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忠县-武汉输气管道工程红花套长江盾构隧道工程施工测量技术,其主要内容包括地面控制测量、竖井施工测量、井上井下联系测量、地下控制测量、盾构掘进测量、沉降测量、贯通测量和竣工测量;详细叙述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方法、计算和测量设备的应用,对于同类型测量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章结合秦岭特长隧道洞内精密导线的施测实践,探索了地下工程高等级导线控制测量的注意事项、操作方法及实施技术等问题.实践证明,我们的做法是科学可行的,保证了隧道贯通的高质量.  相似文献   

3.
文章依托内蒙古自治区绥满国道主干线博牙高速林场隧道工程,通过设置温度监测断面,对隧道洞内气温及不同部位、不同深度的围岩温度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1)隧道洞内气温随时间呈三角函数变化;(2)离隧道洞口越远,洞内气温年平均值越高,年温度振幅越小;(3)隧道拱脚处的温度低于边墙、拱腰和拱顶的温度,在隧道未贯通时,拱脚与拱顶最大温差可达3℃。  相似文献   

4.
隧道施工测量主要目的就是使盾构隧道按设计标准贯通。文章结合广州地铁六号线东湖站—黄花站盾构隧道施工实例,根据地铁盾构隧道施工的特点,提出了一套地铁盾构隧道施工测量方法的基本内容,通过实践验证了该方案在隧道施工各阶段的可行性,最后提出隧道测量的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七道梁公路隧道运营通风效果测试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新七道梁公路隧道内外气温、风速等气象条件的现场测试,研究了在隧道区域范围内风速和气温等因素影响下,隧道内风速及洞内气温变化规律,可为新七道梁公路隧道营运过程中的通风控制,以及西北中高海拔地区公路隧道通风、消防、救援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隧道贯通前后施工中涉及到贯通误差的预计及调整,以及合理的施工方案、科学的施工组织等问题;另外隧道贯通段受力结构复杂,尤其是软弱围岩,经常在贯通后出现围岩收敛过大、初期支护变形开裂等现象,若处理不当,容易造成塌方.文章结合兰渝铁路第I合同段隧道群的施工,介绍了隧道贯通前后的施工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7.
富水砂层中暗挖隧道施工沉降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富水砂层中暗挖隧道施工是地铁施工中的一大难点,常常因沉降过大而引发安全事故。在深圳地铁安-侨区间隧道工程中,通过洞内帷幕注浆、水平旋喷桩、地表井点降水等辅助措施做到了超前控制,在解决隧道开挖安全问题的同时有效地减少了沉降量;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了"管超前、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方针,控制了时空效应,解决了富水砂层中暗挖隧道沉降过大的问题。文章重点分析了沉降原因及控制沉降的关键技术和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介绍隧道施工测量放线和尺寸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多年冻土隧道施工中围岩的冻融现象不仅严重威胁施工安全,而且处理不好还会留下工程质量隐患,成为冻土隧道永久性病害.文章结合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的施工工序控制、洞内外温度控制及岩面封闭等防融技术的实际情况,对多年冻土隧道的防融技术及方案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2021年8月3日,经过1 105个日夜的连续奋战,由中铁二院勘察设计、中铁二局承建的贵南高铁穿越岩层风险等级最高的德庆隧道提前2个月顺利贯通,成为贵南高铁全线首座贯通的高风险隧道。德庆隧道位于广西河池市,隧道全长6 610 m,是贵南高铁全线关键控制性工程,也是风险等级最高的隧道,具有隧道施工工法最多、洞顶洼地多、隧道施工溶洞密集、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极高、隧道洞内软基处理最难、隧道施工工序最复杂等十大工程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11.
2021年4月15日,福厦高铁全线最长隧道——杨梅山隧道顺利贯通,实现了中国首条跨海高铁建设的重大突破,打通了福厦高铁南北阻隔,消除了全线建设瓶颈,为2022年开通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杨梅山隧道是福厦高铁全线最长隧道,地质条件复杂.隧道全长10669 m,最大埋深398 m,岩爆段长达2290 m,洞内涌水突泥广泛分...  相似文献   

12.
深圳地铁四号线里程K9+125~K9+255段为富水流砂地层,该段隧道穿越立交桥群,与摩擦桩最小近接距离为5.46 m,且多条管线穿越隧道上方,隧道围岩变形控制要求极高,施工风险大.结合该隧道施工研究.总结了袖阀管联合钢管注浆加固桥桩技术、地面旋喷分仓止水帷幕结合洞内管棚和小导管注浆控制围岩变形技术、掌子面封堵技术、CRD法隧道开挖技术和排水技术等施工技术体系.其研究结果对国内同类施工条件下的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特长隧道多采用双向掘进施工方式,贯通误差是施工控制的关键。文章分析了贯通误差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特长隧道双向施工中控制贯通误差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铁路隧道施工安全质量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文章对铁路隧道发生事故的类型作了统计,归纳为岩溶隧道突水突泥、软弱围岩隧道塌方、隧道掌子面后方塌方、洞内火灾、洞内爆炸、隧道洞口边仰坡塌方,以及洞内机械设备安全事故等七种事故类型.并对隧道工程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提出了预防事故的措施,以及加强隧道施工安全和质量的技术管理.针对当前铁路隧道施工安全形势,建议做好隧道选线等前期规划工作、推进隧道风险管理、提高隧道机械化施工水平和健全中国隧道修建技术体系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兰渝铁路杨家湾软岩隧道贯通面施工为例,预测贯通段围岩、支护在贯通过程及贯通后可能产生的变形程度及变形原因分析,并通过采取对贯通面两侧已施工的初期支护和未贯通段岩层的预支护等施工技术手段,达到控制由贯通产生的围岩和支护变形,确保洞室的稳定及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6.
地铁施工中对地面桥梁桩基的洞内托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筑物地基桩基础托换一般在地面进行,在隧道洞内进行桥梁桩基托换较为少见.文章针对北京市南护城河立交桥侵入地铁区间隧道的桩基础进行的隧道洞内托换,提出了一套隧道洞内桩基托换技术.数值模拟结果和工程施工实践证明,在隧道洞内对侵人隧道净空的地面建筑物桩基础进行托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前寒区隧道抗冻设防长度的设计多靠工程类比,且要求隧道内温度场已知。为了明确设计时设防长度选取标准,解决无实测洞内温度资料的问题,文章基于寒区隧道温度场理论求解方法,根据衬砌层不出现排水管冻结和围岩不发生冻胀两个条件,在调研资料分析和隧道围岩温度场数值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衬砌层不出现冻害和围岩不出现冻害的临界洞内温度;分析了洞内通风和围岩条件对隧道洞内温度场的影响,获得了入口风温、断面面积、入口风速和初始岩温相关的隧道洞内温度回归公式;进而提出了一种寒区隧道抗冻设防长度的计算方法。以杀虎口隧道为例,计算得到其抗冻设防长度,并分析了风温及隧道断面面积对抗冻设防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设防长度分别随入口风温的降低、入口风速的升高和断面面积的增加而逐渐增大,随围岩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高原及山区铁路隧道GPS施工控制测网的建立与特点,GPS测量距离角度与常规测量比较,以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公山隧道贯通段塌方处理技术的实例,从大断面隧道贯通段塌方的原因分析,介绍了隧道塌方的处理方案、施工工序等施工技术。由于本次隧道贯通段塌方的处理采取厂有效方案,保证了施工安全,处理过程中没有出现二次塌方和掉块现象,围岩和结构处于稳定状态,达到了预期的"安全、稳妥、保质、经济"的目的。其成果可供类似隧道的塌方处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控制测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公路测量的特点,介绍了高速公路控制测量采用的方法,并阐述了控制测量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