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可军 《广东造船》2005,(1):47-48,29
在船舶建造过程中,电缆拉放并绑扎完毕后,当多根电缆经一贯通件穿过水密和防火舱壁或甲板时,以往采用的贯通件为组合式橡胶块填料盒或水密填料,因采用组合式橡胶块填料盒时,由于电缆直径的差异,敷设电缆需花时间预先在不同的电缆直径橡胶块位置上摆放对应的电缆;防火固体橡胶块密度高,因此体重较重,体积大。  相似文献   

2.
在相关假设前提下对电缆进行热分析,推导出线芯温度与电缆绝缘材料导热系数之间的关系,结合电缆老化寿命方程,得出给定载流量下船用橡胶电缆整体老化后剩余寿命呈指数下降及降低工作载流量可提高电缆剩余寿命结论。同时,提出利用测定电缆线芯温度和载流量推算出导热系数或者通过与未老化电缆比较两接线端头线芯温度判定电缆整体老化程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与船舶交流综合电力系统相比,直流综合电力系统具有功率密度高、易于并网、振动与噪声低等优点,应用前景广泛。随着船舶直流电力系统容量的不断增大,伴随而来的是直流电缆载流量不断增大。为了充分发挥和提升直流电缆的载流能力,将其与交流电缆的温度场特性进行对比分析。分别建立交流电缆与直流电缆的传热模型及温度分布方程,并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进行了仿真对比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环境温度下,直流电缆的缆芯温升低于交流电缆,且直流电缆的温度场分布较为简单;在相同电压等级和环境温度下,参考交流电缆运行经验设定的直流电缆的参考载流量较为保守,未能充分发挥直流电缆的载流能力。  相似文献   

4.
利用有限元法计算桥架内电缆损耗;然后在给定负荷下,耦合计算了含有传导、辐射、自然对流三种换热方式的桥架温度场分布;在此基础上,利用迭代法计算了不同回路数、不同环境温度下,桥架敷设三芯电缆的载流量。实验和计算结果表明,利用有限元计算桥架电缆群稳态温度场和载流量满足工程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5.
DMT-SL无机型电缆密封填料是一种新颖的船舶电缆密封材料,具有无毒、防火、水密性好、施工简便等优点. 本文介绍了DMT-SL无机型电缆密封填料的研制、实船使用情况和技术性能指标.并对该填料的施工工艺、设备以及原材料的存放要求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随着船舶电气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所用电缆的数量亦相应增多。鉴于船舶的舱室和走道一般均比较狭小,所以过去的施工方法。基本上皆是把几十根,甚至上百根的电缆紧靠在一起整束敷设。这种方法由于占用地位较少,在船上易于布置,故而普遍,沿用至今。但这一种整束敷设电缆的工艺方法,无疑会导致束内传输电流的电缆散热困难。为了达到既要保证电缆安全可靠地使用,又能充分利用电缆的载流量之目的,国内外许多科研工作者,早在五十年  相似文献   

7.
路国章  侯强  孙宁松  孙立强 《中国造船》2004,45(Z1):387-392
埕北30区块潜山位于渤海南部浅海海域,水深10-16m,勘探面积约100Km2,为了满足埕北30区块的供电要求,需敷设CB30A-海五联35KV海缆,因国外电缆进口周期长,根据公司的实际生产需要,为确保CB30区块2004年3月底达投产条件决定采用国产电缆.本文介绍了国产35KV 3×185 mm2海缆的技术性能及参数,抗拉强度的计算、载流量的计算与国外同类型电缆的技术性能对比分析、海底电缆的敷设过程说明了国产电缆与国外电缆的差异,最后阐述了对使用国产电缆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8.
文献所述矿物绝缘电缆指氧化镁绝缘铜管护套电缆,执行GB/T 13033-2007/IEC 60702:2002《额定电压750V及以下矿物绝缘电缆及终端》,耐火性能同时通过BS 6387 C.W.Z考核。符合《钢质海船入级规范》相关电缆的规定,产品经弯曲试验、压扁试验,表明用作耐火电缆,较之等同耐火等级及等同载流量的其它电缆,适合实船敷设。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船舶消磁勤务中存在的消磁工作线圈电缆超负荷运行并导致其寿命大大缩短的现象,根据理论计算和实践经验确定出了船舶消磁工作线圈电缆合理载流量,对工程设计和消磁勤务部门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结合某工程船的设计,对其直流电缆的规格进行分析选择。根据载流量计算电缆规格,对电缆磁场环境进行分析和方案选择。对平行排布和对称排布2种排布方式下单芯电缆的电磁场特征、发热情况及振动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发现,相比采用平行排布方式的单芯电缆,采用对称排布方式的单芯电缆能大大减小电缆集束外侧的磁场辐射,并能使电缆周围铁磁材料套筒等构件的温升下降30%以上。  相似文献   

11.
从实际应用出发,对比分析相关标准、规范,海洋石油平台电缆的选型,从电缆的敷设环境、用电系统及工作条件、额定电压与载流量、校正系数、设计裕度和线路允许电压降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设计,对海洋石油平台电缆的选型做了论述,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船舶自动化的发展,自控、遥控性能的提高,电子、电气设备的日益增多,电缆数量也随着增多,从而在船上构成了一个宽广的电缆网。过去,一艘万吨级的远洋货船只需要敷设20~30公里的电缆,现在由于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国外有些大型集装箱船上的电缆已超过了100公里。电缆穿过防水和防火的舱壁已不可避免,为保证舰船任意相邻两舱浸水的抗沉性,成束电缆穿过隔舱的密封已成为船舶建造中必须考虑的工艺问题。世界各国的船级社或船检机构,对隔舱的水密要求都有明确的条文规定,国际电工协会(IEC)对电缆通过水密隔舱也推荐了试验方法。目前成束电缆穿过隔舱的密封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用填料填塞或灌注,使填料充满缝隙,通过填料的粘结力或附着力达到密封。通常采用的有211填料、环氧树脂、7551和AEG德律风根公司的E型填料。另一种是根据敷设电缆的尺寸,将填料预制成型,再在外力的作用下,在填料函内部产生挤压应  相似文献   

13.
电缆穿过水密隔壁(或水密甲板)时需要开孔,因而需要安装水密填料函(或电缆筒)以保证其水密性。填料函的水密性能,直接影响到船舶的不沉性。为了保证在一舱进水的情况下,水密隔壁的另一侧舱室不致进水,和保证水密甲板不漏水,必须选用合适的填料函和密封填料。六机部第十一研究所,研制出的一种7551型填料(《见造船技术》1978年第1期),经过几年的实船使用证明,它对于保证电缆(尤其是较大的成束敷设电缆)穿过水密隔壁的水密性,有较为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采用旋转填料床作为吸收装置,醇胺溶液作为吸收液,进行超重力法清除潜艇舱室CO2的实验,分析吸收液种类、填料、吸收液浓度、吸收液温度、吸收液流量等因素对CO2清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泡沫金属填料和MEA溶液可以获得最高的清除率;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清除率随着吸收液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加,但当吸收液浓度增至一定值时,CO2的清除率趋于稳定;清除率随吸收液温度或流量的提高均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15.
潜艇穿舱电缆自动敷设系统实现了电缆信息的一次录入、信息在设计周期内共享的目标,基于电缆信息库、能够自动生成潜艇穿舱电缆敷设图,并且具有电缆存在性检查,电缆已敷设检查的功能,在穿舱电缆敷设图的基础上,自动绘制指定隔壁电缆盒开孔图,自动生成电缆开孔顺序表,本系统的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电缆敷设的效率和正确性,使设计周期缩短了一半时间,改变了传统的人工敷设电缆的模式,从而实现了电缆敷设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16.
介绍仓顶存在均载以及非单一填料所产生的贮仓压力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电缆规格的选择直接决定电网的供电质量,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保证,更关系到船舶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本文以某大型FPSO电力系统的设计为例,从电缆载流容量、线路电压降、短路电流等方面来考核电缆选择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杨文  周东荣  彭忠卫  范杰 《航海》2015,(1):62-67
介绍一种电缆埋设施工技术,它突破传统电缆一次埋深不大于2.5m的极限,借助拖曳接触式大流量埋设机,将电缆一次埋深深度提高至3.5m以上,为海上油田管缆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9.
王志宇  郇文明 《船电技术》2024,(3):62-64+69
根据GJB9001C-2017中质量问题处理的相关工作要求,对大功率逆变电源调试过程中出现的两例典型设备保护停机故障进行定位和机理分析,并采取措施排除故障,进行问题复现,验证整改措施,确定故障原因为逆变电路电容载流量或者电容大小不满足设计及使用的工况要求,产品质量得到大幅提升并有效的丰富了设备故障库。最后经过举一反三,明确后续电路设计要充分考虑在整个电路中的载流量要求,以及多台逆变电源并联配合时电容的选择要求,谨慎选型。  相似文献   

20.
根据规范要求,油田平台问海底电缆需要埋设在泥面以下1.5m,但是如果在电缆使用过程中,发现电缆被船舶锚泊时拖出泥面,裸露在海床上.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才能使在油田不停产的情况下,将带电电缆铺设到规定的埋深,避免电缆再次受到外力或起抛锚作业影响而使油田中断生产.结合已经成功实施的CFD-11油田平台间带电电缆埋设项目,介绍了电缆带电状态下电缆的埋设方法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