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唐贵亮 《汽车运用》2004,(11):37-37
对驾驶员来说,雾天是最恶劣的气候条件。国外称雾是道路上最凶狠的“刽子手”。这是因为,雾天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而且最容易发生恶性交通事故。雾天行车时,驾驶员能见度较低,严重时驾驶员只能看见车头。同时,雾还会降低驾驶员对车速和车距的判断能力,影响对物体的动与静、运动  相似文献   

2.
《汽车与安全》2011,(3):67-67
近日,烟台出现大雾天气,市区部分路段的能见度不到10米,为城市交通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尤其是驾车上班的朋友,对安全行车来说,雾天是最恶劣的气候条件。国外称雾是道路上最凶狠的"刽子手",这是因为在雾天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而且最容易发生恶性交通事故。为此,交警部门提醒各位驾驶员要注意以下几项:  相似文献   

3.
交警提示     
《汽车与安全》2011,(3):67-68
大雾天气驾车"刽子手"近日,烟台出现大雾天气,市区部分路段的能见度不到10米,为城市交通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尤其是驾车上班的朋友,对安全行车来说,雾天是最恶劣的气候条件。国外称雾是道路上最凶狠的"刽子手",这是因为在雾天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而且最容易发生恶性交通事故。为此,交警部门提醒各位驾驶员要注意以下几项:  相似文献   

4.
据资料表明:夏日期间,司机饭后马上驾车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笔者曾对2000年夏季在某县发生的近百起道路交通事故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有21起是由于午饭后疲劳驾车所致.对此,有关生理学家把这一段时间称为危险的"15分钟".这是因为人体在夏季气温条件下形成生理节律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汽车与安全》2008,(12):62-62
A冬季交通事故的特点从时段来说.18时至24时之间交通事故比较高发.尤其是重大的交通事故。从车型来说.大货车发生事故的情况比较突出。从违法行为上说.未保持安全距离的较多。还有驾驶员遇有突发情况采取措施不当,极端恶劣天气等.都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6.
隧道是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驾驶员顺利通过多山地区,减少公路里程和驾驶疲劳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是,由于部分驾驶员不了解隧道内的安全行车特点,不能及时适应环境的变化,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通过隧道,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雨天,由于司机视野变差,再加上路面溜滑,比晴天时容易诱发交通事故。为了防止和减少雨天发生交通事故,了解雨天的交通事故是怎样发生的、探讨雨天特有的交通事故类型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杨多多 《世界汽车》2003,(11):53-53
秋季由于昼夜温差大,早晚容易出现有雾的天气.雾天的道路交通事故隐患四伏,严重危害着广大交通参与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如何加强雾天的行车安全,预防和杜绝雾天交通事故的发生就显得非常重要.下面是雾天行车的一些常见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据资料统计,在一天中下4-6点钟之间,驾驶员最容易导致交通事故,而且事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白天。通过对黄昏时间发生的多起交通事故进行分析,发现驾驶员黄昏行车事故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白雪 《驾驶园》2007,(8):46-47
危险的交叉路口 我们很想知道路标的设计及其缺陷对严重的交通事故到底有怎样的影响.所以进行了研究,发现许多交通事故与司机有关.有24067人死于非命,其中三分之一发生在那些街道混乱,标志不够清晰的交叉路口.密歇根汽车协会的安全机构经理说:"向左拐的车辆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并且一般会丧命或受到很严重的伤害."很多人从他们60岁时就会或多或少地丧失对即将到来的车辆的速度,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对一些复杂的判断,像对一个很快的左拐弯,60岁以上的老人就要比20岁的人多花50%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驾驶园》2015,(3)
<正>酒后驾驶、乱开远光灯、疲劳驾驶……一些不文明的交通陋习极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却又常常被驾驶人忽略。在过去的2014年,山东省平度市公安局交警大队通过快速出警、细致勘察现场、多警种协调配合抓捕肇事逃逸者。现在,根据事故处理情况,梳理了最容易导致事故发生的几个原因,以引起驾驶人的重视。一天有三个高发时间段根据对2014年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段进行统计,发现有三个时间段是道路交通事故高发时段,分别是7~9时、11~13时、17~19时,这三个时段发生的交  相似文献   

12.
在强风等恶劣天气条件下,车辆容易发生侧滑和侧翻的安全事故。从车辆空气动力学原理出发,对在强风条件下车辆的侧滑和侧翻极限条件进行了理论公式求解;得出了车辆在强风恶劣天气条件下不发生侧滑和侧翻交通事故的临界安全车速;并对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数值求解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1 行政法律关系发生的条件 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处理中的行政法律关系,属于行政管理法律关系.这个关系的发生,取决于一定法律条件和事实条件.  相似文献   

14.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对方人员死亡或者重伤,机动车一方无过错,应当分担对方10%的经济损失.但按照10%计算,赔偿额超过交通事故发生地10个月平均生活费的,按10个月的平均生活费支付;前述非机动车、行人一方故意造成自身伤害或者进入高速公路造成损害的除外."这体现了交通事故赔偿中的无过错责任原则.为什么要规定无过错原则呢?因为在我国的道路交通中,非机动车、行人所占的比例非常大,道路上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混行的情况十分普遍.机动车速度快,质量大,非机动车、行人与其相比是弱者,发生交通事故时机动车容易给非机动车、行人造成严重伤害.因此,从保护弱者的角度出发,<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做出了上述无过错责任的规定,这也是国际通行的做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有效预防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事故隐患点识别的可操作性,基于山区某高速公路近5年交通事故数据,从道路条件成因分析入手,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不同道路条件下交通事故发生的时空分布,解析组合路段的交通事故与公路线形参数的关联关系,采用K-means聚类提取山区高速公路的高风险线形指标参数。结果表明,道路条件显著影响交通事故的发生,交通事故在特殊线形条件和交通环境下具有明显分段聚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2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2.4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为1.2亿辆.201 2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达50万起,其中近四分之一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与汽车技术性能有关或由汽车机械事故导致.那么,为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保证汽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安靖 《驾驶园》2008,(3):40-41
冬季公路上有冰雪是常有的事,在冰雪路面上的制动距离增加,往往是干燥沥青路面制动距离的3-4倍以上,这样就扩大了制动非安全区,容易发生事故.为了避免或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行车,应注意以下十防.……  相似文献   

18.
邰慧 《驾驶园》2005,(10):14-15
每起交通事故的背后都有复杂的引发原因,但最主要的还是与驾车人的交通违法行为有关.统计显示,90%以上的交通事故都是"人"的原因所造成的.各类交通参与人的违法行为是导致事故的根本诱因,其中尤以机动车驾驶人为最.如何有效减少机动车驾驶人的交通违法行为,从而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已逐渐成为我们的共识.  相似文献   

19.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长,道路交通事故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全世界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估计超过50万,而我国则是世界上交通事故发生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公安部最新统计,2005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5万起,其中大货车肇事造成2万1505人死亡。交通事故已成为影响我国  相似文献   

20.
近来,大风天气越来越多.大风天气,对机动车辆运行的影响虽然不像雾天或雪天那样严重,但如不注意其特点,开车时不小心谨慎,也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