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直径14.87m,目前世界最大直径的上海上中路跨黄浦江的越江隧道于2008年4月20日全部贯通。该隧道全长2.8km,其中盾构隧道长1270m。隧道由南北两条平行线组成,为城市快速路,双管、双层、双向8车道,主线行车时速为80km。  相似文献   

2.
我国第一条双层双管越江隧道———上海复兴东路越江隧道建设又获重大进展 ,2 785m长的隧道地下主体结构于 2 0 0 4年 1月 1 7日全线贯通。复兴东路隧道计划于 2 0 0 4年 1 0月建成通车 ,届时 ,中国第一家“隧道博物馆”也将同时建成开放。复兴东路隧道将成为世界上首条投入运行的双层双管 6车道地下越江隧道 ,比同类单层隧道提高40 %的车辆通行能力。它是继打浦路隧道、延安东路隧道、外环线隧道和大连路隧道后 ,上海兴建的第五条越江隧道。复兴东路隧道西起复兴东路、光启路 ,东至浦东张杨路、崂山西路以东 ,工程全长 2 785m ,其中越江段…  相似文献   

3.
上海翔殷路越江隧道系穿越黄浦江的双管双向4车道公路隧道,其中过江隧道采用单层柔性衬砌,其外径为11.36m,内径为10.40m,为目前国内最大直径的盾构法施工水下公路隧道工程。该隧道已于2003年6月21日开工,按计划将于2005年11月竣工通车。  相似文献   

4.
盾构隧道内部双层结构快速化施工方法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盾构隧道直径的增加,双层车道结构在大直径盾构隧道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盾构隧道内部结构设计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由于空间狭小,施工组织困难,施工速度慢.通过对现有隧道快速化施工方法的研究,提出了采用预制化结构设计加快盾构隧道内部结构施工速度的设计技术.结合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盾构隧道双层行车道结构设计,通过对上层车道结构预制化方法的研究,首次提出“预制车道板+梁板节点后浇”和“预制车道板+支座”两类上层行车道预制结构方案,并对预制车道板预制宽度、拼接做法等设计要素进行了对比分析.施工分析表明预制结构速度在施工速度、施工组织灵活性等方面均优于现浇结构施工.  相似文献   

5.
世界最大直径单管双层公路隧道——扬州瘦西湖隧道近日顺利贯通。隧道下穿素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美誉的瘦西湖风景区核心区段,全长3.6km,设计为单管双层双向4车道。  相似文献   

6.
2004年9月29日,世界上首条双管双层越江隧道——上海复兴东路隧道正式通车。该隧道是连接黄浦江两岸的第5条公路隧道。隧道通车后可分流与之相邻的延安东路隧道和南浦大桥约15%的车流,并可缓解南外滩车辆过江的压力。  相似文献   

7.
根据上海中环线快速道的需要,最近从法国进口了世界级超大直径盾构“环龙号”施工,以满足上中路修建双层大隧道的需要。该隧道为双层双向8车道,各限宽3.75m,上下层净高都达到4.5m,大小车辆均可通行,时速为80km。目前盾构已从浦东入地后完成单线掘进,在浦西破土而出,上中路南线隧道自此全线贯通。这种盾构是目前我国掘进的最大直径盾构,创造了我国在软土隧道施工史上的最新纪录。[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正>备受瞩目的国内第一大隧道工程——武汉地铁7号线一期工程"三阳路越江隧道"武昌工作井地下连续墙顺利施工,标志着地铁7号线一期工程进入了全面施工阶段。此隧道的外径为15.76 m,相当于5层楼高,上层可跑双层巴士,双向6车道,高度4.5 m;下层跑地铁,左边是烟道和管道,右  相似文献   

9.
20 0 3年 8月 1 3日 ,全长 1 1 2 0m的上海复兴东路隧道北线越江段全线贯通。这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运营的双管双层隧道。复兴东路隧道南北两线基本平行 ,两条隧道间距最小处仅 5m。北线隧道内径 1 0 .0 4m ,设计为单向三车道 ,其中上层两车道 ,高 2 .6m ,每条车道各宽 3m ,供小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9月20日,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隧"的济南黄河隧道工程正式盾构掘进,隧道开挖直径15.76m,为目前国内在建的最大直径公轨合建盾构隧道。该工程位于济南城市中轴线上,北连鹊山、济北次中心,南接济泺路,隧道全长4760m,其中盾构段长2519.2m,管片外径15.2m,内径13.9 m。隧道设计为双管双层,上层为双向6车道公路,下层为城市轨道交通预留。  相似文献   

11.
武汉市明年将投资约80亿元,新建一条中国最宽的长江隧道。这条长江隧道是武汉三阳路过江通道,也是国内第一条公铁合一的长江隧道。三阳路隧道为公铁同管合建,上层为机动车道,双向6车道,下层是轨道交通7号线(东西湖金银湖一武昌区南湖)及疏散通道等。隧道全长5730m,总投资预计79.50亿元,工期54个月。国内目前只有上海建成了公铁两用长江隧道,三阳路隧道直径达15.2m,超过上海隧道,是国内最宽的长江隧道。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上海复兴东路越江隧道工程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方案。针对上海复兴东路越江隧道的双层隧道联络通道结构偏心的特点,对联络通道冰冻法施工作了详细的叙述,特别是对开挖与构筑施工,给出了具体的施工步骤,可作为类似工程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隧道建设》2012,32(3):436-436
钱江隧道是南连萧山、北接海宁的特大越江公路隧道。工程采用外径15.43m的盾构法施工,双向六车道,为世界直径最大的盾构法隧道之一,隧道设计速度80km/h,隧道全长4450m。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单管双层特长盾构隧道施工距离长、施工空间有限和工期紧张等问题,结合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研究双层盾构隧道内部结构构件的预制施工技术,采用结构构件预制与现浇相结合的梁-板-柱结构体系,合理组织施工步序,探索单管双层特长盾构隧道预制内部构件的施工方案。工程实践表明,现浇内部结构立柱及柱基础,预制上层车道板、烟道隔墙板、排烟通道板和逃生通道板,能够满足双层特长盾构隧道施工进度的要求,可大幅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建设工期,节省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俄罗斯方宣布,计划重启Orlovsky公路隧道项目的建设,但将直径19 m单管盾构隧道方案改为采用直径10.3 m的双管隧道方案。工程启停始末2008年,圣彼得堡投资潮时,圣彼得堡政府批准了下穿涅瓦河的双层6车道Orlovsky隧道,隧道全长约1 km,并计划采用直径19 m的海瑞克盾构掘进。2010年,项目签署了投资协议书,该项目最初估价477亿卢布。2011年,随着评估的深入,该项目造价不断上升并超过了800亿  相似文献   

16.
SMART工程是世界上第一条两用隧道,在同一条隧道内解决吉隆坡城区的洪水及交通拥堵问题。该系统呈现三层结构:最下面一层是永久性的排水渠道;第二层平常用于通车,当遇到5年一遇的大洪水时,第二层就变成排水通道;当遇到特大的极端性暴雨时,车道全部封闭,把直径12 m的整个隧道全部变成排洪道,基本上解决了城市中心区的排涝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世界首座双层交通预应力斜拉桥-澳凼三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凼三桥是世界上首座双层交通预应力斜拉桥,上层为双向6车道,下层近期为双向4车道,远期为双线轻轨。主桥主跨为180m竖琴式稀索斜拉桥,“m”形主塔,引桥为60m等高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相似文献   

18.
以上海周家嘴路越江隧道为工程依托,对双层长大盾构隧道的火灾排烟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火灾工况条件下隧道内温度场、能见度和一氧化碳浓度的模拟计算,对疏散通道的设置方案和逃生救援对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此类型隧道,在采取了相应的逃生救援措施后,采用纵向通风方式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9.
由于外环隧道暗埋长度达 1 377m ,一旦发生意外 ,直接从江中疏散至地面的距离过长。专家经过精密计算和分析 ,在车道间管廓内每隔 5 0m设置安全疏散通道 ,对两侧车道孔开设安全门。遇到事故 ,市民可以通过安全门由一孔迅速逃至另一孔 ,并便于消防和应急人员利用通道进行救援。上海外环隧道有“安全门”  相似文献   

20.
<正>上海沿江通道越江隧道工程(简称"沿江通道工程")近日开工。位于黄浦江、长江交界处的沿江通道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上海郊环线(G1501)的越江通道,改变外环线、郊环线共用外环隧道致使外环隧道车流量居高不下的局面,而全长约200 km的郊环线也终将通过沿江通道工程闭合成环。沿江通道工程全长8.421 km,起点为牡丹江路、富锦路交叉口,终点为滨江森林公园,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80 km/h,造价72.6亿元,为上海黄浦江底最大、最长的盾构隧道。该工程难点:穿越已建成100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