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全球变暖导致冰层急剧减少,日本文部科学省将于今夏首次派遣调查小组。综合调查北极的变暖进程及冰层等情况,往返于日欧间的日本船舶今后将有望使用北冰洋新航道。新航道既可减少航行天数及燃料费用,还能避免印度洋上多发的海盗袭击。据俄罗斯的破冰船公司介绍.2010年仅有4艘货轮利用北冰洋航道,2011年猛增至34艘。日本船舶则尚无先例。  相似文献   

2.
《中国海事》2012,(5):64
日本船舶有望使用北冰洋航道避开海盗袭击据报道,由于全球变暖导致冰层急剧减少,往返于日欧间的日本船舶今后将有望使用北冰洋新航道。新航道既可减少航行天数及燃料费用,还能避免印度洋上多  相似文献   

3.
据报道,由于全球变暖导致冰层急剧减少,往返于日欧间的日本船舶今后将有望使用北冰洋新航道。新航道既可减少航行天数及燃料费用,还能避免印度洋上多发的海盗袭击。  相似文献   

4.
北极航运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海冰范围及冰层厚度都在变小,北极通航的商业价值加速凸显。本文在介绍当前关于北极海冰全部消融预测的基础上,描述了北极两航道概况及当前航运情况,提出了我国利用北极航道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海冰正在迅速减少,与此同时,海冰的厚度也在变薄。观测表明,近30年来,全球变暖现象在北极地区尤为明显。在过去100年间(1906-2005年)地球表面温度提高了0.74℃,而北极地区升高幅度则是其他地区的两倍。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北冰洋的海冰对全球气候变暖十分敏感,从而常发生陡然减少的现象。据《北极气候影响评估》的估算,北极地区的变暖速度是世界其他  相似文献   

5.
《中国远洋航务》2008,(10):17-17
最近卫星图片显示,由于北极冰层加速融化,北冰洋西北及东北航道日前“打通”,人类历史上首次可绕过北极航行。  相似文献   

6.
《航海》2008,(5):26-26
最新卫星图片显示,由于北极冰层加速融化。北冰洋西北及东北航道目前“打通”,代表人类历史上首次可绕过北极航行。  相似文献   

7.
咫尺北极     
“积冰堆雪玉成龙,横亘汪洋擎碧空。”探索北极曾经是人类遥不可及的美好向往。而今,全球气候变暖,冰层融化正使北冰洋夏季冰面以每10年9%左右的速度消失。海冰融化后浮出水面的“新航道”,使开通连接欧洲、东亚、北美的北极航线成为可能。
  北极航线是指穿越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行线路,通常有两条,即加拿大沿岸的“西北航道”和西伯利亚沿岸的“东北航道”。其中东北航道是北欧、东欧及西欧地区连接东亚的最短航线,比传统的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要缩短1/3的航程,被航海界称为连接亚欧的“黄金水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航运公司积极试水北极航行,2013年全球通过东北航道的商船已达71艘,“西北航道”也成为下一步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徐骅 《集装箱化》2020,31(5):1-8
正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夏季北极海冰范围呈现缩小趋势,从而使船舶在北极航行的可行性提高。北极航道包括沿俄罗斯北部海域的东北航道(其中白令海峡与新地岛之间的航道被俄罗斯称为"北方海航道")、沿加拿大和美国阿拉斯加北部海域的西北航道以及穿过北冰洋中央海域的跨极地航道。上述航道的冰情各不相同,其中:北方海航道冰情最轻,  相似文献   

9.
正[背景]受全球变暖的影响,每10年极地的冰层就会减少3%。按照这样的速度,未来不久,这些冰层就将完全消失,通往极地的航路也将自然打通,雪藏资料显露,极地海域也将逐渐告别静寂。然而,极地气候的恶劣和环境的脆弱,对该地区近乎空白的船舶航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极地水域船舶航  相似文献   

10.
正0引言随着全球变暖,极地水域的冰层正在慢慢融化,使得开辟北极航道成为可能。北极航道是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和俄罗斯欧亚部分的最短路线。同时,北极油气资源的逐步开发,极地船舶的需求逐步增大,对符合极地规则要求的船舶设备需求也相应增大。目前,环北极航线已部分开通,相对于其他可航水域,极地水域有其自身特点:(1)水域温度极低;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海事》2010,(11):12-14
从16世纪起,欧洲国家就一直梦想能打通经北冰洋到达东方的便捷通道,但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北极航道探险虽兴盛一时,终因不具备商业航运价值而沉寂。近20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加速融化,一些科学家乐观预测,在未来30年内北冰洋将出现夏季无冰年,北极航道将从遥远走近现实。北极航道成为了国际海事界的热点之一,该航道一旦打通,吸引全球目光的不仅仅是北冰洋区域蕴藏的丰富资源以及随之带来的巨大商业利益,它的开通还将影响整个世界的海运格局。为此,本刊记者马艳玲走访了相关专家和研究机构,采写编辑了一组北极航道的稿件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张向辉 《中国船检》2013,(7):11-14,128,129
虽然目前中国商船的北极航行之路充满艰辛,但不可否认的是,未来这条航线也孕育着无限商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加速融化,一些科学家乐观预测,在未来30年内北冰洋将出现夏季无冰期,北冰洋"黄金水道"开通成为可能。"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将成为北极航线的两条主要航道。一旦这两条北极航道常年开通,将成为联系东北亚和西欧,联系北美洲东西海岸的最短航线,可以节约大约40%的海上运输成本,届时北极航线可能成为苏伊  相似文献   

13.
历经27天的航行,中远集团永盛轮于北京时间9月10日21时顺利靠泊荷兰鹿特丹港,圆满完成了穿越北极东北航道的首度尝试,在辽阔的北冰洋上,留下了中国第一艘商船的历史性航迹。此次永盛轮从太仓出发通过北极东北航道到达鹿特丹航程为7931海里,比经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的传统航线缩短航程2800多海里,航行时间减少9天。  相似文献   

14.
《世界海运》2010,(9):53-53
一艘载重量逾11万t的俄岁斯国营航运巨头Sovcomflol下属的阿芙拉型油船“Bahica”,近日在两艘全球最强大的核动力破冰船的护送下,穿越由融冰打开的北极东北航道,横跨北冰洋由俄罗斯靠近北欧的摩尔曼斯克港,运送轻油到中国,首次完成历史性“破冰之旅”,揭开了北极航道商业化航行的序幕。  相似文献   

15.
胡琳琳 《中国船检》2010,(9):29-31,111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海冰加速融化,北极地区蕴藏的丰富资源和极具战略价值的航道,都从潜在利益变成了现实利益,世界各国对该地区的争夺日益升温。而在低温多冰、气候极其恶劣的北极地区进行资源勘探、开发、运输及商业航行则需要冰区船舶这一重要装备。冰区船热不断升温。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虾峙门航道流急、航道窄以及船舶密度大等特点入手,针对船舶在该航道航行时存在的引航风险,提出一系列安全引航对策和建议,并以一艘重载超大型油轮通过虾峙门航道为例,详述了安全引航对策的具体运用。通过探讨,旨在提高船舶在虾峙门航道引航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千百年来,在北冰洋从事航海运输的人们,为了开发地球北端区域的宏伟事业,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设计、建造和操纵能在冰区航运的船舶上,这类具有高强度破冰能力和大马力的运输船确实为北冰洋区域的海运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但是人们看到,北冰洋的厚冰层毕竟是海洋航道上的“拦路虎”,在正常年岁,阻航时间达六至九个月,即使在盛夏航行季节,北冰洋的航路险情多变,十分复杂,漂浮在海面的那一座座冰山令航海家望而生畏,一不小心就会酿成船毁人亡的惨剧,船长们不得不在冰区微速航行,而其船期必然延长,运输成本增加,有时船公司必须租用破冰船为其运输船开道,租费十分昂  相似文献   

18.
秦皇岛辖区现有航道9条,航道之间交叉较多,陆上导标及水上浮标数量也较大,其中陆上导标53座,水上浮标74座,形成了较为复杂的通航局面。 一、恶劣气象对船舶安全的影响 去年入冬以来,北方沿海天气恶劣,秦皇岛港更是连续出现了30多年来罕见的冰雪及冰冻情况,海面冰层一般厚度为10~20厘米,最大厚度达70厘米。 严重的冰情不仅极大地威胁到船舶的航行安全,而且流冰也将大部分水上航标损毁,1999年末竣工的10万吨级航道上布设的24座活节式灯桩中的22座损失殆尽。同时,流冰也给船舶的正常操纵带来前所未有的困…  相似文献   

19.
<正>5月30日上午9时58分,随着香槟四溅、彩烟升空,"长江航道电001",长江上首艘通过CCS系统认证的纯电动推进航道维护专业船舶--18m级航道快艇在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武昌基地下水,这艘兼具低碳、环保、绿色、舒适的长江航道生态绿舟,将进一步助力长江经济带生态建设、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在北京主持召开了《航道养护预算定额》、《航道养护船舶、机械、仪器艘(台)班费用定额》总校会议,编写组代表和特邀专家共14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认真审阅了《航道养护预算定额》、《航道养护船舶、机械、仪器艘(台)班费用定额》,对《航道养护预算定额》、《航道养护船舶、机械、仪器艘(台)班费用定额》逐字复核,并对定额的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