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武广客运专线是我国首批规划建设的客运专线之一。武广客运专线视频监控系统除具有传统的本地监控、数字录像等功能外,还具有远程监控和多级监控功能,对车站客运服务、区间防灾安全及段/所进行视频监控。该系统由中央视频处理层、视频传输网络层、本地视频处理层、本地视频传输层和视频采集层5个层面组成;采用视频采集及压缩编码、IP数据网传输,并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平台为各视频应用子系统提供共享的承载平台。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电气化铁路对铁道通信的影响机理,包括磁影响、电影响和阻性耦合影响。并就电气化铁道对通信线路的影响给出了相应计算公式,进行了分析计算。提出了提高电缆金属护套的屏蔽性能,加防护地线和气闭绝缘套管,进行绝缘连接处理,加瞬时过压保护器SPD等铁道通信电缆线路和光缆线路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气吹法敷缆的原理、优点、施工程序和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7.
8.
从长江到珠江,从华中到华南,武广高速铁路跨过江河天堑,穿过崇山峻岭。作为我国第一条复杂地区建成通车的时速350公里长大高速铁路,武广高速铁路在选线设计、技术选型等多个方面都为今后的高速铁路建设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就让我们通过武广高速铁路设计师的讲述,去了解武广高速铁路的设计方案与技术创新吧。  相似文献   

9.
结合武广客运专线桥梁设计,包括设计技术标准、桥跨结构设计、下部结构设计以及3类代表性的特殊桥梁结构,详细介绍3种特殊桥梁结构类型,包括它们的结构尺寸、细部构造、施工方法以及主要工程数量等;结合高速铁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和受力特点,对武广客运专线的桥梁设计进行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电气化铁路对通信线路的电磁影响原理,并从设计与施工2个方面重点讨论了通信线路电磁防护工程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确定客运号线最大坡度必须要考虑的“电动车组的牵引性能”、“最大坡度方案的工程投资”以及“列车运营费用”等重要因素的分析与研讨,对武广客运号线最大坡度进行了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根据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技术质量标准,结合客运专线工程实例,总结了混凝土原材料控制及高性能配合比的设计方法,并提出了进行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注意的一些事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高性能混凝土在武广客运专线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武广客运专线英德制梁场应用正交配合比,设计C5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思路和方法。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所选用的配合比满足武广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网络法与状态空间法相结合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客运专线牵引变电所主接线可靠性分析中。建立牵引变电所可靠性评估模型,提出了可靠性分析的指标,并对客运专线牵引变电所常用的主接线形式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5.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经湖北、湖南、广东三省,全长1 068.6 km,设计速度350 km/h,全线采用无砟轨道,技术标准高,地形、地质条件复杂,跨越江河道路众多,桥梁占线路长度49.6%,大跨度桥梁多。桥梁下部结构投资占桥梁总投资的一半左右,下部结构系统研究对桥梁工程的经济性意义重大。介绍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桥梁设计的基本情况、桥式方案、墩台、基础、支座、大跨度桥梁、科研情况。  相似文献   

16.
提高客运专线接触网可靠性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分析当前我国铁路接触网零部件设备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可靠性,通过研究国外电气化铁路保障接触网可靠性的有效措施,应用可靠性理论的分析方法,提出提高我国铁路客运专线接触网可靠性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19.
在分析雷达2000无碴轨道技术引进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利用三重叠合梁理论,对武广客运专线双块式无碴轨道的结构组成、几何尺寸、设计计算等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分析,提出武广客运专线双块式无碴轨道主要设计参数指标。  相似文献   

20.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设计时速350 km,是目前世界上一次开通线路最长、运行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具有征地拆迁、三电迁改工程量大,施工干扰大;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复杂,工程量浩大,施工安全风险、组织难度大;大量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技术标准高、施工难度大等特点。采用小业主、大咨询的建设管理模式,实行工程总承包、四电系统集成、中外联合体工程咨询、中外联合监理。系统介绍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管理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建设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