筋和砼应力增长的影响,并通过算例对新方法与现有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新方法的简便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早期是结构开裂的危险期,需对其开裂风险加以控制。有限元计算是控制裂缝较为有效的一种方法,但是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两种计算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混凝土早期应力计算和风险评估的新方法:先进行水化热分析,再进行应力分析,最后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时采用迭加的方式,迭加时考虑应力松弛的影响。该种方法考虑了中间过程对混凝土最终应力的影响,结果更为准确、可靠。实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考虑中间过程对最后的结果影响较大,因此在进行应力分析时有必要考虑中间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激光沉积技术过程中涂层开裂的控制方法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评述,分析了目前涂层裂纹控制方法的特点。根据涂层开裂原因,将裂纹控制方法分为应力调控法、涂层强化法、强度和应力双控法,提出了复合激光沉积法将是涂层开裂控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高性能混凝土应力腐蚀评价指标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为全面系统地研究混凝土在应力与腐蚀介质耦合作用下的环境响应,利用专门设计的应力腐蚀加载试验装置,分析了高性能混凝土在三分点加荷与腐蚀溶液同时作用下的性能衰减规律,及各试验结果对应力腐蚀评价指标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试验周期内,受应力腐蚀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折强度损失率在10%以上,而抗压强度及质量基本不变,因此在评价其应力腐蚀性能指标方面以抗折强度损失率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开展拉索镀锌钢绞线在酸雨环境/荷载耦合作用下的人工加速腐蚀试验,对斜拉索施加交变荷载、静态荷载和无荷载,得出3种加载方式与腐蚀速率的关系,并论述了钢绞线应力腐蚀疲劳损伤的特点与机理;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不同腐蚀情况下的斜拉索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钢绞线均匀腐蚀、表面蚀坑深度对钢丝等效应力分布状态的影响。研究表明:加速腐蚀试验中的钢绞线,受到复杂荷载的构件在同等腐蚀环境中的腐蚀速率更高;腐蚀试验前期,应力腐蚀和腐蚀疲劳对抗拉强度的影响不大,3种加载方式之间的抗拉强度无明显差异,腐蚀试验中后期,抗拉强度开始急剧下降,交变应力加载试件出现抗拉强度短暂提高的现象;钢绞线腐蚀越严重,其在役状态时钢绞线表面蚀坑附近的应力就越大。  相似文献   

14.
路基填土机械压实不足,填筑材料含水量较大,路基交工后沉降时间不够。交工通车后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半刚性基层的底部将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大于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抗拉强度时,半刚性基层的底部就会很快开裂,并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底部的裂缝会逐渐扩展到上部,并使沥青面层也产生开裂破坏。  相似文献   

15.
基于工作实践,分析了混凝土表面碳化的影响因素,并着重介绍了混凝土回弹值越低,表面碳化深度越高、碳化深度越大,混凝土应力腐蚀越明显以及应力越小或者无应力状态,碳化能力越弱等混凝土表面碳化与应力腐蚀的关系。希望有关人员加以借鉴和参考和,对混凝土表面碳化与应力腐蚀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探讨出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案来降低混凝土的应力腐蚀情况,并抑制表面碳化,从而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6.
热轧板卷中心带状组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镜对热轧板卷的微观组织进行了观察,并利用电子探针对微观化学成分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心带状组织是由铁素体及珠光体组成的,珠光体层片平均间距约为0.06~0.1μm,而且指出,热轧碳钢的带状微观组织和锰及硅在该组织中的偏析有关,基于相变动力学理论的模拟结果表明:奥氏体热力学稳定性随着Mn的增加而增加,同时铁素体的生长速率降低,由于Mn在铁素体和珠光体边界处的富集、析出,使溶质扩散越发困难,导致奥氏体的分解,由于在钢中加入Mn降低了奥氏体的活性,有利于非平衡相的形成,如珠光体的退化,讨论了热轧板卷中带状组织的成因。  相似文献   

17.
重载交通地区车辆超载严重,路面质量下降迅速,严重影响了车辆的行驶速度和运行安全。沥青路面结构设计重点考虑沥青面层的疲劳开裂、半刚性基层的开裂和车辙三个方面的临界破坏情况。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路面结构力学响应分析和常用沥青路面结构应力应变分析。  相似文献   

18.
笔者借鉴断裂力学的概念和方法,利用叠加原理和有限元方法得到复合结构在开裂瞬间和发展过程中界面应力分布规律,避开了有限元程序难以模拟裂纹从萌生发展这一过程中,为界面应力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前言箱梁设置竖向预应力的目的是为减小主拉应力,防止腹板开裂。然而大量的混凝土箱梁桥在腹板施加竖向预应力后,施工和运营过程中腹板还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开裂现象,交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曾对部分省市修建的预应力混凝  相似文献   

20.
为深入研究我国西部横断山脉地区极端天气下桥塔的温致效应,以某大跨悬索桥为工程背景,分析极端天气下该桥混凝土桥塔的温度场以及温度应力分布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抗裂优化措施.首先,基于桥址区实测数据,提出桥址区极端天气的识别与模拟方法;然后,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桥塔的温度分布以及温度应力分布特征;最后,针对桥塔外表面存在开裂风险的问题,提出了2种提高桥塔外表面抗裂性能的优化方案,包括桥塔外表面涂装有机涂料方案和外包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 (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方案.结果表明:在强降温天气下,桥塔表面拉应力极值为2.19 MPa,存在较大开裂风险;当采用抗裂优化措施后,两种优化方案均能有效降低混凝土桥塔表面的拉应力极值;对于桥塔外表面涂装有机涂料方案,白色有机涂料优化效果最佳;对于桥塔外包UHPC方案,当UHPC厚度为0.08 m时优化效果最佳.通过对比2种抗裂优化方案的经济性和施工难易程度,推荐采用白色有机涂料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