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某高速公路工程,对土石混填路堤展开现场压实试验,研究在不同碾压遍数和不同填铺厚度下土石混填路堤的竖向沉降、水平位移、基底竖向应力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认为:路堤的累积沉降量随碾压遍数的增加表现出先呈快速增长后逐渐稳定的特征,并且在相同铺填厚度下的差异沉降量随碾压遍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水平位移和基底竖向应力也表现出与累积沉降量相似的变化规律,但水平位移量明显比沉降量小很多。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获得了最佳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等压实工艺参数,为该高速公路路堤施工提供了合理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3.
4.
文中研究以某快速路项目为依托,设置两个试验段,在边坡坡面向内2m区域分别松铺4.5m、8m土石混合填料,填筑后进行强夯加固,以探讨研究土石混填高路堤的快速施工技术和方法。对强夯后的路基反开挖,并进行了压实度和承载力检测。通过试验段检测数据分析可知,松铺4.5m试验段的压实度和承载力基本可以达到设计要求,部分压实度稍不理想。在后续施工中,可采用将上下两层夯点错开设置的方法有效避免夯棱压实度欠缺影响,达到土石混填高路堤的快速施工和经济安全的目的;但在路基一级边坡即路面以下8m范围内建议采取分层填筑、分层碾压的施工工法。而松铺8m试验段的压实度和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6.
土石混填路堤压实质量现场检测方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现场试验,对土石混填路堤压实质量检验方法进行探讨。试验表明:定点高程测量和瑞利波法能快捷地检测土石混填路堤的压实情况。建议采用定点高程测量作为土石混填的施工过程控制,瞬态瑞利波法测试作为检测验收标准,干密度法作为抽检。 相似文献
7.
路基的沉降控制是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的重点和技术关键。文中依托福建泉三(泉州-三明)高速公路,通过对典型土石混填高路基断面沉降的现场监测,分析了山区高速公路土石混填地基及路堤本体的沉降特性。 相似文献
8.
以嵩昆路(K18+900-K19+800)段高填方路基填筑为例,对土石混填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及技术控制要点进行分析,可为土石混填路基的施工管理提供相应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10.
11.
超粒径土石混合料最大干密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行研制的大型击实仪对超粒径土石混合料进行击实试验,同时对土石混合料超粒径部分采用剔除法、相似级配法及等量替换法处理后进行中型击实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提出采用等量替换法可间接求出超粒径土石混合料最大干密度的结论。其次,对于连续级配的土石混合料,采用剔除法处理其超粒径部分,得出不同最大粒径下的松装密度、干燥密度、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从而提出剔除法处理超粒径土石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确定方法。最后综合比较等量替换法和剔除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提出超粒径土石混合料最大干密度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郑育新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1,28(3):56-58
为了保证采空区道路的整体性、稳定性和抗变形能力,通过对煤田采空区注浆工艺的研究,确定了施工中注浆孔的布置形式、注浆施工顺序、注浆施工控制参数和注浆结束标准,以及注浆效果的检查方法。重点介绍了自下而上分段纯压式注浆施工工艺和孔口封闭纯压式注浆施工工艺,很好地指导了煤田采空区预留煤柱段路基抗变形注浆治理工程的施工。 相似文献
13.
基于FWD的检测数据,结合广东茂湛高速公路养护维修工程的实践经验,从混凝土板块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接缝传荷能力、板底脱空等方面来评价面层与基层的结合情况,以此来判断压浆效果.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针对沥青混合料浸水残留稳定度超100%的现象,开展了改性沥青和基质沥青在水浴(60℃、48h)和空气浴(60℃、48h)中的老化试验研究,并提出了改进的浸水马歇尔试验方法。结果表明:沥青在水浴和空气浴条件下老化程度排序为:短期老化>空气浴老化>水浴老化>原样;现有的浸水马歇尔试验无法排除沥青老化对稳定度的影响,造成残留稳定度经常超过100%,试验结果失真,无法客观评价混合料水稳定性;改进的浸水马歇尔试验采用稳定度损失率来评价水损害程度,指标含义明确,对不同类型的混合料均适用。 相似文献
18.
目前桩基础施工中存在的诸如混凝土离析、断桩等严重桩身缺陷,采用一般的注浆方法很难保证断面补强的可靠性。针对这一情况,结合某桥桩基处理施工经验,介绍了高压旋喷帷幕注浆的新方法,以供桩基缺陷处理中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