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车生活》2008,(1):168-168
在海外试车,去过西欧大部分国家(东欧倒是没怎么去),美国也经常去,但我最怕的是美国,因为美国的进出境手续十分繁复。虽然美国不少地方的风景确实漂亮,但路都是不太好走,一条笔直的路消失在天涯海角,第一次走这样的路倒是让人感动的,人也好像立时变得豪气千丈,在茫茫天地间禁不住打开车窗狂呼大叫。但过了—个或大半个小时,路仍然是一样的,消失在地平线的点好像从来没靠近过。我开始困了,车也不开,交给同行的朋友来开,自己倒头便睡。睡了一会,起来还是这样,朋友说:"你来开吧。"当然,美国也有其它不同种类的道路,我走过的不多,但曾到过的美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一名交警,我见过的交通事故确实远远多于常人。有的朋友说,偶尔看到交通事故现场,觉得心惊胆颤,晚上会做噩梦,可你们交通警察经常处理交通事故,应该已经司空见惯,变得麻木了?其实不然,至今还印刻在我脑海里的一起交通事故,是我从警以来最不愿意回忆的一件事。在2005年7月的一天,天气非常炎热,我在路口执勤,快到晚高峰时,有儿个群众匆忙向我跑来,急促地说:"快!快!交警同志,那边有辆车把一个小孩撞了。"我一边迅速用  相似文献   

3.
今年春天的一个双休日,我搭乘朋友的车外出办事,途中看见一辆喷有"交通稽查"字样的依维柯停在路旁,几位穿着交通制服的人员正在检查过往车辆,我的朋友的车自然也在被检查之列.一位稽查人员手里拿着本本,一个外地人因没有交通部门核发的"上岗证",要罚200元.那人说,我们那个地方根本就没有听说过开车还要什么"上岗证",我只知道公安部门核发的驾驶证.那位稽查人员一听"火"了,说:"我不管你知道不知道,今天被查着了你就得听我的,没听说过吗?‘阎王爷就是管鬼的',快交钱!"那人大概是觉得没有指望了,然后很不情愿地交了200元钱后走人.  相似文献   

4.
瑞祥  开宏 《驾驶园》2001,(3):41
巴豆有毒,多食轻则腹泻,重则死亡.然而据史书载:宋代江川一士兵啖食巴豆,如食松籽,人惊问其故,回答说:"开始时一碗饭加两粒巴豆,后逐渐多加巴豆减少米饭,经年累月直至顿食巴豆而无不适.此事讲与一司机朋友,他竞颇不以为然,说这有什么?如同我饮酒,早先喝一点头晕,渐渐二、三两不醉,现如今半斤八两下肚,车辆照开.笔者听后愕然,好言相劝一番,然其人却是一张大大咧咧、满不在乎的笑脸.忽一日,某乡发生特大交通事故,伤3人,死2人,朋友亦在其中,且乃为全责.肇事原因,酒是帮凶.  相似文献   

5.
《当代汽车》2007,(7):103-103
在国内,驾车在路上,脏话不断,发泄对其他车驾驶方式的不满。一次刚从美国回来的朋友坐在旁边,也逐渐加入我的谩骂行列,同时问我:怎么在美国没听过你讲这么糙的脏话?我说:可能是没机会吧。  相似文献   

6.
常有人这样问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 我从不这样自问.因为我知道,我是为了摩托车而活着.只有在驾驭摩托车的时候,我才真正的活着.人说"三十而立",我虽未到三十岁,却也"立"了:我要为中国摩托车摇旗呐喊,为中国摩托车的发展尽一份力!因为,我是一个中国的车迷!  相似文献   

7.
18岁那年,伊丽莎跟随父母移民到美国佛罗里达州。1977年夏天,她认识了当时佛罗里达州的房地产巨头埃克迈,两人一见钟情,关系急剧升温,时年43岁的埃克迈很快就和22岁的伊丽莎结婚了。  相似文献   

8.
事情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本应该在脑海中忘却才对,但我却还是想把这件事讲出来,以提醒与我一样爱车的人们。在2002年中秋节前一天的傍晚,一个朋友来找我,说是要请我,以答谢为他母亲镶牙未收钱的事。这朋友实在,我帮他的忙不算什么,但朋友盛情邀请,便只有从命了。酒足饭饱后,看朋友满脸通红,我便提出由自己来驾驶他那辆国产的、不知道啥牌子的小太子(我的JH70正在闹毛病,  相似文献   

9.
正许多中国自行车人都认识美国闪电公司的全球副总裁BOB MARGEVICIUS先生。而我第一次和BOB交谈是在2009年越南的胡志明市。第一届中国两轮车国际展览会(越南)开幕当天,BOB从美国赶来,约见了时任中国自行车协会秘书长郭海燕和我。BOB的第一句话很直接:你们为什么要在越南办展?今年3月,我在天津第二次遇见BOB先生,他问我的第一句话仍然很直接:你们中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自行车展?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中国人不一样。BOB先生和我聊起了他的理念。他说,一个世界  相似文献   

10.
北京打车记     
北京人不说"打的",而叫"打车". 那是前几年的事了.一天事急,出北京站打了辆奥迪.这车锃亮锃亮,收拾得特干净,司机40来岁,板寸头,边开车边掏出手机与人聊着,还时不时夹句英文,我说,你英语讲得挺溜的,他说,会说几句,喜欢说英语,我这车好,经常有接待外宾的任务,有些成了老主顾,经常呼我,得会讲几句呀,再说平时遇见老外,问个事儿,你得说给他们听呀.  相似文献   

11.
九儿  高扬 《摩托车》2011,(5):88-90
他叫H.Clay Jones,认识他的人都会叫他克雷,他也习惯了别人称呼他为"老外",他来到中国十年了,他和他的摩托车以及一只叫做Jackson的狗过着自由的生活,他为什么来中国?为什么又定居在北京?他和摩托车有着怎样的情缘,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原汁原味的美派骑士的生活。M:北京《摩托车》杂志 H:H.Clay Jones M:你多会来的中国?为什么选择来中国呢?H:2000年我在越南的时候,我和明斯克(Minsk)俱乐部的朋友一起去越南北部靠近中越  相似文献   

12.
正虽然"尤里"其实是很常见的俄罗斯人名,但对于中国的朋友们来说,无论是《尤里的复仇》,还是第一个升上太空的尤里·加加林,以及最近正火的《冰上的尤里》,都会让我们充满了对这个名字的俄式想象。震惊!他来中国竟然是为了……Yuri Antonov今年27岁,他的家在莫斯科旁边很小的一个小镇,骑行的人很多,自己也非常喜欢自行车。说到与自行车结缘的契机,尤里进入自行车世界的那条路,跟大多数车友差不太多。"我在附近的社区里有几个朋友,都是我  相似文献   

13.
叛徒     
马局长百思不得其解,昨晚在汇宾酒楼吃了2000元,第二天上面就来查处了,泄秘之快,出乎意外. 谁告的密呢?昨晚只有三个人,办公室主任裴汉,司机唐大河,他们可是我的心腹,怎么可能呢?而且为了避嫌,他们开着车到了一个位于城郊的酒楼,当时也没碰上任何熟人.按说这次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想不到竟出了"叛徒".马局长细细思忖,小唐看来不会,这次的"点子"就是他出的.吃之前,他就鼓动说,这家酒楼的"醉蟹"才从南边传过来,为了揽生意,老板跟他说,任何报销发票都有,包括汽车修理专用发票.主任证明,局长签字,名正言顺,不就完了吗!他出的点子他再去告发?有这种人吗!看来只有裴汉是嫌疑人,现在的干部越是唯唯喏喏越不可靠,一有动静,他会第一个拆你的台!  相似文献   

14.
刘霞 《汽车生活》2011,(10):6-6
和朋友聊关,说到通货膨胀,亦说到抵制进口贷。我们假设如果各位祖国的同胞都开始支持国货的话,就可以相应抑制通货膨胀。金融问题,我不懂;汇率升值问题,我也不懂;舶来品的好处,我懂,我想大家都懂。看着我们上海公司对面每天晚上都灯火通明的Apple店,谁人走过不眼馋多瞧几眼?望着公司斜对面的Tiffany、Cartier专卖店,哪个女孩会不屑一顾?如果真有,两种可能性:1.她家有太多。2.她  相似文献   

15.
《驾驶园》2008,(4)
编辑同志:我朋友驾车上路被一名交警拦住,说我朋友驾车违章掉头并当场开出一张200元的处罚决定书。我朋友申辩没有违章掉头,不服处罚。请问交警一人执罚合法吗?在没有证据又无人见证的情况下应该相信谁?  相似文献   

16.
苏启泰 《汽车生活》2009,(5):114-119
那一天5时左右,我一个人从日内瓦飞到阿姆斯特丹,到了酒店放下行李,极速跑去坐轻铁往市中心去,就是电影《雏菊》里面常常出现的广场。整个车程大概只有10分钟,车费却十分昂贵,尤其是以欧元计算,我暗里大叫"抢钱"啊!入夜后我回到酒店,朋友说有朋友住在阿姆斯特丹,我就在酒店等这个朋友的朋友来找我,毫不客气请他当个义务导游。朋友的朋友到了酒店大堂,热情地与我握过手,客气地说欢迎我来到阿姆斯特丹,还不忘加上一句,这个城市在这个季节是最漂亮的。义务导游首先建议到运河的另一端逛逛,那边还有一些酒吧可以顺道去喝杯酒。我应和着说好啊,然后义务导游微笑着说要先出去拿回车子,说my car的时候却带点奇怪的表情,我心里想他的车究竟是超级豪华还是超级残旧呢?不过也没有所谓,反正不用再"豪搭"轻铁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7.
天缘(中)     
五夜晚,繁星点点,我送走一帮朋友后,正在清洗整理茶具,收到了阿依的短信:蝴蝶,你还在生我的气吗?我想你,你干吗不来看我……类似的短信,天天都有,我笑笑,也不理会它。说实在的,每天我路过阿依店铺时,都远远观察着她的行动,以判断她的伤势,或据此来调整我的用药量。她已经能自然行走,我放心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何必  相似文献   

18.
在我记忆中,父亲不善言谈.他从没对我们兄妹讲他的往事,我们也无意去打听,尤其是父亲自1939年参加革命到"南下"前这段时间里,他任过什么职务,都干了些什么"大事",我们一无所知.倒是我的小外甥老是缠着外公要他讲故事,问他杀过几个敌人?外公笑着说,他一共杀过三个敌人.小外甥跟我们讲了后,我们大吃一惊,不知父亲说得是真的还是哄孩子的话.但我小时候隐约听说父亲有个"冤家",耿耿于怀几十年,直到1993年父亲去世前也不肯原谅这个人.而这个"冤家"竟是我母亲的大哥,我的大舅.  相似文献   

19.
开宏 《驾驶园》2001,(10):41
"车怕人"是我那几位开车朋友的感叹.我也有此同感."车怕人",褒耶?贬耶?令人深思.自从一百多年前世界上诞生第一部汽车后,车祸就应运而生.至今全世界不知有多少人死于交通事故这"无声的战争"中.如此,应该是人怕车,岂能车怕人?  相似文献   

20.
虫虫 《驾驶园》2003,(8):35-37
少顷,孙钦话入正题:来,喝口酒,今晚叫你来,是有正事求你的. 求我?一凡一脸愕然,你求我什么,你不是说你不会求人吗? 是呀!我有什么要求你的?我吃饱了喝足了就行.只是想替一个人求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