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排水性沥青路面排水性能评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排水性沥青路面的排水性能是此种结构最重要的性能,本文建立了排水性路面排水表层的渗流模型,从理论上分析研究了排水性路面排水面层的排水机理及排水性能的评价指标,给出了各主要参数的确定方法;介绍了自行开发的试验仪器,并通过室内试验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竖向和横向渗透系数的测定方法进行研究,给出了计算公式;设计试验方法,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进行室内的模拟降雨试验,研究路面两端断面的边界条件,找出了断面上的潜水层厚度与路面坡度及降雨强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东宝河新安特大桥主桥通航主跨156 m,是我国首座采用混合梁结构的波形钢腹板桥梁。该桥排水采用横向桥面排水和纵向排水管排水相结合,根据降雨强度,复核汇水量和管径排水量设计,同时依据广东地区降雨重现期降雨历时,计算总结容许最大汇水面积所对应的管径大小表格,便于其他桥梁排水设计参考和查询。  相似文献   

3.
唐健娟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12):179-182,192
该文阐述了,针对道路实际运营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路面路用性能的要求,对排水性沥青路面设计所进行的研究。采用混合料最大公称粒径13.2mm的试样,通过室内试验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降噪、抗滑及排水性能分别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各项性能均远远优于普通沥青混合料。接着,重点分析了空隙率对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理论计算验证了排水性沥青路面在道路中应用的可行性。最后兼顾路面耐久性能的要求,综合探讨了排水性沥青路面设计中的各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排水沥青混合料透水性能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严军  叶奋  黄彭  王仪融  沈平 《公路交通科技》2002,19(6):35-37,40
排水沥青面层的主要功能为排水功能,即在降雨期间,雨水通过结构内部的孔隙排出路面,使路表保持相对干燥,从而提高行车安全度,排水功能的大小与混合料的透水能力有关。根据水流在其结构内部的流动特征,本文提出了透水能力的计算和测试方法。通过在不同空隙率和坡度条件下对排水沥青混合料的透水能力进行测试。得到了混合料透水能力与其混合料空隙率和路面横坡,以及混合料目标空隙率与降雨强度的关系,用于指导排水沥青面层的结构设计和混合料组配设计。  相似文献   

5.
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基层施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路面排水基层的施工方法,并观察其使用效果,在上海浦东新区远东大道修建一段沥青层内部排水试验路,采用沥青稳定碎石做排水基层。使沿路面下渗的水分,进入多孔隙的排水基层而出道路结构外。本文综合国外修建路面内部排水基层施工工艺的经验和研究成果,探索适合上海地区路面设置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排水系统的施工工法,从而为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的广泛运用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外排水沥青混合料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对排水沥青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即排水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流值、残留稳定度、劈裂强度、动稳定度、透水系数、飞散系数以及沥青析漏等指标进行了试验测定并分析其规律性,确定排水沥青混合料的级配、沥青最佳用量及空隙率与强度等指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排水沥青路面混合料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国外排水沥青混合料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对排水沥青混合的物理力学性能,即排水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流值、残留稳定度、劈裂强度、动稳定度、透水系数、飞散系数以及沥青析漏等指标进行了试验测定并分析其规律性,确定排水沥青混合料的级配、沥青最佳用量及空隙率与强度等指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路表排水泄水口设计合理性的验核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现行高速公路路表排水泄水口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应结合高速公路各路段的纵坡、横坡以及降雨强度等实际状况,对现行设计进行验证复核的必要性,并按照公路路表的实际排水过程,描述了泄水口的泄水规律,推导了路段上泄水口数量的合理计算式,并特别给出了在两相邻纵坡之间增布泄水口的设计计算方法,可供高速公路路表排水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
徐斌 《公路》2005,(1):68-70
讨论了道路采用多空隙沥青混凝土面层后,排水设计中降雨输入参数的意义及其选择依据,包括降雨历时、降雨强度与设计重现期,以期对这种路面的排水设计采取相对应的慨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带边缘排水系统的排水性基层路面结构的排水效果,基于非饱和渗流理论,对高速公路路面结构降雨入渗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建立了二维路面结构渗流分析模型,并采用AASHTO评价指标t50进行排水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在没有内部排水系统的路面结构中雨水排出很慢,并会在基层与底基层中长时间滞留;带边缘排水系统的排水性基层路面结构...  相似文献   

11.
在公路排水系统设计中,降雨重现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我国公路排水设计降雨重现期偏大,尤其对坡面排水要求过高。路界表面排水设施的设计降雨重现期需综合考虑排水设施类型,公路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以及损坏的后果及修复的难易程度等因素,提出一个可供设计人员选择的范围值,达到安全、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以沪通铁路某路堑边坡工程为依托,对非饱和路堑边坡在不同降雨强度下瞬态渗流场与应力场流固耦合进行分析,探讨路堑边坡在不同降雨强度下的响应,重点研究了降雨强度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监测点边坡竖直位移随降雨强度变化趋势相似,当降雨达到一定强度时,降雨强度对边坡竖直位移影响较小;随着降雨强度增加,边坡水平位移从缓慢变化过渡到加速变化,且边坡中部水平位移相对坡脚水平位移具有滞后性;②边坡水平位移随降雨时间增加呈现三个阶段:初始稳定阶段、缓慢变化阶段、正比关系变化阶段,应重视降雨时间效应引起的边坡失稳破坏;③降雨强度从0增加到18 mm/h时,边坡安全系数由1.795降低到1.305,降低约27%,降雨强度从15 mm/h增加到18 mm/h,边坡安全系数降低约16%,降雨强度越大对边坡整体安全性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3.
盐城市各县(区)大力推进县乡道路黑色化工程,多采用沥青表处或上拌的贯法施工,因对水害认识不足,造成事倍功半,使用效果差,本文根据本气候特点,主要从加强基层质量,排水系统设计人提高在层防水抗渗性三个方面谈谈实践认识。  相似文献   

14.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道路路面的排水逐渐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路面积水引起的内涝对生命财产带来了损失。为解决城市道路积水的问题,现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我国道路的路面排水情况进行进一步的研究。阐明了城市降雨地表产流与汇流的特点及计算方法;对道路的纵断面、平纵面组合、横断面,以及绿化带、透水性路面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改进措施。最后通过具体的工程实例对城市道路路面的排水设计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道路的抗滑排水性取决于沥青混合料的类型及相关性能,良好的抗滑排水路面能够很好的保证行车安全。文章对三种沥青混合料进行综述,对比其性能以及优缺点,并对如何改善三种沥青混合料的抗滑排水性能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上海绕城高速公路(同三段)2008年整治工程进行了重交通排水沥青路面试验段实践,包括路面结构补强设计、排水系统设计、排水沥青混合料设计与性能试验、排水沥青面层施工与应用效果跟踪研究,初步表明排水沥青路面的使用对提高重交通道路雨天行车的安全性及舒适性具有良好的效果。经严格的材料选择与设计的开级配沥青混合料,可满足重交通道路使用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黄土沟壑区特殊的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对现有的路基防排水设计方法中设计降雨重现期、冲淤条件和沟底允许最小纵坡、最大允许流速修正系数、降雨强度等相关参数的选取和计算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了黄土沟壑区设计降雨重现期的建议值;根据黄土沟壑区不同地表排水设施所处的环境和型式特点,考虑冲刷和淤积的主次矛盾,提出了具体的控制指标。从明渠均匀流基本方程出发,推导出考虑沟渠材料性质、断面型式及水深变化的明沟最大允许流速修正系数的计算公式。对边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沟渠基底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路面排水基层的施工方法,并观察其使用效果。在上海沪青平一级公路上修建一段水泥面层下的内部排水试验路,采用10cm的水泥稳定碎石做排水基层。使沿路面下渗的水分,进入多孔隙的水泥稳定碎石排水基层面排出道路结构外。本文综合国外修建水泥稳定碎石排水基层施工工艺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并在成功修建上海浦东远东大道沥青面层下内部排水试验路的基础上,继续探索适合上海地区水泥面层下的设置水泥稳定碎石排水基层排水系统的施工工法,从而为内部排水系统的广泛运用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9.
毛斌 《国外公路》1997,17(6):17-19
文中叙述了以试验方法研究不同降雨强度及不同路表坡度状况下公路路面降雨流水深度的变化规律,并以三维紊流理论为基础分析推导出计算逆雨水深的经验公式。为公路路面排水设计及路面抗滑性能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0.
现行高速公路边坡防护大多采用了衬砌拱进行集中排水的型式,对衬砌拱的流水槽宽度、间距等进行了合理的分析计算,推导了简易的计算公式,特别指出了衬砌拱的流水槽宽度与其间距应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且都与降雨强度、路面宽度以及路面粗度系数等成正比,对衬砌拱的设计应结合高速公路各路段的降雨强度以及路面宽度等实际状况,不应任意设计。给出了部分计算结果表,可供实际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